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迁移研究综述

时间:2022-03-30 06:55:33

母语迁移研究综述

摘 要: 母语迁移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旨在回顾过去近五十年的母语迁移研究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和发现,也对研究中的问题和新的方向作了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 第二语言习得 母语迁移 理论成果

一、引言

“迁移”这一概念来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指的是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20世纪50年代,这一概念被引进语言研究当中,人们开始探索母语对第二语习得的作用和影响。Lado曾指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那些与母语相似之处易学,而那些与母语不同之处则难学;第二语言习得的困难可以通过对比分析跨语言的差异来确定。于是,基于行为主义之上的对比分析研究如火如荼。后来,伴随着标记理论等一系列新的理论的发展,人们开始从新的角度探索母语迁移现象。“迁移”不再指母语对目标(的)语的机械迁移,而被看成是一个复杂的、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认知过程。

二、母语迁移现象研究回顾

1.对比分析假设与母语迁移

20世纪中叶,受行为主义的影响,人们对母语在二语中的作用相当肯定。两种语言(母语和目标语)相似引起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两种语言相异引起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Weinseich,1953)。Lado(1957)在著作《跨文化语言学》中,提出了对比分析假说(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Lado认为,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广泛依赖于已经掌握的母语,经常将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以及母语相关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习得中去。根据对比分析假说:学习者的母语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主要障碍。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异与其可能导致的困难成正比,即“差异=难度”(difference=difficulty),差异越大,难度越大。对比分析学家认为,通过分析比较母语与目标语便可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并预测学习上的难点和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及学习过程中什么时候会出现错误。

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许多实证研究分别从发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探索了距离和难度的关系,其中相当一部分研究都证实了Lado等人的理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外国腔”便是最好的例子。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地道的英国人或美国人很容易从别人的英语发音中就分辨出谁是“老外”(Ioup,1984)。众所周知,汉字的发音模式为元音或辅音―元音,即V/CV模式,而英语单词的发音模式为元音或元音―辅音或辅音―元音―辅音,即V/VC/CVC模式。因此,中国人在说Thank you时,往往会说成/??夼??耷k?掮?ju∶/。

词汇方面,母语迁移现象也很普遍。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外语学习中,读音和意义与母语接近的单词,往往容易掌握(Hammerly,1991)。学英语的西班牙人、瑞典人词汇增长很快就是这个原因。两种语言词汇上的差异会给学习造成影响。例如,汉语中没有冠词,因此中国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时倾向于用指示词“this”代替冠词(Zobl,1982)。

对比研究从音系、词汇等层面为Lado等人的“距离=难度”假说提供了证据,但是就此接受这种观点未免有些轻率。实证研究无法在以下两方面支持对比分析假说:1)它预测的一些困难在二语学习者上身上并未发生;2)二语学习者身上发生的一些困难未能提前预见。对比分析假说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顶峰,随着错误分析的兴起,它逐渐受到冷落。

2.标记性理论与语言迁移

将标记性(markedness theory)引入语言迁移研究是一个新的探索,它运用语言共同性理论来分析总结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对比分析假说的不足,较好地理解了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困难和错误的原因以及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以Chomsky为代表的语言学家提出了普遍语法理论。普遍语法分核心语法(core grammer)和边缘语法(peripheral grammer),核心语法是语法的普遍规则,是无标记的,而边缘语法是某个语言的具体规则,是有标记的。

标记性对母语特征迁移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两个假设去调查:1)当目标语的某特征为有标记成分时,学习者将迁移母语中对应的无标记成分;2)当目标语的某特征为无标记成分时,学习者将避免迁移母语中对应的有标记成分。综合标记理论研究语言迁移现象可以理解传统对比分析无法解释的现象。以非对称性结构为例,德国人说英语受其母语影响总是把“hand”发成/h?nt/,而英国人似乎不受母语影响很快学会/h?nt/。Eckman用标记理论解释了这一现象。他指出“d”在词尾发/t/是无标记的,易迁移;发/d/则是有标记的,不易迁移。为了解释标记性对母语迁移的作用方式,Eckman(1979)提出了“标记性差异假设”(Markedness Differential Hypothesis),提出可通过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标记性差异(有别于语言差异)的比较来预测二语学习者的困难区域。该假说的具体内容是:

1)不同于母语且比母语的对应部分标记性更强的目的语区域属于困难区域;

2)不同于母语且比母语的对应部分标记性更强的目的语的困难程度与其标记程度一致;

3)不同于母语,但不比母语标记性更强的目的语区域不是困难区域。

标记性差异假说比对比分析假说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这是因为:该假说不仅解释了二语学习困难或母语迁移出现的区域,还说明了困难的相对程度;指出了并不是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所有差异都会导致困难与迁移――只有在目的语成分标记更强时的语言差异才会导致迁移;该假说还可用于解释为什么二语习得遵循普遍习得顺序,某些语言成分早于其他的成分习得(一般来说,先习得的是无标记形式,后习得的是有标记形式)。

3.认知理论与母语迁移

认知是一个有关大脑获取知识和加工知识的思维过程,包括注意、感知、记忆、意识、学习、推理等各种心理过程。迁移的认知主义观不同于行为主义,它既承认经验的作用,更注重心理的作用,认为迁移是在经验的作用下通过认知心理过程的加工产生的,因此它是一种自然的心理发展过程,而行为主义观认为迁移是一种言语举止(或语言习惯)取代另一种言语举止(或语言习惯),否定心理过程的作用。

二语学习者的初始点是母语,但其二语学习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所习得的二语状态既不用于母语,也没有达到目的语的标准,Larry Selinker把这种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称为“语际语”或“中介语”(interlanguage)。中介语有共性,也有个体差别,它体现学习者的语言重组和创造性组建过程,重组和创造都是一种认知行为和过程,中介语是一种动态语言,它不断地向目的语发展和靠近。

以Selinker(1972)为代表的语言学家认为,不应该把母语对二语习得产生的影响看成是“干扰”(interference),而应该看作是“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一种策略或是一种“调解”(intercession)。学习者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克服母语的“干扰”或“消极转移”,而是在认知过程中采取有效“策略”或“调解”手段,尽快掌握目标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认知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语言迁移研究更注重学习者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研究者既不认为迁移现象无处不在,也不认为它根本不存在,而是将注意力投向是哪些因素制约着母语的哪些方面易发生迁移,决定母语信息可迁移性的潜在准则是什么。Eills(1994)列出了制约迁移的6个因素:语言的不同层面,如音系、词汇、语法、语篇等;社会因素,如不同的交际对象与学习环境的影响;标记性,如某些语言特性的特殊性;原型概念,如某个词的某一涵义与其他意义相比在多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核心、基础的;语言距离和语言类型,如学习者对母语和二语之间距离的心理感受;发展因素,如对中介语发展的自然过程的限制。

4.普遍语法与母语迁移

Chomsky的普遍语法为解释第一语言习得提供了逻辑框架。那么,二语习得中是否存在普遍语法呢?这依然是研究者在探讨原则与参数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时,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如果要弄懂语言发展中连续的各阶段的结构特点,就必须知道之前的阶段,从而构筑这一发展过程的初始点。分析二语习得的初始状态对理解语言的发展至关重要。20世纪90年代普遍语法框架下“母语迁移”的三个理论是最小树假设(Minimal Tree Hypothesis)、弱迁移假设(Weak Transfer Hypothesis)和全迁移/全涉及假设(Full Transfer/Full Access Hypothesis)。

1)最小树假设(Vainikka 和Young-Scholten,1996)认为母语对二语初始状态的迁移局限在词汇范畴和词汇的线性扩展,功能范畴是在初始状态之后的语言发展中构建的。那么,二语习得的初始状态就只包括词汇部分,不包括任何形式的第一语言功能结构上的迁移。

2)弱迁移假设(Eubank,1993/1994,1996)认为除去一些失去作用的功能特点之外,全部第一语语法都可以迁移到二语初始状态,那么二语语言的发展就是掌握无法迁移的屈折变化形态以符合二语语法的要求。Eubank认为,由于屈折变化无法迁移,迁移本身使一些功能范畴内的特征失去了作用。而正是这些失去作用的功能特征(valueless features)才是初始状态的中介语语法和自然语法的区别。

3)全迁移/全涉及假设是Schwarthz和Sprouse于1994年提出的,其基本假设是第一语言的全部语法,包括功能范畴全部迁移到二语的初始状态。根据这一假设,二语习得的起点和一语习得的起点完全不同,第一语言语法的全部原则和参数,在第二语习得者首次接触目标语时就被全盘搬过来作为一个新的语法体系的起点。这种初始状态会由于目标语的输入不符合初始状态语法而发生变化。具体地说,由于利用初始状态语法无法实现对目标语输入的表达,迫使初始状态语法体系(即中介语的起点)进行某种结构上的重组(restructure)。

以上介绍的三个关于“迁移”的理论在本质上均属生成语法研究。这些理论均认为二语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受普遍语法的支配和制约。因此,他们一方面继续了长期以来关于母语对二语影响的研究,另一方面坚持了普遍语法对二语习得的作用,为二语习得研究开拓了新的理论研究领域。

三、母语迁移研究的八个重大发现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尽管某些研究成果还颇有争议,但母语迁移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发现。可将它们总结为以下八类:

1.错误并非迁移的唯一结果。有些迁移属于正迁移,它能够帮助某种语言结构的习得(Arol& Rutherford,1979);而且,迁移常常表现为对某种结构的使用偏爱,避免使用其他的结构,而这种偏爱恰恰适用于目标语的表达习惯(Selinker,1969)。

2.迁移不仅能够影响二语习得的速度和最终的成功,还能影响习得的路径――学习者在熟练掌握目标语前所经历的阶段和顺序(Schuman,1979;Stauble,1984;Zobl,1982)。

3.与对比分析假设相反的是,母语与目标语的不同不一定会导致习得困难和迁移,极易察觉的不同往往会使目标语的习得变得更加简单(Kleinmann,1977)。而且,母语和目标语的相似之处而非不同之处更易让学习者将两种语言的结构联系起来进行比较(Anderson,1983)。

4.当目的语能力和熟练程度提高时,迁移不会引起母语能力的降低;虽然迁移错误会随着目标语熟练程度的增加而减少(Taylor,1975),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只有当学习者获得足够的目标语知识,能够意识到它与母语的相似之处后,语言迁移才会出现(Wode,1977)。

5.语言迁移不仅指母语对二语的迁移,还包括二语对第三语言的迁移(Ringbom,1978),及二语对母语的迁移(Jakobovits,1970;Weinrech,1953)。

6.迁移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决定某一结构在某一语境下的迁移可能性――可迁移性。

7.迁移不仅作用于语言形式,还会扩展到与其相关的语义和功能(Graham & Belnap,1986;Master,1987;Ringbom,1987),以及如何用语言去执行语用功能(Olshtain,1983;Takahashi & Beebe,1987)。

8.语言使用者的个体差异会引起目标语中出现的迁移的种类和范围发生差异(Giacobbe&Cammarota,1986;Schmide,1977;Cdlin,1989)。

四、结论

任何二语习得的理论缺少对语言迁移的描述都是不完整的,语言迁移理论的探讨有利于我们对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的深入研究。但是,就像其他领域的二语研究一样,母语迁移研究也面临各种问题。虽然现在研究者广泛接受母语和自然发展过程共同作用于二语的习得,但人们对如何作用还没有达成一致。此外,关于影响迁移的因素的讨论有很多,但对于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我们知之甚少。而且,由于语言迁移是一种多语现象,迁移对第三语言的影响以及二语对一语的作用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加强。因此,许多新的问题仍有待研究者们去探索。

参考文献:

[1]Dube B.Where are the minimal trees?Evidence from early Zulu L2 subordination[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Vol.16,2000(3):233-265.

[2]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Gilsela Hansson.Against Full Transfer?Evidence from Swedish learners of German.Dept.of Linguistics,Lund University.Working Papers 48,2001.

[4]Yan-Kit Ingrid Leung.Failed Features versus Full Transfer Full Access in the Acquisition of a Third Language:Evidence from Tense and Agreement.Proceedings of the 6th Gener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onference(GASLA 2002),ed.Juana M.Liceras et al.,199-207.

[5]郭巍,韩晓惠.普遍语法框架下“母语迁移”作用的争论[J].外语学刊,2002,(2).

[6]赖恒静.认识理论指导下的语言迁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7]唐承贤.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综述[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

[8]王文宇.语言迁移现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外语教学,1999,(1).

[9]许菊.标记性与母语迁移[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10]赵敏.语言迁移与第二语言习得[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4,(4).

上一篇:电影《巴别塔》的后殖民解读 下一篇:“一种相思,两处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