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民生 颇富新意

时间:2022-04-01 09:18:29

心系民生 颇富新意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卖花声・怀古》

这首小令是元朝张可久的怀古名作,风格沉郁、感情强烈。

前三句列举了三件事: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之畔;孔明、周瑜率蜀吴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操;班超建立了安定西域的功勋,却白白在玉门关外耗尽生命。这三件事,时间不同,地域不同,而且在性质上有失败与成功之分,有得志与失意之别。看起来似乎彼此毫无逻辑联系,而有拼凑之嫌。但是,看完紧接其后的两句“伤心秦汉,生民涂炭”,再回头审视前三句的叙事,便茅塞顿开,悟出作者的匠心独运:借秦汉间的一连串的战争,说明不论是称霸争王、割据一方也好,还是好大喜功、拓边黩武也罢,历史如何变迁,遭殃的全是百姓。任何统治者之间的争权夺利,无论谁赢谁输都会导致饥民号泣、白骨露野,民生的疾苦任何时期都甚于穷途末路的英雄美人。可见,全曲的构思颇富新意。作者并非为了英雄的得失荣辱、王朝的兴亡盛衰而感喟唏嘘;亦不是为了自己的请缨无门、一事无成而自鸣悲哀,而是为了人世沧桑之中的民生艰厄而感慨至深。它上承唐代曹松的《己亥岁》诗:“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下与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袁牧的《马嵬》“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同义,极富人民性。无怪乎明代李开先序乔吉、张可久二家小令,认为:“乐府之有乔、张,犹诗家之有李、杜。”

本曲内容的独到之处,离不开借代、对比、用典等手法的巧妙运用。初读前三句,至少受三个问题困扰:作者为美人自刎而痛惜?为英雄业绩而敬慕?为名将命运不济而担忧?不得而解。续读下文才知作者深意:以秦汉时期的盛衰概括一部封建社会历史的变迁,以秦汉时期的生民代指整个封建社会的百姓,再通过对比、用典,慨叹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受害的都是百姓。这在民族战争频仍的元朝社会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积极意义。同时,这也是作者民本思想的反映。

语言质朴自然,与作者其他清丽、典雅的作品有着明显不同。口语乃至俗语的运用更是传统诗词中所罕见的。如“战火曾烧赤壁山”,特别是结句“读书人一声长叹”尤为愤慨沉重,历来为人称道。

上一篇:笆斗山风情 下一篇:棒棰岛 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