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创新

时间:2022-03-29 07:20:06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创新

摘要: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从经济文化落后的非资本主义国家转变而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遇到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难题。甚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之前的改革开放实践,尽管取得伟大成绩,但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把握上,也有不准确和不全面之处。我国社。会发展中呈现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和冲突,与此也有历史联系。由此更明显赢出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及其重大意义。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A849.1 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4-0019-05

一、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

《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拉开了科学社会主义由革命实践转变为建设实践的历史大幕。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则将科学社会主义推向深入。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既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也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1 苏联东欧传统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

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实践,相对此后对“斯大林模式”的改革来说,属于传统社会主义的实践。苏联传统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经验,一是坚持了无产阶级,开展了对城乡资产阶级的斗争,镇压了反革命,从而使苏维埃政权日渐强大;二是无产阶级政权确立后,就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并及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到1936年,就建成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三是坚持和加强了党的领导,维护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统一,以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开展;四是高度重视和支持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革命的斗争,使世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精神得到空前传播。二战后的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相继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明证。

苏联传统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教训,一是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教条主义地对待科学主义关于未来共产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论构想,忽视了苏联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的客观事实;二是在理论和实践中,把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看成是没有矛盾的,并混淆了社会主义社会生活中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三是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上,混淆低级阶段的、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与成熟的、够格的社会主义的界限,以及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界限,在马克思主义的运用上未做到与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四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违背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集中起来,就是将以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当作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由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照搬了苏联的“斯大林模式”,所以,它们和苏联传统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大体是一样的。

2 中国传统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

我国传统社会主义实践,是指建国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尽管想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但未能如愿,所以中国传统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特点,也与“斯大林模式”相仿。中国传统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经验可概括为:一是坚持无产阶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维护国家的和国家的统一;三是坚持民族的平等和民族的团结,支持世界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斗争;四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宣传和教育;五是对如何进行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中国传统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教训可概括为:一是在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上,忽视了中国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的客观事实,犯了企图超越不成熟、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这个发展阶段的错误;二是搞不注重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片面强调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搞穷过度,如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等;三是片面强调计划经济,又时以主观盲目性引导经济计划;四是一度关起门来搞建设,扩大了一度缩小了的与世界的差距;五是推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政治运动,最终导致“”的全局性错误。

3 “前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

我们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之前的改革开放,称之为“前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由于受到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的双重制约,这时期的特点是通过一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来促进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前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经验,一是坚定地实行改革开放,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二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三是突出地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坚决维护国家的和统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四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前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教训可概括为:一是相对地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使民主政治建设滞后,忽视了社会建设;二是对社会发展的平衡性注重不够,导致了东部与西部、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先富裕起来的人与后富裕的、不富裕的人之间的差距的扩大;三是抓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不明显,出现了事实上“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放松了对广大干部和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艰苦创业教育;四是社会分配不公问题较为明显,缺乏有力措施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五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一些措施失当,导致了新的政企不分、官商不分和以权经商现象,少数人利用权力和市场的双重力量牟取暴利。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

历史和现实表明,在从经济文化落后的非资本主义国家转变而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巨变时,不少人认为社会主义失败了,有人甚至忙着为共产主义写悼词。在社会主义者中,也有人认为从不发达国家中产生的社会主义是“早产儿”、“不改革是死,改革也是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实践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突破了以往社会主义的实践模式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社会主义实践从片面的实践转向全面的实践。马克思在《政治经 济学批判》中,连续用好几个“全面”、“自由”来描述未来的理想社会。但到。20世纪末的社会主义实践,从总体说是一种对社会主义片面的实践,尤其是忽视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和“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解”,即社会主义和谐的本质属性。在苏联传统社会主义实践中,由于受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严重压抑。由于长期忽视劳动人民的物质需求,导致片面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发展极其落后,使人民的生活长期处于低层次。在思想文化领域,把马克思主义搞成僵化教条,使人民思想贫乏。中国传统社会主义实践,虽然对“苏联模式”有所反思,但搞的仍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片面强调生产关系、忽视生产力的作用,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规律的作用,片面夸大社会矛盾,最终导致“”的全盘错误。“前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由于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候,对其他建设注重不够,尤其是忽视了社会公平、社会平衡的问题,因此也存在着片面性。

到20世纪末的社会主义的实践,或多或少地表现了片面,而没有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全面性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要求:(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不仅是一种突破了以往社会主义实践模式的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体的全面性实践,也是一种践行科学社会主义要求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解”的全面性实践。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澄清了以往社会主义实践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一些模糊认识。传统社会主义实践,把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未来共产主义一些原则的构想,当作从经济文化落后的非资本主义国家转变而来的社会主义不可移易的原则来固守,并没有抓住这些原则所体现的,相对资本主义基本不和谐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前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其实,关于未来的共产主义,不仅马克思用消灭阶级对立、国家消亡、消除三大差别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和自然与人和人等矛盾的真正解决来描述其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恩格斯也曾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和谐弊端指出:“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这表明:“和谐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所揭示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属性。

应该说我们以往的社会主义实践,不仅往往只是抓住了科学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理论构想的某些方面,而且没有抓住科学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构想所体现的本质属性。新世纪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明确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等六大原则。这些特质和原则,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本质属性有了清楚的认识,使我们对如何构建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如何进一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明确的工作思路。这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获得新的发展。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建设社会主义实践主体的内涵。在传统社会主义实践的解读中,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本动力被理解得比较狭窄。尽管各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如我国早在1956年就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但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出现阶级斗争扩大化。在这种政治高压下,人民群众的致富心理受到了严重压抑,大批知识分子被定为“改造对象”,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了极大的挫抑。在“前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首先提出和贯彻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针,知识分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主体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社会结构和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六大新的社会阶层。为广泛、充分发挥新社会阶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从而扩展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在以上“四个尊重”的基础上,强调“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从而赋予了“四个尊重”方针更为丰富的内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主体进一步得到拓展,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力量。这必将成为新时期进一步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渐进和谐”的理念,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实践的主观性和冒进性。前苏联仅仅经过12年的建设,曾于1936年宣布建成了社会主义;中国传统社会主义实践急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但是,由于领导传统社会主义实践的往往是一批带领人民群众翻身求解放的老革命家,他们易于受到翻身了的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热情所调动,所以,无论中外的传统社会主义实践,往往都具有较明显的主观性和冒进性。

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了传统社会主义实践的主观性和冒进性,反复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渐进和谐”的理念。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 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所强调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渐进和谐”的理念,自觉地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实践的主观性和冒进性弊端。它既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分阶段逐步发展的基本原则,也切合于中国现实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因而是正确指导我们当前和今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

2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和谐社会”的新阶段

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中国在发展中也呈现出许多亟待解决的、新的重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初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和谐社会”的新阶段,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途径、根本方法和实践重点。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显然,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路径,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方法就是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促进发展;实践重点是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问题、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问题。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从实践去理解、而不是从思辨去理解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恩格斯认为作为对资本主义基本不和谐社会形态否定的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和解”。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过程论,这些人类实践、包括社会主义实践中一系列矛盾的解决,应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认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去消除社会矛盾(这永远也不可能做到),而是在实践中去探索出不断地化解社会矛盾、使社会主义安定有序地运行的有效机制。

第三,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衍生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界意识。马克思主义把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己任,具有强烈的世界意识。他们认为全世界无产者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失去的只是锁链、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都具有一种强烈的世界意识。主席在纪念联合国创建60周年的特别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演,阐发了中国共产党人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衍生出来的“和谐世界”理念,从而对破解当代世界在追求和平与发展中所面临的矛盾和困境,提出了新的思路和理念,从中彰显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界意识。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既是中国当前和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又是现实和未来世界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即科学社会主义揭示的从初级和谐的社会状态(社会主义的或资本主义在某种程度的)一基本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一高级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之路。

三、正确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创新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也正在指导着中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正确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创新,具有以下十分重大的意义。

1 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新道路

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中,我们知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益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种发展道路,不仅是包括资本主义道路的以往任何社会制度的发展道路所无法比拟的,也是传统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前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探索中的发展道路所不可比拟的。它在理论的创新上,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在实践的创新上,体现在对科学社会主义揭示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的践行复归。由之,中国共产党人在21世纪之初,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结合国际国内现实的历史条件重大变化的基础上,开创出了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新道路。应该说,这条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道路,必将对当今和未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极为重大的深远影响,并将对当今和未来人类世界的发展进程产生极其深刻影响。

2 有利于形成有益的社会调节机制,解决当前和今后中国社会发展中突出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以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作为衡量社会和谐的标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物质财富的占有状况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制定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利益成为激活每一个人的潜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但由于一些单位和个人把市场交换中的特殊利益作为目的来崇拜,产生出了趋利若骛、求富过急的浮躁心理,不顾人民的根本利益,片面追求个人或小集体的特殊利益,从而违背了社会主义利益观。由此;造成了社会各个阶层、群体之间的较大的利益差别和不平等,也产生了一系列民生问题,造成较重大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社会生活中不合理、不和谐状态的深刻认识,也是指导我 国今后一段时期内化解矛盾、进行社会主义和谐机制建设的指导方针。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必将客观上推动我国更加注重社会发展中和谐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社会调节机制,以正确解决当前和今后我国社会发展中突出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着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

3 有利于坚定科学社会主义的信念,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同志在2000,年指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世界社会主义遭受的巨大挫折。为什么苏联这样一个发展了七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国家还会解体呢?一些善良的人们产生了疑问和困惑,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忧虑,甚至在我们一些党员、干部中也程度不同地产生了信仰危机:这是客观存在,我们不承认、不正视不行。”实际上,我国一部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发生的动摇;既有来自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外部影响,也有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效应的影响,诸如、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和地区发展差距拉大、社会安全感下降等。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有力消除上述负面效应,解决人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疑虑和困惑,从而坚定人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为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局面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问答[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2007-10-25

[7]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上一篇:关于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建设的两个架构 下一篇: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