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校联动、责任分担

时间:2022-03-29 09:43:34

区校联动、责任分担

【摘要】当前,中小学班主任培训面临不少具体问题,如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主体意识不足、优质培训资源稀缺、学员工学矛盾等。为此,我区在“十一五”班主任培训基础上,确立了“构建区校联动、责任共担的班主任培训体系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以“培养高素质的人生导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培训目标,以提高班主任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培训核心,在培训课程的设计、培训方式的改进、培训评估的实施、培训管理的优化等方面进行创造性探索,形成了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区校联动 责任分担 班主任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09-01

加强在职培训是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来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班主任工作和班主任培训的政策法规。落实文件精神,完善培训制度,创新培训模式机制,增强班主任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基础教育深入改革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区、校两级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上的培训功能,积极创新培训模式、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努力改进培训方式方法,促进在职班主任培训取得新突破,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与价值的课题。

本课题中的“区校联动”,指区级培训机构和学校充分发挥双方的作用,联合开展班主任培训。其中,区级机构落实专业服务,学校作为实施主体,通过资源共建共享,双方实现彼此支持,优势互补。而“责任分担”,指区级培训机构和中小学基于全面提高班主任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这一目标,各自承担自身的培训职责。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形成了以下经验体会:

一、区级培训:着重分类实施、分层递进

我们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班主任很的岗位需求,用心设计培训内容,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在充分尊重班主任主体性的基础上,开展各类班主任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开展0~3年新上岗班主任专项培训。

2.举办骨干班主任培训。

3.建设专题培训课程。

二、学校自培:着眼有力支持、有效改进

由于学校工作繁忙,很多班主任很难有充分的时间与精力外出参加培训。为了妥善解决这一工学矛盾,我区加强对校本培训的专业支持,帮助学校建立班主任培训制度,有效改进班主任培训的管理。

1.提供培训课程支持。区德育室编写了《学生品性的塑造――青浦区中小学班主任校本培训教材》,教材分为10个专题,内容覆盖了当前班主任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定的理论解读,又有丰富的实践案例,学习、掌握这些内容,对班主任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不无帮助。

2.建立校本研修制度。我们引导与帮助各中小学从本校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班主任专业研修方式并予以制度化,使班主任教研活动,像学科教研一样走向常态化。各校在班主任培训定位、实施过程以及培训管理等各个环节上,努力体现以教师为本的理念,强调问题解决、因需施训。在培训制度层面上,强调三个“结合”:专题讲座要与案例评析结合,接受学习要与实践体验、参与式学习结合,内容理解要与方法掌握结合。

三、区校合作:着力专业引领、专题活动

为了淡化“自上而下”的管理职能,强化专业引领和服务功能,我们区级将班主任培训平台下移,积极探索区校合作新模式。

1.加强蹲点指导。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在全区建立了十多个青年班主任专项培训基地,作为区校合作的实践共同体。整个培训过程突出岗位情境下的对话与交流,引导青年班主任“基于案例”进行深度思考,突出了“以自我省察为主体、同伴互助为主线、专业引领为主导”的培训特点,形成了“导师引领、岗位练功、团队互动”的区校合作研修模式。

2.建立随访服务制度。为了提高培训效益,唤醒班主任的专业发展自觉,让专业化发展成为每个班主任自愿、自觉的追求,区德育室专业人员通过培训后的随机回访,帮助班主任发现问题与不足,提炼有价值的经验,从而更好地持续发展。

三、初步成效

1.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班主任培训体系。我们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探索目标分层、内容分层的操作原则,建设适应型、胜任型、发展型班主任培训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班主任的需求。并积极探索在区校合作共同体框架下的行动准则,发挥区、校两级各自的资源优势,厘清功能职责,使区级集中培训、学校培训与区校合作培训三者的有机结合,这较好地解决目前在班主任培训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努力构建了有区域特点的班主任培训体系。

2.班主任队伍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相得益彰。几年来,我区将班主任队伍建设与德育工作的开展相互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确立了“以教育案例为载体,提高班主任专业能力的研究”(区级项目)、“新教师的班主任专业培训――基于案例的实践模式研究”(市德研会重点项目)、“基于问题解决的团队学习――青年班主任专业研修模式的研究”(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德育叙事:提高班主任专业发展自觉的实践与研究”(市级德育“德尚”研究课题)等一批课题,形成了将热点做成亮点、让难点变为突破点,问题解决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德育研究和班主任培训相结合的队伍建设基本策略。

3.班主任实践智慧积淀。为了充分发挥培训的效能,我区在培训过程中十分注意经验的积累与智慧的提炼,德育研究室定期将相关成果汇编成册,供全区共享。由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有《行动-成长:骨干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研究》、《班主任视窗:实践与理念同行》和《在破解问题中前行――青年班主任专业成长之路》、《德育叙事:班主任的专业视角》、《校园柔心术――班主任做心理辅导》。

总之,建构区校联动班主任培训体系,区级专业力量与学校主管人员的理念趋同与目标一致,优化了培训资源、强化了培训管理,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形成满足不同成长阶段班主任专业发展需要的培训内容序列,并通过分层递进,提高了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新华.新时期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目标[J].中小学学校管理,2004(1).

[2]罗孟祥.构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平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2).

上一篇:三年级语文清朗阅读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教师群体审议能力的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