宣钢炼铁厂以标准化作业推进精细化管理

时间:2022-04-01 11:36:28

宣钢炼铁厂以标准化作业推进精细化管理

[摘要]宣钢炼铁厂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对现行操作制度不断补充和完善,从实践中提炼切实可行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在炼铁、烧结球团生产系统全面推行标准化作业,使各项生产操作细化、量化,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关键词]精细化;标准化;操作

前 言

宣钢炼铁厂现有2500M3高炉2座,2000M3高炉1座,1800M3高炉1座;360M2烧结机2台,86M2烧结机1台;2座10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针对装备升级、规模扩大,该厂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以标准化作业为载体,在生产系统全面、全员、全过程推行,有效提升了该厂在生产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成为该厂实现生产持续进步的重要保障。

一、在生产过程中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全面推行“标准化作业”,是宣钢炼铁操作观念的巨大进步

随着宣钢炼铁生产规模的扩大、装备水平的提升,以及新旧生产系统的双向并行,一阶段时间以来宣钢炼铁生产出现了波动,如何实现炼铁生产长期、持续稳定,是摆在各级领导者面前最重要,也是最棘手的问题。

标准化作业其本质就是各岗位的操作可以用数字管理,操作可量化,这是提升生产精细化管理的根本,也是适应装备水平提升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以高炉生产操作实施标准化作业为起点,该厂标准化作业在全厂4座高炉中率先推行。在高炉标准化作业推广近三年的过程中,4座高炉稳定顺行率大大提高,特别是3#2000m3、4#1800m3高炉均保持了长期的稳定顺行。

2009年4月开始,标准化作业在烧区生产系统全线推行,涵盖烧结生产、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生产。随着标准化作业的深入推行烧结矿和球团矿质量明显提升,为高炉实现稳定顺行提供了基础条件。

在生产系统全面推行标准化作业,成效是直接的,而且各岗位人员操作观念的提升尤为值得庆贺。过去各个烧结车间操作观念不统一,甚至同一个烧结车间四个大班的生产也因为操作者个人手法不同、喜好不同,导致操作过程的差异,造成烧结生产的波动。通过从强制推行标准化作业到逐步适应按标准操作,各岗位职工从标准化作业中体会到了操作的简洁和规范,一切操作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岗位职工从‘要我标准’到‘我要标准’,可以说是操作观念的巨大进步,也是我们实现精细化管理在思想上的一种全方位的认同。

二、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确保生产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精细和规范是标准化作业的根本

标准化作业是对现行操作制度的一种细化、量化,是对现行操作制度深层次的补充与完善。推行标准化作业首要是符合现行的生产实际,每一项可量化的操作标准都必须经得起现行生产实践的检验。在推行标准化作业的过程中,该厂无论是炼铁生产系统,还是烧结球团生产系统,都经历了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过程,使各项生产操作达到用数字量化的标准,使操作规范一目了然。

在制定操作标准中,以精细管理为目标各生产系统开始了自下而上的征集工作,炼铁和原料两大生产系统均以车间为单位,从技术的角度进行操作标准汇集,在汇集过程中,两大系统的技术人员首先对多年来的操作参数进行了广泛的横纵向对比,遴选出本系统的最佳操作值并打印成册下发到各生产岗位,基层则以班组为单位,各岗位职工对汇集的标准参数逐一讨论,广泛征求职工意见进行再完善修改,就是经过这样反反复复的推敲、修改,再推敲、再修改的过程,最后厂部、部室和车间主管领导以及岗位成员共同研究,最终确定出规范的标准操作参数。

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该厂推行标准化作业不仅有了一个丰沛的土壤,更为生产操作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根本条件。炼铁系统根据实际重新制定了炉型控制标准,各部操作制度内容以及主要技术参数的控制范围,做到日常操作规范化。几座高炉的上中下操作制度匹配性明显提高,炉况稳定性增强。据统计,该厂炼铁系统对包括高炉装料、高炉送风、加减风原则等在内的8大项制度进行了标准完善。烧结和球团生产系统总计完善了24大项操作制度,每一个技术参数都有了可量化的标准。

标准化作业根本是实现生产操作的同一性,尽管为适应原料条件的变化操作参数出现阶段性调整,但是,各岗位的生产操作者都必须遵循同一的标准进行统一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决不能体现个人爱好,标准化作业就仿佛是一根针,穿起了炼铁厂各生产工序上的每一条操作之线,成为该厂精细化管理的重头之作。

三、随着标准化作业在生产操作中的深入推行,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实现着从操作到驾驭的飞跃

作为一项生产操作中的根本制度,炼铁厂生产系统的标准化作业深入推进。

1#2500m3高炉在推行标准化作业中,对每一项操作参数都进行了细化和量化,结合多年生产实际制定出各项参数的正常范围和报警范围,如果一旦出现报警参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参数调整,使操作参数始终保持可控状态。正是因为标准化作业在该炉得到全面的严格的执行,2011年四季度,1#高炉利用系数比前三季度提高0.151t/m3.d,综合燃料比降低30kg/t。在原料条件变化频繁的情况下连续实现了长期的稳定顺行。

各烧结车间系统研究各工艺参数间的匹配关系,进一步确立了科学的参数体系和操作标准框架,并在各生产岗位中得到全面的贯彻执行,确保了各个烧结车间产品质量的大幅度改善。为高炉生产顺行夯实了基础。

链篦机―回转窑两条球团生产线,在执行标准化作业中则结合各自生产工艺特点,对供料、干燥、配料、、造球、焙烧等各道工序进行全过程控制,各环节的操作管理细致入微,特别是要求每小时对成品球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重点对球团矿粒级、成品、强度进行严肃考核,标准化作业取得了突破成效。球团生产严抓干燥水份控制,严格润磨、造球、焙烧和冷却管理,实现了操作稳定、设备稳定、生产稳定。利用系数同比提高了0.211t/m2.h,抗压强度、10-16mm合格粒级保持了较好水平。

最严格的管理就是最优质的服务。炼铁厂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要求要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宣钢创建“管理一流、队伍一流、产品一流、环境一流”的科学发展示范企业,全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精品长材基地,实现“钢铁强企、和谐宣钢”奠定坚实基础,为集团实现由大到强新跨越做出新贡献。

上一篇:浅谈电气企业实施品质管理精细化的途径 下一篇:加强电力企业档案管理服务地方电力产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