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塞尔吉奥.莱昂内:我就是《美国往事》

时间:2022-03-30 06:51:11

不久前,一本名为《莱昂内往事》的访谈录引起了影迷的关注,这是意大利著名导演塞尔吉奥・莱昂内(Sergio Leone)唯一自述生平和创作经历的记录,而他的“镖客三部曲”和“美国三部曲”几乎是电影史上不朽的记忆。在这本书里没有耸人听闻的绯闻和艳史。然而,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亨利’方达,到罗伯特‘德尼罗,莱昂内回顾了与诸多影人合作的经历,细说了这些脍炙人口的电影背后,不为人知的心酸与感动。

捧红伊斯特伍德

塞尔吉奥莱昂内在欧洲却成功拍出了美国西部的故事,由此开创了“意大利西部片”这一新类型。并将伊斯特伍德推上明星的宝座。

1929年,塞尔吉奥・莱昂内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一个文艺世家。父亲文森佐・莱昂内是意大利著名的电影导演,母亲碧斯・瓦莱里安是戏剧演员和电影演员,原本是瓦莱里安王储的未婚妻,却为了爱情解除了和王储的婚约,嫁给了文森佐。而两人在年届不惑时才迎来了儿子莱昂内。在小莱昂内出生时,父亲文森佐正因为拒绝将墨索里尼写的小说改编成电影,而遭到法西斯的打压。所以,尽管少年时代的莱昂内既有过骑在父亲的后背上,去“红房间”咖啡馆的美好时光,也要经常被秘密警察跟踪,所以他说,“我几乎是看着盖世太保那黑猩猩一样的脸长大的”。

因为被法西斯当局“强制失业”,二战期间,为了生活,父母不得不将家中物品卖掉,童年时代的莱昂内就是在看着家中的好东西一样一样消失的过程中渐渐长大的,这让他成年后倍加迷恋古董收藏,似乎要通过把这些精美的老东西搬回家来弥补童年的遗憾。

从高中时代莱昂内就开始利用假期做助理导演,还在《偷自行车的人》等电影里面客串过许多小角色。他不仅给许多意大利导演做过助手,更协助过许多美国大导演拍片。由于他丰富的片场经验,使他在业内获得了极高的声誉,好莱坞导演只要来意大利拍片,便会找莱昂内做助理。而他也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好莱坞古装史诗片之间寻找着自己的风格。

对于莱昂内来说,1964年绝对是值得铭记的一年。当时,意大利的电影外部环境非常不景气,加上第二个女儿出生带来的经济压力,于是莱昂内开始做起美国片的“低级复制品”。就在这时,在看完黑泽明的《用心棒》后,莱昂内决定把这个故事放到美国西部重新拍一遍,于是,诞生了他的第一部意大利式西部片《荒野大镖客》。

拍摄时,莱昂内从一部美国西部片电视剧《皮鞭》中,看到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表演,一眼相中这个当时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美国小生式的年轻人。另一个原因是,当时伊斯特伍德的要价只有1.5万美元。就这样,伊斯特伍德将自己电视剧的服装:墨西哥宽边帽,大披毯、围巾和牛仔装带到了西班牙小城阿尔梅里亚的拍摄现场,莱昂内把一只又硬又呛的雪茄烟塞在并不抽烟的伊斯特伍德的嘴里。于是,一个完全不同于约翰・韦恩的冷峻漠然、玩世不恭的“赏金杀手”(Bounty Killer)的形象便诞生了。影片一经公映,这个身材高大、沉默寡言的英雄形象立刻风靡欧美影坛。

《荒野大镖客》大获成功,不过烦恼也接踵而来,因为版权问题,公司和莱昂内受到黑泽明。最终黑泽明分得了影片全球票房15%的赢利,以及在日本、台湾和韩国的发行权,甚至黑泽明说,他从本片的获利超过了自己的《用心棒》。但投资公司最后却以诉讼为名,拒绝付给莱昂内薪水。

为了向制片人报复,本来不打算继续拍西部片的莱昂内,决定用同样的演员、同样的风格再拍一部西部片,赚更多的钱,甚至片名就叫《为了更多一点美元》,即《黄昏双镖客》。在影片中,莱昂内继续完善了美国西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赏金杀手”形象。《黄昏双镖客》在意大利和美国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甚至美国人把他的片子称为传说。影片上映后,曾经有两个意大利人闯入莱昂内办公室,质问莱昂内说,他们已经看了20多遍影片了,但还是不知道被杀的女人到底是少校的妹妹还是女儿。

1966年,莱昂内拍摄了“镖客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他最为成功的一部《黄金三镖客》,讲述三个枪法高明但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去抢夺一笔黄金的故事,主演依然是伊斯特伍德,而此时他的身价已经是25万美元了。《黄金三镖客》将故事背景置于美国内战时期的西部,内战题材是被诅咒的题材,很多人都栽在这个题材上,不过莱昂内还是以令人信服的故事和巧妙的隐喻,出色完成了这部电影。该片最终成为“镖客三部曲”中最为成功的一部,肯尼迪在竞选总统时甚至将它引入了自己的演讲。而伊斯特伍德由此衣锦还乡,以一线明星的姿态回到了美国,然而,莱昂内也就此与他分道扬镳。未来的很多年里,人们曾无数次请求两个人再次合作,但莱昂内都拒绝了。

“失落的”美国往事

从《荒野大镖客》到《美国往事》,在电影中,莱昂内构建着自己的美国梦,但同时,他也在随时摧毁着这个梦。

《西部往事》是莱昂内最后一部西部片,却是他另一个著名的电影系列“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在这部电影里,一向演正面角色的亨利・方达出演了他演艺生涯中第一个反派角色。当时亨利・方达已经是大明星,此前从没看过莱昂内的电影,可想而知,想说服他演一个坏人谈何容易。当时方达对莱昂内的唯一要求,就是要先看他以前拍的电影,结果方达从早上9点一直看到下午5点,中间只吃了一个三明治,看完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合同在哪呢?”莱昂内后来说,方达是他见过的最专业的演员,对于这种专业的演员,根本不需要多费唇舌。

拍完《西部往事》后,莱昂内为了帮自己的一位亲戚和好友,制片并导演了《革命往事》。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墨西哥农民和爱尔兰革命军之间的友谊。最初,他只同意担任这部电影的制片人,但在经历了漫长的剧本重写、更换导演等风波后,莱昂内终于明白,所有人其实是联合起来,打算逼他导演此片,因为这些人都是冲着他的名头来的,如扮演墨西哥农民的新科奥斯卡影帝罗德・斯泰格尔,他签约的条件就是只要莱昂内执导,他就减掉2/3的片酬,而扮演爱尔兰炸弹专家的詹姆斯・科本最初还有点犹豫,但亨利方达告诉他,能和莱昂内合作会是最棒的经历,于是他才答应。

最终莱昂内只好就范,但他愤怒地把剧本重新写了一遍。然而,影片的发行和包装却是在导演所能掌控的能力之外。《革命往事》虽在全球发行,却被各国发行商改得一塌糊涂。在美国,影片改名为《趴下,你这蠢货》,还有的国家将片名改为《为了一把炸药》,影片也被不同程度地删减,只有法国上映时保留了《革命往事》的原名及原来版本。电影上映不久后的一天,莱昂内在巴黎的一家餐厅就餐时,一位意大利籍的中年男子特意给莱昂内送来了香摈,并且解释说,他的两个儿子生长在法国,因此不了解他们的故乡意大利,在政治观点上跟自己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以至于离家出走,可是突然有一天他们因为看了《革命往事》而回心转意决定回家,所以他要送上一瓶香槟表示感谢。莱昂内称,这是他所听到的对他影片最好的评价。

在莱昂内拍摄的所有电影里,《美国往事》是他最满意的作品,筹拍之时,莱昂内早巳成为影坛泰斗,当初罗伯特・德尼罗甚至为了出演“面条”这个角色,而毅然终止了手头所有的合约。现在看来,这部片子对罗伯特-德尼罗而言,几乎是他最重要的作品。

《美国往事》不仅被莱昂内称为自己最美国的意大利电影,而且也是莱昂内的双重自传。他40岁就产生了拍摄此片的想法,等到电影上映之时,他已经55岁。莱昂内曾如此评价说:“这是‘面条’的美国,也是我的美国。微缩的、传说的、总是失落的。”“我真的很高兴自己过了15年才拍成这部片子……如果我很早就拍完,对我来说它只不过是一部电影而已。现在……我就是这部电影……我们只能是用成熟、花白的头发和眼角边的褶皱才能拍成它。”

5年后,莱昂内因突发心脏病逝世于罗马寓所,终年只有60岁。后辈导演中,奥立弗・斯通、昆汀・塔伦蒂诺都是他的粉丝,卢卡斯也承认,拍《星球大战》时参考了莱昂内意大利西部片的画面和音乐。而逝世之前,莱昂内正在筹拍战争片《列宁格勒900天》。他早已预想好了影片开始的长镜头:垂直俯拍一双弹钢琴的手,特写,镜头移开,肖斯塔科维奇在演奏钢琴。镜头慢慢拉开,这里是列宁格勒剧院。镜头从剧院的棚顶移开,音乐渐强,市民们拿着枪,走出家门……

上一篇:剧集:《Life Unexpected》:当朱诺遇见吉尔莫女... 下一篇:桑迪.鲍威尔:三座奥斯卡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