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心理效应在短期培训班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30 02:14:26

浅论心理效应在短期培训班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心理效应,是指在一定的情绪环境下,某些心理和行为出现的具有规律性的反应和效果。心理效应是一种潜藏在人脑中的潜意识能量,它在教育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心理效应的简单介绍,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了如何在短期培训班管理中有效的运用心理效应。

【关键词】:心理效应 培训班 管理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和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它人物和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和连锁反应。对于短期培训班来说,发挥心理效应更为重要,因为短期培训班有着“快速”、“强化”等特点,所以必须加强学员对临时学习团体的融入和对培训者的认同,加强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学员与培训者之间的交流,以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培训班的教育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常见的几种心理效应及其作用

1、首因效应。在心理学中,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与他人交往中的第一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这种先入为主给人带来的第一印象是鲜明的、强烈的、过目难忘的。对方也最容易将你的"首因效应"存进他的大脑档案,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因此,在短期培训班管理中培训者应该充分的利用首因效应,在第一节课中树立平易近人、亲近友善的良好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期待效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这句话是期待效应的最好证明,它告诉我们,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如果培训者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表现出对学员的充分信任,并给予学员更多的肯定与鼓励,使学员树立起极大的学习信心,就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3、设防心理。设防心理是心理学的一个名词,是指在两个人独处的时候,我们不时地会有些防范心理;在人多的时候,你会感到没有自己的空间,会使周围人对自身产生心理距离,阻碍正常的人际交流。例如在培训期间,学员的学习情绪不高、不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缺乏表现自己的勇气,在学习中没有自信心等,都是设防心理所造成的负面效应。

4、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存留时间最长。因此在短期培训班中不仅是最后一次见面中利用近因效应,在培训班进行的过程中也应该充分的利用近因效应,培训者与学员之间应该树立一个格式的定位,来保证近因效应的良好发挥 。

二、心理效应在短期培训中的有效应用

短期培训班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建立在对学员的成长和发展进行满足的基础上来设计及组织,因此培训者应该在短期培训班管理中实施心理效应的培训教学措施,把学员的发展与能力提高作为着眼点和归宿,尊重学员、激发学员参与培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

1、重视第一印象,做好培训的开端

培训者在进行施教的时候,首先要做好课堂之前的一些准备,如调动学员的动机以及兴趣,等学员的情绪调动起来再把这种情绪引入到教学之中,也就是实现高亢情绪上的迁移,这需要培训者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实践经验。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中,学员是很容易吸收知识的。其次培训者与学员在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应该向学员展示 “以学员为本”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员需要的服务。这里的服务应该包括学员在各方面的要求,不只是身体上的、学习上的,还需要包括其思想上与学习上的需求,并且尽最大的努力让学员满意。“一切为了学员,一切服务于学员”这种价值取向,一直是教育领域中的至理名言,虽然每一个培训者都知道,但真正做到的却很少。所以培训者在短期培训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学员的长远发展出发,使这种管理成为对学员终生受用的服务。这就要求,培训者要在与学员的第一次接触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并将这种服务意识展示出来,让学员感受到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并且不断的对自身的素质进行提高,不仅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还必须要使自己始终保持应有的耐心和爱心,站在发展的眼光下,对每一个学员进行个性化的管理。

2、发挥期待效应,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措施

在短期培训班管理中,需要在首因效应的基础上,对期待效应加以利用。例如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科学民主的管理措施。要想更好地对期待效应加以运用,必须要有科学民主管理的保证。这就需要培训者根据本班学员的具体情况制定整套行之有效科学民主的管理措施。在对短期培训班学员进行管理的时候,培训者应该充分给予的信任和真诚的期待,适当放手,培训班的日常事务管理和处理主动交给班委或者学员去制定和执行,并鼓励学员自己组织培训班活动,而培训者要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培训班的活动,并站在与学员对等的位置对其进行指导,从而能够使学员肯定和认可培训者的教育方式,并且自觉遵守培训班的规章制度,进而提高短期培训班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克服设防心理,加强有效沟通

培训者要克服学员设防心理这一难关,要在首因效应和期待效应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的互动环境。学员克服设防心理有两个来源,一个是通过外部力量来形成的,一个是通过自身来完成的。这些设防心理对于他们的消极影响,通常由于学习成绩比较差,他们会受到来自培训者以及同学的歧视,久而久之因为成绩的不理想形成自卑就会扩散到其整个的生活领域,甚至会影响其一生。所以培训者要为学员创造一个和谐的师生互动环境,培训者与学员之间互相了解,培训者能及时察觉学员的心理困扰,并且站在引导和帮助的立场加以指导。使其能很快的适应环境并与其它学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样和谐的学习互动环境对于心理环境的改善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员始终处于一直压抑的环境之中,那么这种情绪也会促使他们形成一种沉闷而压抑的性格,使得他们的心理环境的水平始终不能够处于一种正常的状态。所以培训者可以将学员进行分组,在开展培训前小组内学员进行自我介绍,培训期间通过某个案例进行研讨交流,通过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来改善学员内部心理环境,提高学员内部心理环境的质量。

4、利用近因效应,建立个性化评价体系

建立个性化的评价体系是培训者在短期培训管理工作中的关键之一,同样还包括对评价体系的管理。当然这种评价体系一定要注意其个性化,纵观教育领域一直以来的问题,我们几乎都知道其中学员个性的缺乏是最突出的问题。面对这种教育的结果,培训者更是应该从自己抓起,对学员实行“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策略,培训者在对学员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把单纯的等级划分、功利色彩加以过滤和消除,把评价过程当成基本形式,对学员在学习阶段中的进步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同时,在个性化的评价体系中对判断和反馈功能加以强调,根据学员的特点,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建立起学员的信心,并让他们自己反思不足,在成长中体验成功。利用个性化评价的近因效应,对每一个学员进行客观的、公正的评价,并且在培训结束时予以真诚的祝福,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肯定别人的同时,自己的形象也逐渐被美化。

结语:短期培训班是学员成长的重要的园地,在短期培训班管理中充分利用心理效应,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对学员的情感需要给予充分的尊重,无论是管理的方法、手段还是规章和措施等都必须在学员学习、自尊及安全等基础之上,积极营造出一种和谐向上的培训班氛围, 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学员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 冯秋萍. 利用心理效应展现教育魅力[J]. 科教文汇.2010.08

[2] 潘道奎. 把握学生心理 促成教育有效――刍议善用心理效应管理教育学生[J]. 中学教学参考.2012.12.

上一篇:加强阅读教学 提高写作能力 下一篇:对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