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全用电

时间:2022-03-29 10:35:50

浅谈安全用电

【摘要】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对电能的应用非常广泛,但电能若使用不当,也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带来具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所以掌握安全用电以及触电急救等相关知识,意义重大。

【关键词】安全用电;保护措施;触电;急救;常识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电能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它高效、环保,便于转换、传输、控制和分配,为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太多的便利,有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电能若使用不当,也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带来具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所以掌握正确的用电知识,意义重大;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说,特别是涉电专业的学生来说,安全用电知识更是必备的,现从中职学生的角度,联系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谈谈安全用电。

一、安全用电的概念

1.安全用电的定义

安全用电,简单理解就是用电过程中,既要保证输电线路、用电设备的长期正常工作,更要确保人身安全。

2.触电的概念和方式

触电是指人体直接或者间接的接触带电体,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的局部伤害甚至死亡的现象。触电的方式一般分为直接接触触电、间接接触触电、感应电压触电和剩余电荷触电等几种。

3.触电伤害程度的决定因素

对于触电伤害,最主要的原因是有电流流过人体,所以无论是哪一种触电方式,伤害程度如何,主要由通过人体的电流情况决定。

(1)电流强度: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危险程度就越大。按照电流通过人体时的不同反应,将电流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感觉电流、摆脱电流、致命电流。感觉电流指使人体有感觉的最小电流,一般在交流1mA、直流5mA左右;摆脱电流指人体触电后能自主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成人一般在交流10~15mA、直流50mA;致命电流指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一般认为通过人体的交流电流超过50mA,就可能造成心跳和呼吸停止、昏迷,直至死亡。

(2)电流的持续时间:通过人体的电流持续时间越长对人体的伤害越大。

(3)电流的频率:在直流和高频情况下,人体可能承受更大的电流,常用的频率在50~60Hz的交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最严重。

(4)电流通过的途径:电流由怎样的途径通过人体,直接决定伤害程度;电流流经大脑、心脏、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时,危险性最大;实践证明,从左手到脚是最危险的电流路径。

除了以上各因素外,人体电阻、人体健康状况、环境状况等也可能影响触电伤害程度。

二、常见安全措施

1.熔断器保护: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原理进行保护;正常情况下,熔体相当于导线,当发生短路或过载时,因电流很大使熔体过热熔断而切断电路。使用时应注意合理选择熔体,特别是更换已经熔断的熔体前一定要先排除故障后再更换,不可以粗铜丝等导线代替熔体;建议对于“一零一火”式家庭供电线路的熔断器保护,可以变火线和零线都接熔体的方式为只在火线接熔体,这样可以避免出现零线熔体熔断后供电线路及电器上带电的情况,确保安全。

2.自动开关保护:自动开关既作开关用,又起到保护作用,是利用电磁感应和电流的热效应原理,当电源电压或者电流值不正常时自动切断电路,具有动作后可复位不需要更换元件、动作电流可调整、工作可靠、分断力较高等优点。

3.接地和接零保护:接地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的泄漏电流,使其一旦超过某一整定值保护器就能自动切断电源;接零保护的原理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在绝缘损坏后碰壳形成短路时,利用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迅速动作。

4.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指使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范围的电压,其保护原理是通过对线路中可能作用于人体的电压进行限制,从而使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受到抑制,将触电控制在无危险范围内。我国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规定为42V、36V、24V、12V、6V(工频有效值)。

5.防雷避雷措施:对直击雷的防护采用装设避雷针、避雷网等措施;对于感应雷的防护要借助更专业的技术和设备,如电磁屏蔽和过电压保护器等;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更多的防雷常识,比如说雷雨天尽量呆在室内,关好门窗,不使用电器,拨掉电源插头、网络线、有线电视信号线等,避免拨打手机;在野外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不要在离电线、大树和电杆较近的地方避雨,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尽可能行走于干燥处,双脚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越好,减少可能出现的“跨步电压”,不要撑金属杆的雨伞,尽量往地势低处躲避。

三、学校实验室、实习工场安全用电常识

1.学生进入实验实习场所之前,必须进行安全用电教育,掌握安全用电知识和技能,明确安全用电规范并严格遵守。

2.实验实习场所输电线路布线安全合理,禁止私拉乱接,可以使用安全电压供电的优先采用安全电压供电,提高安全系数。

3.要有严格的安全用电操作制度并严格执行。

4.要有专人负责,严格控制好总电源,该断电时绝对断电,禁止随意通电行为。

5.尽量避免带电操作,不可避免时,严格执行带电操作规程,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服等,强调单手操作。

6.对电工工具、仪器仪表等定期做好安全检查,防止因绝缘损坏造成触电。

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用电常识

1.按要求正确安装和使用电器:合理安装和使用电器,是安全用电的重要保证。合理选择电源线径,合理选择用电器的功率,严禁超负荷使用。

2.不可用粗铜丝等导线代替熔断器中的熔体,当熔断器熔断后,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通电。

3.正确安装开关和插座:开关应该接入火线,这样当开关断开时才能确保用电器除开关的火线侧以外都不带电;安装插座时位置要合适,要注意防范儿童触电,插座要固定牢固,三孔插座接地线不可不接,并且保证另两孔为“左零右火”,不可接错。

4.电器不用了要随时断开电源,最好拨掉电源插头,既节电又能有效避免意外的发生;例如前一阵子媒体热议的洗衣机“绞死”俩女童案就是最惨痛的教训。

5.移动电器前先断开电源再移动,电风扇、取暖器、洗衣机等是经常移动位置的电器,移动这些电器前,一定要切断电源停止工作再移动,确保安全。

6.不用湿手、脏手进行开关电器、拨插插头等操作。手湿和脏的情况下操作电器,既容易发生误操作,又因绝缘情况变差更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7.不用电捕鱼、捕鼠等。这些方式貌似体现了电能的先进性,实质是从思想上对用电安全的忽视,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必须严格禁止。

8.不私自拆装用电器和通电试验。非专业人员拆装电器,很容易破坏电器原有的绝缘性能,人为造成触电的安全隐患。

9.注意正确的防雷、避雷。据雷电灾害汇编资料显示,近年来全国每年因雷电伤亡的人数都在一千人以上,其中死亡人数达一半以上,雷电灾害不容忽视,人们必须了解和掌握基本防雷知识,防患于未然。

五、触电急救常识

1.触电急救的意义

严重的触电往往会造成触电人的死亡,但触电者并不是触电后马上死亡,至于伤害程度如何,取决于触电者脱离电源的速度和得到合理救治的速度。通过学者对1000多例触电后急救成功的分析资料显示,其中90%以上的伤员循环骤停时间在4分钟以内,虽然有6%的伤员超过4分钟,但均有神经系统的后遗症;简单些理解,发现触电人员出现神志丧失、脉博消失、心跳和呼吸停止等严重症状,在4分钟内开始正确救治的,救活率很高(可达85%以上),在4到10分钟内开始救治,救活率将大大降低(20%左右),如果10分钟以上才开始救治,则救活的希望渺茫;所以,对于触电人员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每个人是否具备触电急救知识、能否在发现触电人员时及时正确的开展急救,意义重大。

2.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进行触电急救,应坚持迅速、就地、准确、坚持的原则。触电急救必须分秒必争,立即就地迅速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

触电急救应先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开始救治。脱离电源就是把与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体相连接的开关、闸刀或其他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体脱离。在脱离电源过程中,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伤员脱离电源后如果神志清醒,应使其就地平躺,注意观察,不要站立或走动,然后及时联系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查诊断。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平躺,确保气道通畅,并用不超过5秒的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对于意识丧失、心跳和呼吸停止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采用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方法进行抢救,并尽快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

参考文献

[1]宋健雄.低压电气设备运行与维修[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2]何志平,刘永军.电工电子技术与应用[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9.

上一篇:火电机组运行中的节能优化措施分析 下一篇:变压器继电保护灵敏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