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例为工具的启发式教学在酒店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01 05:39:53

以案例为工具的启发式教学在酒店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文章探讨了高职艺术生在酒店空间设计里将案例学习和课程设计作业平行推进的启发式教学策略。文章从案例推出的时机选择,课程作业的设计启发,基础知识的课堂渗透等问题展开系统阐述,试图通过启发式教学进一步诱导艺术生的自主学习与创造能力。

伴随着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从本世纪初到目前这几年一直是建筑及室内外环艺设计职业教育的黄金期,以培养周期短、就业率高、择业范围广为特点的艺术设计教育成为市场的关注点,三年制专科环艺设计专业迎头之势不减,以输出既能在装饰公司从事设计工作,又具有适应多种职业能力的通才型、复合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环艺设计专业在职业教育中方兴未艾,但文化课基础薄弱的艺术生对课堂教学的叛逆在速成的环艺设计专业蔚然成风,艺术生冷落基础教学课程让教师深感尴尬之余,也对即将迎来人口拐点的广东环艺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深感困惑。

导入以案例为工具的启发式教学

罗素(Bertrand Russell)在《西方的智慧》一书中指出:“教师的作用就是一种引导,引导学生自己领会知识……这就是我们今天高校里的那种有指导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教育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由思考。”罗素的提醒对于我们环艺专业的《酒店空间设计》课程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酒店空间设计》在室内设计专业方向中属于核心课程,教师从课程一开始就应该通过介绍或者以师生互动方式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意义。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酒店是具有居住功能但又不同于以往所设计的住宅、小型别墅等居住空间的模式,而是人们在住宅中的居住方式在商业空间中的一种短期释放。而这种带有居住性质的商业空间的结合性设计将从寻找学生设计的问题开始,熟悉和完善具备社会需求的设计者能力。另外,《酒店空间设计》的教学在室内设计专业这样一个对文理科分析能力并重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好的或者合理的教学方法很重要,尤其对于工科知识相对贫乏但以叛逆个性自居的艺术生来说,根据知识及专业要求出发,在授课过程中采用讲授、问答、讨论、引导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尤显重要。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新的方式方法。首先是每次上课前都要在黑板上拟定3-5道思考或选择题让学生回答,由于这种方式以前不曾经历,学生有比较大的抗拒心理,但还是能够调动其思维朝课程预定的教学目标发展。

其次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教学的叛逆态度,采用案例引导的方式,把案例编入教案并在课前6周上传到学院的校园资源计划平台CRP(Campus Resource Planning)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学习,减少课堂上照本宣科的说教,把课堂时间集中到目前流行的酒店设计案例中,比如广州美院的集美组主创力量设计的番禺长隆酒店、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等经典案例,让学生始终被鲜活的前沿资讯吸引,使得被好奇与叛逆所激发的原创力在课堂讨论中碰撞出灵感,教师在必要的时候根据学生的状态适时抛出课程作业,按照教学计划的预期,《酒店空间设计》课程采取任务书驱动设计模式,把课题设计的要求与期限提前释放给学生,而且把课题设计的条件限定、设计对象做了充分说明,以期让学生在课程集中的下半段期限内能够自主完成。这样的安排促使学生去发现课题设计中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针对自己发现的与目前相关的酒店案例以及这些酒店存在的利弊等不明白的地方能够主动来求教老师,引导学生从设计的被动式转变为主动需求和设计冲动。

这种率先提出课题的任务驱动型设计,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和观点的梳理,对学生提出符合个人能力的任务,在随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见解去寻找设计素材并制作相应的PPT作课题进展汇报,以此展现课程设计进度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观察和把握设计能力的一次整理。笔者针对每个学生的ppt做分析点评,对每个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和期许,而学生会针对老师的提问做出相应的回应。这样的方式对于课题设计的推进起到信息和能力的双向互动,期盼能成为一种良好的循环。

引导学生逆向利用案例

西班牙建筑师阿勒(AlelondrodeloSoto)在马德里高等建筑技术学院任教时为毕业典礼上的学生作过一次致辞。演讲中他把学生的“叛逆”个性和资深设计师身上特有的“经验”并列起来,这种对等其实是设计教育中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叛逆与“经验”看似对立,其实它们也有共同关注的对象,那就是对实践案例的分析。事实上“经验或知识”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案例的总结、消化和积累,所以对优秀的设计案例进行模仿与借鉴是持有知识中“叛逆”精神的前提,设计教育既要保护艺术生不羁的个性空间,又要顾及基础知识的传递,因为学生的设计创作很大程度上依赖知识的积聚与沉淀,课堂教学中同样面临这两方面的选择问题,偏向叛逆精神的设计教育所顾虑的是缺乏评价的标准,偏向设计“经验”的教育考量的则是推动知识的更新动力。如何把这两方面在酒店空间设计课程中有效的结合起来,是我们课程教学努力的目标,笔者希望能够利用案例工具来嫁接基础知识教学与实践设计之间的矛盾。

在众多的酒店实际案例中,笔者精选了集美组的长隆酒店和贝聿铭的香山饭店作为课程教学案例,并积极鼓励学生顺着设计师的逻辑倒推其设计思维的原始过程,空中课堂里的课程教案中已包含教学案例,上课前就要求学生对它们进行综合分析,对案例全面深入的讨论也在课堂教学中展开,教案中着重强调的是酒店空间设计中的创意来源、空间界面、平面布局和结构关系几个环节。其他涉及到的环节包括酒店的类型、设计的表达和表现、设计手段和使用材质的关联。

课堂讨论中首先推出的长隆酒店案例侧重于对撒法理(SAFARI)风格的设计,集美组针对长隆酒店的功能问题基本解决后,通过对国内外的综合考察,确定以非洲撒法理风格为装饰设计的中心,撒法理风格是19世纪英国殖民者在东非发展起来的,是第一个与非洲野生动物发生关系的时尚风格,集美组在设计时努力创造一个国际特定的旅游氛围,室内大量采用天然材质,比如天然的石块、木料等,为突出撒法理的特征,集美组在酒店餐厅的顶部用帆布或者亚麻布帆营造非洲气息,各种共享空间及娱乐场所等界面还用羚羊角交错组成壁灯,有跳跃的羚羊雕塑布置在大堂的中央底座,低矮并带有非洲部落特色的总服务台和大堂酒吧形成游客视线的中心。

为增强长隆酒店的旅游消费功能,集美组还特意在庭院的设计中组织了动物景观,恰当地凸显了野生动物在整个酒店空间中的强势地位。集美组的长隆酒店案例帮助学生思考怎样建立形式与功能的合理关系并把这种理解落实到酒店空间的设计中。比集美组的长隆酒店案例更早的是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适合在课程早期的场地空间讨论中引用,香山饭店案例是场地关系、地方文脉以及装饰空间综合关系的绝佳案例,贝聿铭创造出一种改良的中国式合院平面布局模式,既有中国古典装饰的传统特色,又涵盖了现代主义的韵味。整个饭店依凭山势,蛇蜒曲折,院落相间。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饭店中心面积780平方米,仿北京四合院天井式设计。饭店在1982年开业后,又在2007年重新装修,共有客房总数283间,标间面积36平米。

经典案例倒推获取设计的一般程序及立意思想后,接下来要求学生开始课程作业的构思与设计,尽管“酒店空间设计”的课时较短,本课程的教学依然按照方案设计的概念阶段、方案设计深化阶段、方案设计表达阶段三个方面有序推进。鉴于时间限制,课题设计中的模型制作更改为设计草图或3D建模替代,在方案设计初期,让学生通过草图体验和分析空间功能、布局,笔者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指出利弊,提出新的要求;在方案深化阶段,学生会通过透视图等辅助手段进一步完善,同时发现新的空间设计形式;在设计最终的表达阶段,学生会用效果图来说明和展现个人的理念和成果。

课程作业及教学总结

本次课程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广州五星级酒店的首层空间,一层总面积约2800平方米,首层的功能需求:接待大堂(含总服务台及休息区等),行李房及贵重物品寄存处,大堂吧、西餐厅(自助早餐、西餐正餐)、商务中心、购物中心、美发美容室、旅行服务社及电话室、现场办公室及行政办公室等。

设计要求:

(1)绘制平、天、主要立面图2个及节点大样图若干

(2)接待大堂手绘图

(3)功能划分合理、设施设计方便、配套齐全、室内装修高档、选材豪华、具有突出的装饰风格或具有地域特色的装饰风格。

(4)平面布局要考虑到消防分区或符合消防规范

(5)天花中要考虑到中央空调的风口定位。

(6)绘制效果图4-6个(可以是电脑或手绘效果图)

(7)施工图一套。

本文选取了2份作业在这里作简单的介绍,这些作业是学生不断改进的结果,也是多轮设计方案中的最终一轮。它们也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中间阶段,陈伟亨同学的方案设计是混合风格,在设计中呈多元化展示的状态。以中西柔合建筑环境艺术为主要特征,其室内装饰陈设既实用,又具有传统特征。孙雷同学的设计为构成风格,融合了现代设计的前沿元素。两位学生在首层设计中除了要处理环境关系外还要把握对不同使用空间进行合理配置的技巧,其平面布局上均采用了相对对称的轴线,教学案例为他们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设计没有停留在平面布局的关系上,而是在功能空间配置和内部空间感受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深化,整个作业展示出设计通过不断更改与推演后所获得的良好品质。

总结起来本课程的教学动机源于教师对艺术生叛逆个性的理解并试图通过编制实践案例引起他们的兴趣,为了实现这个动机,笔者在课堂中应用以适合引起学生思考及课堂讨论的启发式教学,通过各种生动的案例在教学过程反复出现,强化学生的思维按既定模式推进,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学会欣赏和思考案例中内在的逻辑,避免对案例某些手法的简单模仿。

最后,本课程的教学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流程。课程流程从提出问题、分析讲解、实际操作、教师点评,再到提出新的问题、引出新的教学内容。环环相扣,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螺旋型的课程流程中自然累积,整个课程教学目的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到引发设计程序的思维方式建立。

从本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发现2个问题:

(1)课程的属性与艺术生知识结构的巨大落差造成上课质量的完整性,本课程以建筑学、人体工程学、环境行为学、社会学等为基础,对这些知识的欠缺使学生对课题设计的表述乏力。

(2)在以高职强调技师培养的前提下,对课程的精简影响到对学生设计思维的训练,诸如前期的社会调研,实地考察等都未有时间具体实施,影响到学生对酒店的具体认识与设计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笔者感到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应充分尊重教学规律,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初步设计思维并掌握一定动手能力的设计者,而不光只是绘图员。在注重培养学生初级设计者能力的同时,更应重视设计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希望环艺专业的师生能站在设计文化的框架上高瞻远瞩,吸取现代艺术设计思潮的素养,立足本土做出有深度的室内空间作品,这样环艺设计将规避人口拐点的冲击,迎来可持续的未来。

(作者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上一篇:谈中国古典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下一篇:对户外广告设计在现代城市中的功能与表现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