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趣味导入 激发学生兴趣

时间:2022-04-01 08:46:53

妙用趣味导入 激发学生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这种艺术的开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一个好的开头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它既能使学生情趣盎然,又能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有效愉悦的教学情境。还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运用生动有趣的导入形式,就显得极其重要。所谓趣味导入法,讲究“趣”,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心理,运用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如谜语,故事,歌谣等,使课堂生动、活泼、自然。

一、巧借故事,激发想象

“故事是孩子的一大需要”,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学生对所要学的教材的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作为孩子,无论多大年龄,活泼好动、爱听故事是他们的天性。教师若能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一优势,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假如》这一课时,教师先向学生讲述了《神笔马良》的故事:“从前有一个贫穷的孩子,特别喜欢画画,而且他画得画特别逼真。有一天马良得到了一支神笔……”老师由娓娓动听的故事转到“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什么?今天我们学习儿童诗《假如》”。学生对于老师精心设计的故事有了强烈的探索欲,必然开动脑筋,想象自己神笔在握会实现哪些梦想?最终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状态。

二、巧设悬念,谜语激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爱追根求源,好奇心强。一上课就给他们展示谜语,巧设悬念引起其注意,使其处于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维处于一种激活和跃跃欲试的理想状态,拓展了思维跨度,又体现了寓教于乐的这一教学理念,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再者谜语内容简单,读来琅琅上口,许多学生都十分喜欢。例如我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活动入手,先出示了一则谜语:根根胡须放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打一植物)学生猜谜语的兴致很高,一下子激起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接着相机提示:花生又叫落花生,从谜语中就可以看出它的特点“花落结果”。接着我引导学生说说花生的好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后,我话锋一转,引出父亲的话,用父亲这句饱含哲理的话语引出课题,激发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强烈兴趣。这样的导入新课的方式既增加了课堂上生活的气息,又巧妙地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易于为学生接受。

三、巧用游戏,玩中乐学

心理学家认为: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因此,一个好的游戏导入能够把课堂教学气氛推至高潮,使每一个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世界中;一个好的游戏导入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像被打开的魔盒,迸发出令人惊叹的景象。当然,课堂中的游戏是不可能没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如我在教学《胖乎乎的小手》一文时,在导入新课时组织大家玩了一个“画手”游戏:先请学生在纸上画一画自己的小手,再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的小手有什么特点?你的小手能做什么?怎么做的?学生在这个游戏中表现得兴致勃勃,显然这个游戏点燃了孩子求知的火种,这火种让孩子在这一节课中都兴致盎然。

其实这种导入新课的方式可以运用的地方很多,有的老师在教读生字时采用开火车的游戏方式,有的在谈关于写作技巧时采用组词串句的游戏方式,还有的在一些容易出错的标点符号时采用表演的方式等。游戏导入符合孩子们的审美经验,符合小孩子对成人世界的渴望,特别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学不仅是一个任务,更是一种乐趣,我想这也是教学想要达到的理想境界吧。

趣味导入的方式除以上三种外,还有很多。语文教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用何种形式和方法导入新课都为了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因此我们必须在遵循目的性和针对性、关联性和递进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的同时,更要在瞄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使导入――这个教学的“第一锤”,敲在学生心灵上,迸发出迷人的火花。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下一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