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与创新

时间:2022-03-31 06:08:40

重大突破与创新

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崭新课题,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做出全面部署,是我们党主动地、自觉地防止和化解各种困扰及风险的高超智慧,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历史性跨越,是党的追求、党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与创新。

一、拓宽了党的战略目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和谐”列在“富强民主文明”之后,比目前中的表述更加丰富,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我们党新的战略追求,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从时间跨度上说,是本世纪的头20年;从经济指标来说,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从国际经验看,在这一阶段,如果举措得当,将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如果举措失当、应对失误,则可能导致经济徘徊不前甚至社会长期动荡。因此,这一历史阶段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既面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又面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虽然这一阶段我们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但许多是深层次的,解决的难度很大。倘若任由这些矛盾和问题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引发社会震荡和冲突,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在实践中,我们党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真正地解决,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上促进每个人自由全面地发展,形成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生命力和优越性之所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活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和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逐步显现,包括发展不平衡、部分群众生活困难、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消极腐败现象滋长。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交织,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仍将长期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严重斗争。在这种背景下,每一个执政党特别是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高度重视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都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凝聚的重要力量。适应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的社会基础都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情况,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才能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二、开拓了新的理论境界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比较系统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系列问题,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这一理论创新成果开拓的理论新境界,主要表现为“三个深化”和“三个丰富发展”。

第一,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原则和要求显然是以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理论为基础的。同时,《决定》明确了我们现在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强调其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举措。这些内容拓展了把握社会形态的理论视野,是对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因此,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回避矛盾,相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视矛盾,利用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积极寻求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妥善处理矛盾的体制、机制。

第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进行不懈的探索。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到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必须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现在,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党的十六大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以来,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了加强社会建设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志在2005年初首次明确地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要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从这样一个全新布局的视角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作了明确规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任务,不是单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而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目标任务,是充分体现了和谐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准确定位的目标任务。

第三,深化了对党的执政理念、治国理念和治理社会理念的认识,丰富发展了党的执政理论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根本的执政理念,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稳;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思想和要求,使党的这一根本执政理念具体化了,有了更加充分的实施载体,有了更加广阔的操作空间,有了更加可靠的实现保障,使党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也表明我们党的治国理政理念和治理社会理念进一步深化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深入认识发展规律、正确把握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所处的发展阶段、正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正确把握最高社会理想与现阶段纲领的统一的基础上,主动地自觉地提出来的。这与我们党确立了和谐社会理念有重要关系。和谐社会理念是我们党执政半个多世纪特别是经过28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探索后确立的新的治国理政理念和治理社会理念。这一理念及其所蕴涵的内容和要求,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执政理论。

三、启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

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部署和要求,推进新的伟大实践,必须做到“五个紧密结合”。

第一,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紧密结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当前工作来讲,是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其理论内涵讲,则是为了更好地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抓发展。立足于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使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抓发展首先要抓经济发展。抓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发展的协调性,更加注意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促进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

我们强调和注意以经济的快速发展保证和谐社会构建,不等于说物质基础薄弱、经济欠发达就可以忽视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也不等于说要等到经济上去了再重视社会和谐问题。要从思想上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感,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同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在推动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中大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把实现社会和谐的理想与完成阶段性社会和谐的任务紧密结合

无论是建设社会主义,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有阶段性的。只有扎扎实实地从现实问题出发,不断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不断地完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就需要把实现社会和谐的理想与完成阶段性社会和谐的任务紧密结合,既着眼于长远,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又立足于现实,根据已经具备的条件,积极主动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重点解决好现阶段的问题。

第三,把突出重点与兼顾全面紧密结合,善于解决突出问题,善于加强制度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既统筹兼顾,又突出重点。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在内的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之中,又要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善于解决突出问题,敢于触及矛盾,学会化解矛盾。

这次全会通过的《决定》,突出强调了制度建设和创新对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作用,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和任务。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尤其要不失时机地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努力在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社区建设、健全社会组织、完善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机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第四,把党的领导与社会共建紧密结合,形成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合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各级党委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努力使思想观念、工作部署、工作方式、领导体制、执政方式更加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强社会建设理论和社会政策的学习和研究,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立起党委政府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广泛参与的共建格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体系。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起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摘自10月30日《理论动态》)

上一篇:实现群众利益是社会和谐的关键 下一篇:构建失地农民权益的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