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及若干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3-31 01:25:18

关于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及若干问题的探讨

摘 要:目前农村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在公路建设工程中显露出许多新的问题和要求。本文从农村公路规划设计出发对农村公路建设等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农村公路建设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好的落实。笔者近年来通过对农村“村村通”公路建设进行的调研,总结农村公路建设的成功经验,找出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大家共同剖析,以实现老百姓心目中的“村村通”。

关键词:农村公路;公路规划;公路建设

Abstract: at present, rural highway construction to make a spurt of progress, shown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a lot of new problems and requirements. This article from the rural road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ural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 discussed, rural highway construction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very good fulfil. The author is passed in recent years to the country " village village is connected" highway construction survey, summed up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rural highway construction,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mmon analysis, in order to realize people 's " village village ".

Key words: rural highway; highway; highway construction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农村公路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加快农村公路发展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手段,我们要把加快农村公路发展提到小康建设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抢抓机遇,超前发展,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快速发展之路,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

1.农村公路的规划

农村公路的建设要规划先行。规划的目标应是实现农村公路联乡通村,努力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与晴雨通车水平。规划中要注重区域生产力布局、城镇化以及与综合运输规划的衔接;要促进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商品集散地、乡镇企业、特色经济与旅游业的形成与发展,区域经济的核心产业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为城乡之间人员的交往、货物的流通,信息的交流提供通道,从而提升农民在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方面观念、手段的水平。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要与运输规划相结合。公路建设最终是为公路运输服务的,因此首先要考虑公路在乡、村的过境方式,应根据人口、经济的状况综合考虑客运、货运站场的设置,保证客运线有足够的通达深度,形成具有实效的公路运输网。

2.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调研发现,在农村“村村通”公路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归纳如下:

2.1农村公路规划不到位

2.1.1规划随意,不少村干部和群众反映,修路时哪里好修修哪里,哪里投资少修哪里,不管是否需要,只要能赶工期、降低成本咋样都行。辛辛苦苦修的一些路,并没有给农民出行提供方便;

2.1.2个别村把路修到村两委干部、本村在外工作的干部、“村匪”、“恶霸”家门口,引起百姓的反感,群众对此“村村通”产生抵触情绪;

2.1.3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大肆砍伐道路经过地上的树木,有的甚至是数十年上百年的风脉大树,路建成了,树木没了,造成水土流失和名木古树消失;

2.1.4未设交汇带,导至车辆进来后出不去,碰到对面车辆干瞪眼。

2.2农村公路规划资金难的问题

村村通公路工程,简称“村村通”。是国家为构建和谐社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项民心工程。又称“五年千亿元”工程,该工程是指中国力争在5年时间实现所有村庄通沥青路或水泥路,以打破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解决9亿农民的出行难题。该工程以国家和省出资为主,地方财政(市与县)配套部分资金,决不允许向农民强制摊派,而在实施中却出现了以下情况:

2.2.1上级拨付款项不及时、不能全面到位,施工方资金匮乏,不能够垫付工程所需的水泥、钢材及农民工工资等各项费用款项,造成工程进度缓慢;

2.2.2市、县、乡、村配套不到位。在广大农村每修一公里水泥路,平均需花费16万元左右,而国家补助仅6万-10万元,中央、省资金到账了,但地方(市、县、乡、村)配套资金不到位,只好量钱修路,修多少是多少,半截子公路现象存在;

2.2.3修路款项被挪用或截留,本该拨付修路的专项资金到账后时常被地方层层截留挪用,个别地方用到修路上的款项还不到全部款项的一半,公路的质量可想而知,因而产生了“豆腐渣”工程这一工程怪胎;

2.2.4村里无收入,拿不出资金,只好使用各种手段哄骗坑百姓筹集资金,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2.2.5赔款不到位。公路所经路段占地、附着物赔付要么赔付款低、要么干脆不赔付,阻滞工程正常进展。

同时,修路资金拨付环节容易发生腐败行为。工程建设资金主管部门、业主在工程款给付时,故意拖延,能付不付、应付少付等,迫使施工单位通过行贿、回扣等手段才能取得正常的工程款。

2.3农村公路质量问题

2.3.1资金问题,钱不够,施工方不得不购买低劣质量的建筑材料,工程质量难保障;

2.3.2带病招投标,明知招标时乙方出的价修不成路,但为了完成任务,出政绩,缺钱也得修,无钱也得修;

2.3.3施工方无利润,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质量不高;

2.3.4是无质检或质检部门不尽责:甲方为省钱,不要质检人员或质检人员明知钱不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恪守质检职责;

2.3.5缺少程序。修路往往只管路面,路基不用压路机,路沟、路槽不设计、不留置,雨水季节,大水漫流,路基受损。另外,为了省力、省钱,急弯、陡坡增多,存在交通隐患,有些地方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甚至不设计,信马由缰。有的地方只修不管,产生一系列问题。

2.4农村公路没有建立养管机制

部份“村村通”工程竣工后,由于没有制定相应的养护管理制度和措施,道路无人养护。许多路基两旁路肩无人保护,路边的排污排水沟不畅。这些都为原本脆弱的路基带来严重影响。不少修了的公路因无人养护,已经有破损,亟待修补和养护。随着路况的改变,农村交通运输、物流车辆日益增加。这种“有人用、无人管”的局面,将加速宿短道路的使用寿命,农村摩托车多,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2.5配套工程跟不上

已建成的“村村通”公路大部分路肩工程没有按设计要求做,有的没有栽植护路林,路边沟也没有修整,杂草丛生。给人的感觉象是半拉子工程,特别是公路两旁不植树,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不利于公路的日常保养,容易造成公路过早损坏。也使农田防护林体系缺网断线而降低防护效益。

3完善农村“村村通”公路建设的几点建议

3.1规划科学,谋划长远

从实际需求出发,根据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确定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落实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把保护耕地、节约土地、加强环保放在重要的位置,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尽量利用旧路,做到最小限度占用耕地,最大限度节约土地。在实施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设交汇带、安全标志,完善头路。实现农村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人相协调,促进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3.2加大投入公益修路

农村“村村通”公路建设应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加大投资力度。农村公路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必须以政府投入为主。取消县、乡、村的配套资金。

3.3严保农村公路质量

公开招投标,严格执法,严保质量。各部门要遵纪守法,加强廉政建设,各司其职,完善监督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3.4制定农村道路管理办法

建立相应的养护管理制度。明确“村村通”工程建设和养管主体。设立“村村通”公路养护专项资金,建议从各级政或地方税收划出一定的比例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确保农村道路的安全畅通。

3.5抓紧完善道路的配套工程

整合相关项目,做好“村村通”公路的工程配套。结合农田水利冬修、造林绿化工程以及“一事一议”等筹措部分经费,完善养护路肩,整修路边沟,栽植护路林等后续工作。要把这项工作做为冬春季农田基本建设的重点列入各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村村通”工程真正做成既方便老百姓生产生活,又绿化美化环境,又利于公路养护和农村生态建设的惠民工程。

4.结束语

农村公路建设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系统工程,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是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也是我们今后进行各项工作的根本方针。当前,我们要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推动我们的工作,破解农村公路建设中的难题,进一步推动农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连君,王昌衡,郑京杰.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实施对策探讨.中南公路工程,2004(1).

[2]刘胜文.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新思路.新农村.2009.(3).

上一篇:论室内环境污染与控制的探讨 下一篇:对住宅建筑中同层排水技术发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