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水道通航环境风险因素辨识与评价

时间:2022-03-30 11:45:14

武穴水道通航环境风险因素辨识与评价

摘 要:本文以系统性、层次性的方式辨识了武穴水道通航环境风险因素,基于已有的评价标准和专家调研,对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可为船舶及船公司、海事主管机关等掌握武穴水道通航环境风险特征和防范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通航环境;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U6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7)02-0028-02

在文献查阅、现场调研、专家咨询的基础上,主要根据系统工程学原理、相关的风险识别理论及已有的评价标准,对武穴水道通航环境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估,以期为船舶、船公司、海事机关等防范事故风险提供参考。

1 武穴水道通航环境风险识别

本文限定研究内容为通航环境类的风险识别和评估。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6,7],本文采用系统性、层次性的分析方法将武穴水道通航环境风险因素分为3大类13个风险因素,即:自然环境类:风、流、能见度;航道条件类:航道宽度、航道水深、弯曲程度;其他交通环境类:航路交叉、交通流量、水工碍航物、导助航设施、码头分布、锚地布置、采矿区布置。

2 武穴水道通航环境风险评价

本节将参照部分通航环境风险因素评价标准[8,9],采用风险为“低”、“较低”、“一般”、“较高”、“高”五个等级对武穴水道通航环境风险因素进行评价。

2.1 风况条件风险分析

武穴水道所在地区常风向为NE向,多年平均风速2.5m/s,年最大风速20.0 m/s,8级以上大风天数13.4d。用标准风天数评价,风的风险为“低”。

2.2 水流条件风险分析

根据实测资料,洪水期武穴水道的最大流速为2.3m/s,中水期平均流速为1.33m/s,枯水期最大流速为1.5m/s,平均流速为0.85m/s,航道横流速最大约为0.20m/s。武穴水道整体较为顺直,无不良流态。综合分析水流风险为“较低”。

2.3 能见度的风险分析

武穴水道所在地雾日一般发生在冬、春季的清晨及夜间,上午10时以后消散。多年平均雾日为8d,年最多雾日15d,综合分析能见度的风险评价为“较低”。

2.4 航道宽度风险分析

以九江大桥观测断面上的船舶流量来表征武穴水道船舶交通流特征。根据实测,航经武穴水道的最大船舶为3000~5000吨级。计算双向通航航道有效宽度与最大船舶船长比值如下表1。

根据表1的计算结果,参考风险因子评价标准,航道宽度的风险为“一般”。

2.5 航道水深风险分析

武穴水道主航道水域无礁石、浅滩,水深条件能够满足目前主力船型的航行要求。码头及主航道边缘水域存在沉船等碍航物,对船舶航行安全构成威胁。

船舶航行时所需航道设计水深可按下式计算:

上式中:H― 航道设计水深(单位m);

T―设计代表船型满载吃水 (单位m);

H―富余水深(单位m);

富余水深取值0.5m,经计算可得不同代表船型所需航道水深值如表2所示。

表2中的代表船型所需航道水深分别为3.5m、4.7m、5.5m,而武穴水道现行最小航道维护尺度为:4.0m×150m×1050m(水深×航宽×弯曲半径),保证率98%。因此,武穴水道不能完全满足3000~5000吨级船舶满载通航。结合评价标准,航道水深风险为“高”。

2.6 航道弯曲风险分析

武穴水道总体较为顺直,航路弯曲风险评价为“低”。

2.7 航路交叉风险分析

武穴水道有狗头矶横驶区,上行船舶驶入横驶区变换航路时,与下行船舶形成大角度交叉会遇局面。狗头矶附近有渡船横穿主航道,往返南北两岸,航行船舶航路约有90度交叉。参考评价标准,对武穴水道航路交叉的风险评价为“高”。

2.8 交通流量风险分析

以九江大桥观测断面上的船舶流量来表征武穴水道船舶交通流特征。根据实测,武穴水道日均交通流量约600艘次/天。船舶交通流量的风险评价为“较高”。

2.9 水工碍航物风险分析

根据河势图、航行参考图分析,武穴水道整治工程顺坝与航道边线最近距离约75m;主航道北侧及顺坝水域分布有浅滩;主航道边缘存在沉船等碍航物,与航道边线最近距离约50m。

整治工程顺坝、浅滩、沉船等碍航物对于船舶航行安全构成威胁。参考评价标准(航道边缘与碍航物最近距离的倒数),对武穴水道水工碍航物风险评价为“高”。

2.10 导助航标志风险分析

武穴水道航标配布比较齐全,长期得到有效维护,参考风险因子评价标准,对武穴水道导助航标志配置完备率的风险评价为“低”。

2.11 码头分布风险分析

武穴水道仙姑山至狗头矶码头分布较为密集,有砂石总公司码头、汽车轮渡码头、防汛码头等;狗头矶至葫芦山码头分布较为稀疏。

码头分布的风险分析目前没有可参照的标准。可以从所处岸线/港区码头泊位的密度、码头性质用途、码头前沿到主航道边线的距离等角度进行分析。

从调研情况来看,上、下行船舶(尤其是上行船舶)基本都是沿近岸边水域航行,距离码头较近,并已形成习惯性航路。调研中目测上行船舶与李文码头距离仅不到50m。参照碍航物的评价标准,对武穴水道码头分布的风险评价为“高”。

2.12 锚地布置风险分析

根据河势图、航行参考图分析,武穴港锚地距离主航道边线在800m以上。因此,对锚地布置风险评价为“低”。

2.13 采砂区布置风险分析

工程附近水域有鄂赣采砂区,使得武穴水道在采砂区的航宽相对变小,采砂船对通航船舶产生较大影响。对采砂区布置的风险评价为“较高”。

总结各种影响因子的风险矩阵如表3所示。

3 结束语

基于交通运输工程学原理,系统性、层次性地对武穴水道通航环境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基于已有的评价标准和专家调研,对武穴水道通航环境风险因素进行了定量的风险评估,找到了相对风险为“较高”或“高”的因素。风险评估的结果可为船舶及船公司、海事主管机关等掌握武穴水道通航环境风险特征和防范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http:///link?url=wRNelk0hlofq7H3F_op-aU4o8g5uz8FnTHwdVrKHTAyGRDgJ3Lpc7hJxEMSr-BiipEaeKB-xWiSY-W0l97Eth_

[2]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03]2号文.

[3]杨利红, 郑力, 柴华峰. 长江中游武穴水道整治工程效果分析及经验总结[J]. 中国水运月刊, 2012, 12(10):135-136.

[4]邓晓丽, 李文全, 海涛,等. 长江中游武穴水道航道整治与采砂方案试验研究[J]. 水运工程, 2012(8):125-129.

[5]吴兆麟,朱军.海上交通工程[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2版;

[6]大恒.港口通航环境安全综合评价系统及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3月;

[7]郑中义,李红喜.通航水域航行安全评价的研究[J].中国航海,2008年6月,第31卷第2期,130-134.

[8]陈厚忠,郭国平.清澜港5000t级航道风险分析与评价[J].船海工程,2008(4):82-84.

[9]李子丰, 田延飞. 长江下游口岸直水道通航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J]. 交通科技, 2011(3):151-154.

上一篇:远距离照护模式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自我管理... 下一篇:新疆地区金矿资源分布及找矿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