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班主任需要“五心”

时间:2022-03-29 07:03:33

当好班主任需要“五心”

班主任工作上联学校总体部署,下联每一名学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班主任工作既是学校管理的中心环节,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再加上班主任本身就是任课教师,更加凸显其重要性。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长远发展,作为与学生距离最近、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班主任,做好自身工作更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要成为一名称职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五心”。

一、对待学生要有爱心

唯有充满对学生的爱,才能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才能满腔热情地与学生打交道,才能贴近学生心灵。爱学生,是每一名教师应有的情感,作为一名班主任,更应该把爱心放在首位,用充满爱的一举一动关心学生、影响学生,用充满爱的每一天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用春风化雨般的无私的爱,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没有爱的教育注定不会成功,没有爱的课堂注定失去活力。爱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与学生建立起无所不谈的师生关系,熟悉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特点,了解学生一举一动背后的心理变化,掌握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变化等等。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使自己的爱心与学生的心灵融为一体,这样的爱心才更有生机与活力。每个学生之间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有些看起来很相似,但实际分析起来他们个体之间的差异还是明显存在,要真正教育好学生,就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注重每一个细节,这需要班主任老师下很大的功夫,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爱学生,其次要公平公正,让爱的阳光播洒在每一名学生身上,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在老师的关爱中驱散心中的迷雾,看到自己的灿烂。每一名学生天赋不同、性格不同、学习成绩不同,作为班主任老师,决不能以成绩论英雄,要看到每一名学生的长处,不避讳每一名学生的不足,用爱心感化他们、引导他们,成为学生们成长的动力。爱学生,不应该是溺爱、无原则的爱,要引导学生光明磊落、堂堂正正,树立远大理想,脱离低级趣味,以“大爱无疆”滋润学生年轻的心灵,鼓励他们成为一个有抱负的人、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公平公正,说起来容易,但实际做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有着自己的喜好,比如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喜欢懂礼貌的学生,喜欢帮助老师开展工作的班干部等,但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着眼于全部学生,不能把自己的好恶渗透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去,相反,越是自己不“喜欢”的学生,越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更多的鼓励,这样才能为他们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与学生交往要有诚心

以诚相待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石,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天然会有一种“代沟”,往往会居高临下“颐指气使”,更多地采取命令式或教导式的方式,要求学生干什么。而这样的方式,往往事与愿违,要么学生被动接受,难以理解,只会在短时间内收到效果;要么学生阳奉阴违,明一套、暗一套,当着老师的面一套,离开老师后又一套,根本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班主任老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使自己的管理方式方法更“灵光”,那么必须自己先有诚心。首先,要以诚待人。与学生交往,尤其是与高年级的学生交往,绝不能把他们当作不懂事的小孩子来看待,实际上教师的一举一动他们心中都有数。本来由于年龄原因、职业原因,教师与学生之间必然会存在一种隔阂,一些教师往往有居高临下的感觉,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自然也谈不上真诚相待,很难赢得学生的信赖。只有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朋友,与学生倾心相交,学生们才会把心掏出来,给你讲真话、道真情,管理学生和教育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其次,要言行一致。与学生交往,不仅要倾心相交,建立起一种无话不谈的良好关系,还要说到做到,以实际行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特别要注意一些小事、细节,不要自己觉得无所谓,其实学生的眼睛一直都盯着呢。唯有言行一致,才能做到言传身教。在很多时候,身教更重于言传,作为班主任老师,不仅要讲到、说到,更要自己做到,形成自己的风格,以自身过硬的品质影响学生。

三、对人对己要有信心

自信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开展班主任工作犹为如此。班主任工作内容包罗万象,每一个班集体都是一个小世界。因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们思维敏捷、感情丰富,有很多出人意料的举动,要想把他们的思想统一起来,构建积极向上、和谐相处班集体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既要对学生有信心,又要对自己有信心,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对学生有信心,就是相信学生都有认真学习的愿望,都有能力自己管好自己;对自己有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班主任工作,理性应对可能出现的一些班级情况。对学生有信心,就要支持和指导学生实行自主管理,为学生自主管理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可以利用班会、运动会、艺术节、教学节等时机,鼓励学生“重在参与”,多给予学生表扬和肯定;鼓励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挖掘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树立班级荣誉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科学的行为方式。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根本,就是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实行自我管理、自主管理,摒弃传统的管教式教育理念,给学生的心灵一片自由的天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实践也证明,学生的自我管理、自主管理能力很强,只要班主老师引导到位,比传统的管理模式效果更好,也更持久。班主任的信心,则来自于胜任力的提升。班主任老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应该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明确教育目标、任务、结构和内容,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质量观,运用多种教育手段来教育学生、指导学生、管理学生。

四、教育学生要有恒心

教育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持久工程,需要长时间、不间断地实施科学的教育活动,才能够见到效果,才能够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作为班主任老师,绝不能有短期行为、临时思想,必须把班级管理作为一项长期性任务来抓。首先,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班主任老师除了教授学生所任课程的书本知识外,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所在班级的学生融合在一起,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但班风与学风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从头开始,并坚持到底。特别是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需要倾注更多的精力,把班级管理工作抓细抓实,加大管理力度,争取实现一个好的开局,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相对容易。但也应该看到,形成一个好的习惯不易,而毁掉一个好习惯却易如反掌。因此,班主任老师需要时刻绷紧严格教育管理学生这根弦。其次,要有班级管理工作规划。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不同学期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就需要系统地制定出教育管理学生在校期间的工作规划,明确不同时期的班级管理重点,每年度、每学期都要结合规划,提出几项具体要求,并认真组织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有序进行,防止忽冷忽热,甚至东一榔头西一斧子。当然,工作规划既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又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修订和调整,以确保工作规划的可行性。第三,要持之以恒。认准的事情要大胆去做,坚持去做,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有很多老师反映,现在的学生太成熟,不好管。的确,随着社会发展,获取信息渠道的便捷性大大增强,价值观的多元化也日益明显,对学生群体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但是,教育工作的终极目的没有变,让学生健康成长始终是教育工作者、家长、学生的共同愿望,这正是我们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的基础。作为班主任老师,要结合不同时期的学生特点、工作要求,有计划地持续推进,通过长时间的努力,使自己所管理的班级形成良好秩序、良好班风和学风,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五、对待工作要热心

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事情很多、很繁杂,特别是目前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很少经历曲折,一直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这也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因此,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具有工作热情,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始终做到不厌倦、不放弃。首先,要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班主任老师是班级集体的主心骨,是学生们的精神支柱,教师的情绪对学生影响很大,如果教师精神状态不好的话,学生们的精神状态就很难调动起来。其次,要善于运用自己的热情来调动学生的热情。情绪是互相感染的,作为班主任老师,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当自己不高兴的时候,要适当进行控制,避免不良情绪对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当自己心平气和的时候,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当自己兴致勃勃的时候,要与学生同乐,抓住有利时机去感染学生,促使班级集体形成生动活泼的良好氛围。

总之,当教师不易,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老师尤其不易。除了在教学领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学高为师、身正是范的风范赢得学生的尊重外,还需要在班级管理上有自己的管理艺术、管理手段,只有对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们充满爱心、以诚相待、保持信心、持之以恒、热心引导,才能够管理好班级、服务好学生。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幸福语文课堂的探索 下一篇: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