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携手学礼仪

时间:2022-03-31 11:46:20

家园携手学礼仪

近年来,我国礼仪教育正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教育途径横向联合的发展趋势普遍地受到关注。目前许多幼儿园已经意识到礼仪教育的紧迫性,纷纷开展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传承中华文明,开设礼仪教育课程,并把礼仪教育渗入到一日生活各环节和游戏活动中。当幼儿表现出不文明的行为后,教师会随时、随地开展礼仪教育,教育的即时性强,灵活性大,指向明确。绝大多数教师都能意识到要注重自身的言传身教,为幼儿树立榜样。可是在我们的身边却经常会看到这些现象:

场景一:

幼儿园门口,哲哲吃完手里的蛋糕,随手把包装纸扔在地上,妈妈看到没有吭声,两人继续往前走。

场景二:

公园里,几个小朋友正在玩耍,亮亮叫起来:“奶奶,我要尿尿。”奶奶手一指树下:“就在这里尿吧。”亮亮说:“老师说过不能随地大小便,我要上厕所。”奶奶说:“厕所太远,就在这里尿。”一边说一边把亮亮的裤子脱下来了。

场景三:

餐厅里,几个成人围着餐桌一边吃喝一边高谈阔论,几个孩子在旁边追逐打闹。家长偶尔看一眼说一声:“别摔倒了。”对旁边顾客不满的眼神视而不见。

……

很多孩子在幼儿园有礼貌、懂礼仪,是个“乖孩子”,可是离开幼儿园就变了一个样,像个“双面人”;还有的孩子需要不断提醒,才能遵守礼仪规范,没有养成好的习惯。究其原因,是幼儿园礼仪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脱节,家园互动不够,家长往往不太关注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宣传内容,在家庭中也很少与幼儿园配合。

就教育而言,幼儿园教育在幼儿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学前期幼儿的可塑性极强,能够敏锐地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规则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在幼儿时期,幼儿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这时开始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园目前推行的礼仪教育对于孩子的“成人”非常重要。同时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从小生活在家庭里,受到最初的、往往也是最有影响的启蒙教育。他们在家庭中生活和活动,经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形成各种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家庭礼仪教育对幼儿园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配合作用。

那怎样更好地发挥家庭的作用,家园携手进行礼仪教育呢?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沟通理解,取得支持

在课题研究开始之初,我们就在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和班级家长会上介绍课题研究的意义,我们将要采取的方法等,传播教育理念,提高家长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爱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也有些孩子因为不擅于社交,孤独无伴,形成任性、内向、偏执。很多家长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苦于没有好的方法,没有老师的指导,无从下手。现在幼儿园牵头引领开展礼仪教育,自然得到了家长的支持。

二、交流互助,资源共享

我们利用家长QQ群,经常上传一些介绍国内外幼儿礼仪教育现状的文章。如韩国的幼儿园内设有专门的礼仪室,对幼儿进行行为规范培养;新加坡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在幼儿园开设“好公民”课程;美国强调社交技艺和常规礼节,尤其注重培养孩子公共场合的文明礼貌;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等等。这些文章使家长开阔了眼界,认识到礼仪是现代人必备的修养。

幼儿园每开展一项礼仪教育活动,老师都及时在QQ群里上传活动资料,如礼仪儿歌、歌曲、礼仪要求规范等等,方便家长在家巩固。有的家长收集到一些好的礼仪教材,也积极提供给老师,建言献策。

三、家园结合,教育连贯

在幼儿园进行礼仪教育时,如果在家庭没有以同样的礼仪规范来要求幼儿,那就会出现教育断层。而这样的断层,一是对幼儿园的教育不能及时巩固,二是家长本身的礼仪习惯不当的话,则大大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有可能使幼儿出现反复现象。另外,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要多于幼儿园时间,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的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所以要培养幼儿的礼仪,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使礼仪教育连贯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我们指导家庭配合幼儿园进行礼仪教育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父母树榜样。

“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孩子既可以从父母身上学到优点,又可学到缺点。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从自己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作为家长应该切实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认真负责地扮演好孩子人生道路的引路人的角色,努力践行规范的文明礼仪,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自然地接受影响、教育,自觉地付诸实践。

2.行为抓规范。

俗话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家长应该有意识到在各种场合下,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比如学会正确使用文明用语,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感恩的心,懂得回报等等。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从低到高、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作为家长应该遵循孩子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以日常生活规范的教学与落实为基础,从最基本的抓起,逐步提高完善。

3.家庭造氛围。

“生活环境,是孩子品德最好的教师。”对儿童最深刻的教育,言语不如行动;对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遗传不如环境。“长期处于愉快心理环境下的孩子,往往表现为精神振奋,性格豁达,活泼乐观,充满自信。”许多家教成功的父母都十分留心在每日的生活中,在欢愉的气氛中对孩子进行启蒙。作为家长,应该努力建立一个充满理解、信任和亲情的幸福家庭,这正是孕育良好礼仪素养的摇篮。

4.习惯重练习。

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林崇德教授指出:“重复和练习是习惯形成的关键。无论是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还是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都是靠重复和练习而形成的。要使文明用语普及,唯一的办法是在明确意义的情况下反复练习,使之习惯化。良好的文明习惯和道德习惯,我们提倡重复和练习养成。”作为家长,必须向孩子提供良好习惯的训练,不时地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礼仪重复练习。

为配合幼儿园礼仪教育,家庭礼仪教育应立足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从最基本的社会交往方式出发,从小处着手,再着眼大处,为幼儿的健康人格奠定良好基础,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开一个好头。

四、家长资源,参与教育

现在家长的手机都有照相功能,班级里都有“班班通”,我们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在班级开展“礼仪新闻播报会”活动。发动家长在带幼儿外出、乘车、参加各种活动时,把幼儿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和看到的不文明行为拍摄下来,由幼儿轮流担任“礼仪小主播”在每天早晨向大家播报,孩子们评论照片里的行为是否文明。因为是身边事,自己又是主角,“礼仪新闻播报会”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评论的过程中我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有不同意见时就分组进行辩论赛,提高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我们还发动“家长助教”为孩子们上“礼仪课”,讲“礼仪故事”。由于是爸爸妈妈当老师,孩子们学得格外认真。家长们参与其中,在备课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礼仪修养。很多家长说:“自己当老师教孩子们礼仪知识,在生活中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做榜样。”

五、相互了解,共同进步

在礼仪教育进行一段时间后,我们开展了“礼仪成果展示”活动,把家长请到幼儿园,观摩幼儿在园礼仪,使家长们看到礼仪教育的实效。在幼儿园的走廊布置“礼仪墙”,张贴礼仪儿歌、童谣和礼仪规范的图片。家长接送孩子时就能一边看图片一边念儿歌,了解礼仪教育内容和孩子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家访、约谈等形式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的礼仪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礼仪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使幼儿的礼仪不断得到提升。

上一篇: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全面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下一篇:晋商的商业道德及其对现代企业诚信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