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枉过正致克雷氏骨折变史密斯骨折分析

时间:2022-03-30 07:17:13

矫枉过正致克雷氏骨折变史密斯骨折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克雷氏骨折手法复位的治疗。方法 总结60例克雷氏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结果 57例患者复位一次成功,3例患者变为史密斯骨折.结论 老年人克雷氏骨折手法复位掌屈不宜过大。

【关键词】 克雷氏骨折;手法复位

克雷氏骨折系指发生于桡骨远端的松质骨骨折,且向背侧移位者而言。克雷氏骨折为人体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7~11%,多发生于中年及老年,女性多于男性。复位时术者沿前臂长轴方向牵拉患者手掌及拇指,使前臂旋前,腕部尺偏,然后使腕掌屈的同时向掌侧和尺侧推压桡骨的远折端,保持腕部于旋前及轻度掌屈尺偏位,以外固定制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1例,女49例,年龄8~89岁,平均年龄59岁,致伤原因:车祸2例,跌伤58例。

1.2 治疗与预后 本组57例患者顺利复位成功,夹板固定,复查位置尚可;2例患者变为史密斯骨折,再次复位后成功;另1例首次复位拍片见对位对线尚可,3 d后复查时变为史密斯骨折,患者拒绝再次复位。本组患者对患肢功能均较满意。变为史密斯骨折3例均为老年女性。

2 讨论

2.1 克雷氏骨折复位应注意恢复前臂旋转功能,故应注意恢复桡骨远端尺倾角,手法复位时牵引、尺偏。否则桡骨将短缩,影响前臂旋转,这是克雷氏骨折最常见并发症。

2.2 克雷氏骨折是腕掌侧受力,桡骨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故复位应与暴力方向相反:屈腕。但应注意的是,老年人骨质疏松,肌肉力量差,克雷氏骨折后掌侧结构亦不稳定。阅片时应注意。掌屈动作过大将人为压缩掌侧骨质或破坏掌侧稳定,可能造成矫枉过正,变为史密斯骨折。

2.3 腕关节掌屈功能相对并不重要。手的功能位是腕关节背伸20°~25°,轻度尺偏,这时手指可以发挥最大功能。而腕关节大角度屈曲时手指屈伸明显受限。所以克雷氏骨折复位不必强求恢复掌倾角而造成矫枉过正。

2.4 日常生活中老年人体力差,劳动强度低,有时不必强求解剖复位,可能即使遗留部分畸形、活动障碍,但通常前臂和手的功能仍使患者觉得满意。且早期功能练习很重要。

2.5 桡骨远端位置表浅,手法复位时要手摸心会,掌屈角度要适可而止,不能一味蛮力造成矫枉过正。

上一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影响因素探讨 下一篇:南宁地区体检人群消化不良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