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满一桶水还是点燃一团火

时间:2022-03-31 07:45:00

摘 要: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引导学生,必须做好课前教学设计,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教师用自己的智慧之火来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从最初的星星之火,不断增加“理性和感性”的燃料,使其成燎原之势。

关键词:教学线索;教学策略;课堂生成;教学评价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在长期教学活动中,我们都是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增长速度极快,学校教育阶段学的知识再多,也无法赶上知识更新和激增的速度。“一朝学成终生受用”的观念不可能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将会使受教育者一辈子享用不尽。因此,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我们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内容。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地有目的地学习。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名家都有过精彩的阐述。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爱尔兰诗人、剧作家、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勃特勒・叶芝说过:“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对教育的阐述中有这样的话:“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

从这些先辈对教育教学的深刻理解和精彩阐述中我感悟颇多。教育不是灌输,也就是不能把学生当作物。我们应把他们看成是不断地处于动态发展中的,富有生命活力的个体。教育就是生命体之间的对话过程,其间充满着爱与恨、喜与悲、信任与怀疑、果断与犹豫、顺利和挫折……

当然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如何能更好地贯彻这些教育教学理念,从而指导课堂教学活动?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分析调研,制订“目标”

课堂教学是有目的地学习。要想通过一节课使学生能最好地达到目标,就必须做好课前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引导学生,点燃他们求知的火焰,引导其去自主地探究、学习、总结与归纳。

在教学设计中,课堂目标的制定显然十分重要,而制定目标的依据:其一是教学大纲中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其二是教学主体也就是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这两点同等重要,特别是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接受能力,都需要我们去做详尽和周密的调研工作。更好地了解学生,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我认为合适的目标是让学生“蹦一蹦”才能摸得到。过高或过低的目标都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有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接下来我们就一步步地去完成它。

二、“导入”提纲挈领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导入显然是引导和抓住学生的关键。其实我们“导”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求知欲。使出一切可以调动的手段:故事、情境、图片、影片、声音等等。只要能刺激学生都可以考虑使用。“导”也不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导”的目的是要“入”,切入并密切地围绕课堂目标以及重难点来进行。“入”要做到深入、深刻。要紧扣课堂目标,为下一步的教学埋下很好的伏笔。让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带着疑问,带着迫切寻找答案的渴求,随着教师的引领进入课堂教学。导入的环节不是摆设,优秀的课堂中好的导入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三、智慧地编织“线索”

教学中的知识点、重难点就像一颗颗珍珠,虽然光彩诱人,但是有时会稍显散乱,使得学生在拾取时不太方便。如果我们将这些珍珠串起来,那么学生拾起来就方便多了。而串起这些珍珠的线需要用我们的智慧来编织。学生沿着我们编织的智慧线索,一步步地被引领,去发现并拾取那一颗颗璀璨的知识之珠。可见教学线索也是很重要的。有了好的线索与组织,课堂就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高潮迭起。不断呈现的精彩内容,会让学生觉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妙。可是教学线索在整个课堂中却是隐而未现的。教师只有对教材的认真研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仔细调研,采用最优化的教学线索,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序、高效地进行。

四、运用“策略”,燃烧激情

按照教学线索,结合具体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进入课堂教学部分。这部分教学手段很多,比如:任务驱动法、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项目分组合作、情境教学法等等。各种教学策略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把学生带进一个又一个思想境界,使他们的学习情绪高涨起来,不断地用心思考,面对各种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豁然开朗。这样,学生就从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我们就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中,教师用生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设置问题巧妙、新颖、悬念不断,再加上丰富的情态语言,再配合肢体的动作,辅助说明问题的教具,让学生心中那团火焰,熊熊燃烧。我相信再难的知识在那求知的火焰面前都会融化。所以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我们帮助他们总结归纳。

五、用心感悟,精彩“生成”

善于引导、鼓励、利用课堂生成,甚至可以有目的地预设一些课堂生成。这对教师的基本功是来说一个巨大的考验,对教师把握掌控课堂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对于一些意外,如果抓住了时机,可能就会变成求之不得的教学资源。比如学生在回答提问,上台演示时的一些失误,教师在操作时的失误,甚至一些影响到教学的突发事件。这些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利用好了会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

我们要用眼睛和心灵去观察和体会学生,随时检查调整教学节奏。控制好教学进程,要有高潮,有平稳的过渡,有留给学生回味和思考的时间。要做到张弛有度。

六、让“评价”带来更多启迪

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数学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进步,甚至产生飞跃。所以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作用。首先检验教学效果,诊断出教学问题。其次可以提供反馈信息,通过分析可以引导教学方向,调控教学进程。教师可以在估计学生水平的前提下,将有关学习内容进行测试,设计一些包含某些有意义启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领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额外的学习经验或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守住学生心中那团求知的火焰。当那火焰燃起时,你会发现你的学生个个都拥有了超人的记忆力,超群的理解力,他们变得心灵手巧,有着无比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我们努力去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成为获取知识的真正主人,成为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主人。

(作者单位 河南省郑州市卫生学校)

上一篇:保护性耕作推广浅析 下一篇:聚焦教学特色,放眼外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