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松材线虫病防控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对策

时间:2022-03-30 10:26:12

摘 要:根据磐安县的区位特点,分析了磐安松材线虫病防范面临的主要问题,即防范意识、检疫管理缺陷,枯死松树没有及时彻底清理,防控技术力量有待加强等;并在防控对策上提出了防控思路,提出了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严防死守,强化检疫;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加强枯死松木清理;开展技术培训等防范对策。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严峻形势;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76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83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又称松树枯萎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俗称松树“癌症”。我国自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该病,浙江省自1991年宁波地区发生松材线虫病以来,至2014年底浙江省35个县市(区)发生了松材线虫病,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1 松材线虫病防控面临的形势

1.1 磐安县的区位概况

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位于E120°17′~ 120°47′,

N28°49′~ 29°19′,与东阳、永康、缙云、仙居、天台、新昌等市县接壤,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是钱塘江、瓯江、灵江和曹娥江四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为浙江省最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之一。全县辖19个乡镇,363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20万人口,南北长约54km,东西宽约47km。总面积为1196hm2。磐安县目前尚未发现松材线虫。

1.2 松材线虫病防控面临的形势

磐安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纯山区县,林业在生态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松树是磐安森林组成中的主要树种。县境内有松林面积453.33hm2,在森林资源中占到67%。目前松树主要病虫害有松褐天牛、焦艺夜蛾、马尾松毛虫等。松褐天牛是松林中最常见害虫,其直接危害性并不大,但它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一旦携带松材线虫病源,能迅速传播扩散,引起松林成片枯死,造成毁灭性灾害。目前磐安松林安全形势已相当严峻:毗邻的天台、缙云、新昌等县均为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松材线虫病疫区,因此对磐安县林业生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2 松材线虫病防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防范意识不强

目前磐安县有松木加工企业200多家,总体的特点是小、散,部分单位和个人对预防松材线虫病认识不到位,防范意识不够强,对调运松木及其制品不按规定及时报检和检疫处理,从而为松材线虫病的传入埋下隐患。

2.2 检疫管理有待规范

因木材加工企业多,木材来源复杂,松木及其制品从外地调入数量逐年增多,从而松材线虫病传入的机率加大;近年来磐安县违规调入夹有松木包装材料(如电缆盘、光缆盘、大型机械垫木、包装箱等)的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分析,我国新发生的疫点90%以上是人为传播引起的,而且大多数是通过木质包装材料传入的。这有交通发展快、检疫难度大等客观原因,但主要还是疫木管理不严、检疫存在漏洞等主观原因。

2.3 枯死松树没有及时彻底清理

松褐天牛是松林中最常见害虫,其直接危害性并不大,但它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近年来,受天气干旱、森林火灾、风折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每年均有一定数量松树衰弱和死亡。磐安县松林山高坡陡,虽然大多数山上的枯死木已进行了清理,但高山远山及特别偏僻山区尚有一定数量的枯死松树没有清理下山,并且大量置留在山场的枯死树梢、树丫为松褐天牛的繁衍提供充足食料和适宜环境,加上气候环境适宜松褐天牛的繁衍,松褐天牛虫口密度急剧增加,一旦松材线虫病传入,可迅速蔓延成灾。

2.4 技术力量有待加强

磐安是1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近几年来林业有害生物成灾面积不大,多属点状偶发的本土有害生物,尚无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成灾,从而在领导重视程度、技术力量配备、资金投入上有所弱化。目前磐安县仅有专职森防森检人员3名,监测设备简陋,满足不了新形势下的防控装备。乡镇林技干部精力有限,普遍缺乏松材线虫病预测预报技术,无法及时进行检疫鉴定。

3 松材线虫病防范对策

《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并于2014年5月28日通过修改。这是全国第1部松材线虫病防治的专项地方性法规。森防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深刻体会到为了“一条虫”颁布一个地方性法规,充分说明松材线虫病危害严重性,同时也表达了各级政府对松材线虫病防控的决心和信心。《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规定了防控工作应遵循“属地管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预防为主、分类施策、综合防治”的原则。明确了防控工作主体,强化了林业检疫执法,规范了防治工作程序,加大了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根据《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结合本地实际,磐安县预防松材线虫病将围绕“加强防范宣传,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健全测报、检疫网络,严格检疫管理,提高监测技术”来开展工作,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里防范对策包括:

3.1 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对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的领导,把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县、乡、村层层签订松材线虫病防控责任制,对枯死松木清理优先安排指标并给予适当补助。建立行政领导负责制,把责任和任务分解到乡镇、村及有关林权单位,保证每年2月中旬前完成枯死松树清理工作。建立问责制度,对因防范工作不落实,造成疫病传入的,将追究相关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责任。

3.2 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参与和支持。要抓紧落实防范工作的各项措施,建立畅通的工作制度和联系制度,形成有效的防范体系,确保防范工作的顺利开展。松材线虫病防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共同做好松材线虫病防范工作。林业部门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指导,落实预防松材线虫病的各项技术措施,认真组织开展检疫检查和疫情监测工作;宣传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使松材线虫病预防监测工作家喻户晓;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配合林业部门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和使用木质包装材料(包装箱、电线电缆托盘、垫脚木等)较集中的单位及商店的监督管理;旅游部门落实所属景区景点松林的防范工作,安排人员定期监测调查;财政部门加大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松材线虫病监测、预防和除治的设备及基础配套设施;各镇乡政府建立行政领导负责制,及时把责任和任务分解到村及有关林权单位。电力、电信、移动、广电等部门负责对本行业所属机构调运、使用和回收木质包装材料情况监管。

3.3 严防死守,强化检疫

松材线虫病防范工作中严格控制传播是根本。必须坚持预防为主,严防死守,防止疫情人为传播侵入。禁止竹木制品加工企业、杆线部门到松材线虫病疫区调运松木及其制品,对从一般地区调入夹有松木等包装材料(如电缆盘、光缆盘、大型机械垫木、包装箱等)的物资,必须依法到当地林业部门开具《植物检疫证书》凭证调运,并在货到次日起7日内报请县森防站复检。强化种苗、木制品检疫管理,组织开展检疫执法行动,加大违法经营的处置力度,特别对疫区调运的松科植物及其制品一律予以查扣并烧毁,严防松材线虫病疫情入侵,努力将“癌症”拒之门外。

3.4 建立健全监测网络

据调查,我国2002年以来松材线虫病的新发疫点中,有42%的疫点在发现时疫情已经很严重,贻误了防治和根除的最佳时机。国家林业局明确要求“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必须做到当年发生、当年发现。凡经证实发生2a以后才发现的,要严格松材线虫病预防监测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为此,必须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县、乡、村基层测报站(点)和测报员体系建设,每个乡镇至少确定1名技术人员负责病虫情监测工作,每个村至少确定1名兼职病虫情测报员,每6.67hm2林地要落实1名护林员负责病虫情监测。全面推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格化管理,落实责任人。

3.5 加强枯死松木清理

严格执行枯死松树除治标准。枯死松树清理要组织专业队伍统一作业,对清理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小班内的被压木、衰弱木等以及有枯死枝梢症状的病树,视同病死树,一并及时清除。病死松树清理任务要求在春节前基本完成,最迟在次年3月底前完成。伐桩高度不得超过5cm,主干及直径1cm以上的枝桠必须全部清理下山。清理下山的病材、病枝等要求就地集中烧毁或送定点企业安全利用。

3.6 开展技术培训

为提高林业技术人员的松材线虫病预防技术,邀请专家对全县的森检干部、乡镇林技人员、木检站人员进行松材线虫病预防技术培训,以提高林技干部的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中国林业生物灾害防治战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2] 赵良平.中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及检疫技术操作办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3] 柴希民,蒋平.松材线虫病发生和预防[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 林业部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保护司,林业部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中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98-111.

[5] 杨宝君,潘宏阳,汤坚等.松材线虫病[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6] 张星耀,骆有庆.中国森林重大生物灾害[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277-291.

[7] 曾大鹏.中国进境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及危险性病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85-89.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局,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中国进境植物检疫有害生物选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302-308.

作者简介:赵福来(1964-),男,浙江东阳人,浙江省磐安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保护工作。

上一篇:羊消化道线虫病的防治研究 下一篇:刺参工厂化养殖的规格与密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