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宇航员的超凡体质是怎样炼成的

时间:2022-03-31 06:48:17

太空探险,是人类的一项超常活动,它的困难程度远超出你我的想象。

杨利伟,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的身体数据今天已经不再是秘密。

身高1米66,体重63公斤;100米跑,11秒96;1500米跑,5分56秒;自握直角悬垂,80秒以上;立定跳远,2米80;最为让人惊叹的是他的抗载荷能力,达到了8G。而平常人抗载荷所能承受的是1G,战斗机飞行员最多为5.6G,而他比飞行员还要多出近3G。

一切的数据都表明了以杨利伟为代表的中国宇航员拥有多么超凡的身体素质,也只有他们才能胜任宇航员的职责。

航天员的训练项目共分类,即基础理论训练、体质训练、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心理训练、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及大型联合演练。除大型联合演练外,其他训练项目均为航天员职业训练过程中必须完成的。

接下来,我们就体质训练入手,为你揭秘宇航员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并不神秘的选训中心

一切并非人们想象中那般神秘。

在中国航天员选训中心500平方米的健身房里,跑步机、划船器、杠铃、哑铃、臂力器、拳击袋……一应俱全,与大街上的健身馆器材大同小异。当然,如果非得找出不一样的地方,便是靠墙摆放的一溜儿五颜六色的平衡球,以及场地中心铺垫的按摩毯和平衡垫。

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刘洋……这些大名鼎鼎的中国飞天英雄,就是在这里进行体质锻炼的。

一身运动服的刘洋首先走进健身房,活动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慢跑……不同于电视上盛装出征太空的画面,中国第一位飞天“神女”,此时给人的感觉自然随意,宛如邻家女孩。

与想象中的体质训练场面有些不一样,刘洋的训练动作幅度并不大,在体训教员唐芸的指导下,刘洋先后做起了瑜伽练习、臂力练习、固定架自行车练习、跑步机练习、平衡垫和平衡球协调练习。唐芸说:“体质训练是航天员的一个常态训练,每周一、三下午和周五上午,航天员都要训练大约两个半小时。项目包括以力量训练为主的负重、仰卧起坐,以耐力为主的长跑、游泳,以灵活性为主的体操、固定滚轮,以柔韧性为主的瑜伽、太极,以及锻炼心肺功能的田径项目等。”

说话间,唐芸指导刘洋俯身压在一个蓝色的平衡球上,双臂撑地,双腿向上抬起,持续五六秒钟;紧接着,她俩又变换姿势,坐在平衡球上,左腿弓步向前,右腿向后伸直,形态舒展,可以跟著名的“航母Style”姿势相媲美,刘洋笑称这是 “飞天Style”,能够有效锻炼航天员的平衡和控制能力。

要耐力也要肌力

有氧耐力及心血管功能的提高对航天员非常重要。

在中国航天员选训中心,体训教员主要采用1500、5000米跑,跑台、功率自行车、游泳、球类和爬山等手段进行训练。

杨利伟在执行首飞任务中,在飞船的发射、运行和返回的各个阶段,其心率和血压始终保持在70次/分、73/110的左右,这一方面说明他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也说明他的耐力很好、心血管功能很好。

此外,肌力训练对航天员来讲也是很重要的内容,几乎每一次课都要安排。在超重的情况下,需要强健的肌肉去对抗压力;在失重的情况下,人体的血液呈倒金字塔三角形分布,与地面的金字塔正三角形分布正好相反,血液分布的不均匀,容易引发太空病,形成如暂时性失明、眩晕等症状,克服这些不适,需要强健的肌力去参与调整;失重状态下,人体会出现钙丢失和肌肉萎缩,需要强健的肌肉去维持;失重状态下,航天员要完成各种操作动作,也需要强健的肌肉提供动力。

肌力训练主要通过器械进行。航天员训练中心有一套非常先进和完备的力量训练器械,在体训教员的精心安排下可以练好全身的肌肉群。

你没见过的前庭功能训练

前庭功能训练是航天员的一项特有项目。

其实,在选拔航天员之初,前庭功能就是一项重点考察的项目,一般能够进入选训中心的预备宇航员先天都有很好的前庭功能,而训练是为了作进一步的提高和维持。

前庭功能训练分为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两部分。主动训练主要进行滚轮、秋千、悬梯、浪木等器械的练习;被动训练主要进行转椅训练,航天员训练中心的转椅是三维的,对人的前庭功能的检验和提高非常有效。

1999年,中国航天员前往俄罗斯进行了失重飞行训练,在那次训练中,飞机在1.5万米高空,一个架次连续做12个抛物线飞行。超重时中方航天员神情自若,失重时纷纷飘起,不断做着穿、脱宇航服等动作。为了试试中国航天员的身手,俄方工作人员还猛烈地向各个方向旋转中方航天员。在这里训练的其他国家的航天员,一般飞几个抛物线就不行了,纷纷呕吐。而中方的航天员,飞完12个抛物线,没有一个人吐。他们出色的表现让俄罗斯人也很佩服。

篮球、羽毛球提升“快乐指数”

长时间在器械上锻炼,有时难免枯燥。为了提高航天员体质锻炼的“快乐指数”,球类运动成了不可或缺的体质锻炼项目。

挨着选训中心健身馆,就是一个空间广阔的多功能室内球场。走进球馆,这边篮球场上,航天员景海鹏正在运球投篮;那边羽毛球场上,航天员费俊龙则在闪转腾挪,挥拍进攻。

正在旁边指导的体训教员孙洪义介绍道:“航天员体质锻炼不同于竞技体育,并不追求挑战人体生理极限,其目的是通过科学的体质锻炼,让航天员的身体保持最佳状态,从而保证航天员有良好的体力和精力去完成航天任务。”

上一篇:大牌观众贝克汉姆降临黄龙 绿城渴望借东风止住... 下一篇:“谢家军”整队出征中国男排低调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