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捉尾巴”游戏的改进和拓展

时间:2022-03-29 04:37:50

对“捉尾巴”游戏的改进和拓展

摘要:“捉尾巴”游戏是深受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青睐的游戏之一,简单介绍了该游戏的练习方法,提出了该游戏的几点不足之处,以及对该游戏的改进与拓展,以期为体育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捉尾巴”游戏;改进;拓展

“捉尾巴”游戏深受小学生的喜欢,在体育课和平时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常常可以见到学生在进行游戏。该游戏规则简单易学,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但若经常进行学生就会觉得枯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该游戏进行改进和拓展,利用不同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效果很好,现总结如下:

一、“捉尾巴”游戏的传统方法

“捉尾巴”游戏是小学阶段深受中低年级学生青睐的游戏之一,也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一个游戏,方法是学生两人一组,腰后掖上跳绳或布条当“尾巴”,奔跑、躲闪过程中在保护自己“尾巴”的同时,在行进中快速灵活地采用“摸、抓”等形式,用手捉到系在对方腰后的“尾巴”,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

二、“捉尾巴”游戏存在的不足

这个游戏对小学生非常适宜,但在教学中,我发现存在几点不足之处。如:活动中,学生为了尽快抓住对方的“尾巴”,容易出现互抓、互扯现象;游戏有时会变成一方逃另一方追的场面,学生活动范围大,追逐时间长。

三、对“捉尾巴”游戏的改进和拓展

1.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提高游戏的效率,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可以改变游戏规则,如:改为蹲跳类的捉尾巴游戏。具体做法: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青蛙”和“害虫”两组,然后让扮演“害虫”的学生把布条在腰后掖上当“尾巴”,听到教师口令后,在活动区域内进行蹲跳,另一组模仿“青蛙”的学生采用蹲跳的动作开始捉“害虫”,蹲跳时用手捉到系在对方腰后的“尾巴”即为逮到,在规定的时间内捉到害虫多者即为优胜者,全部逮完后交换角色继续游戏。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可以让两组学生分别戴上“青蛙”和“害虫”的头饰。游戏时要注意游戏时间不能太长,避免学生运动负荷过大。

2.为了发展学生脚趾、踝关节和小腿三头肌的力量素质,可以改变游戏规则,如:改为单脚跳类的“捉尾巴”游戏。具体做法: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青蛙”和“害虫”两组,然后让扮演“害虫”的学生把布条在腰后掖上当“尾巴”,听到教师口令后,在活动区域内进行单脚跳,另一组模仿“青蛙”的学生采用单脚跳的动作开始捉“害虫”,单脚跳时用手捉到系在对方腰后的“尾巴”即为逮到,在规定的时间内捉到害虫多者即为优胜者,全部逮完后交换角色继续游戏。改进后的游戏能有效地发展学生脚趾、踝关节和小腿三头肌的力量素质,游戏时可将学校的树、单双杠、球场的线等固定物规划在活动区域内,并在恰当的区域画出休息区域,指定界线。

3.为解决“捉尾巴”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对规则进行修改。如:增加游戏人数,限定场地进行。具体做法:由原来的两人一组相互抓,改为三人一组、四人一组或五人一组在圆圈内进行(如三人一组:甲抓乙,乙抓丙,丙抓甲)。被夺走则失败,必须退出场地,这样出现多人鼎立,人人相套的局面。如果自己手上有夺得的布条或其余同学赠送布条则将布条掖在腰后可继续游戏,在规定时间内夺得布条最多的为胜利者。经过改进后,游戏的场面更加激烈、有趣,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学生乐此不疲。

4.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提高游戏的效率,可以改变游戏规则,进行提高难度的拓展。如:在长跳绳内进行“捉尾巴”的游戏。具体做法: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四队,每队选出两名同学来甩绳,其余同学分为3人一组,先将跳绳或布条掖在腰后,然后依次跳进长绳内。游戏开始后,边跳长绳边在绳内移动找机会去捉对方的“尾巴”,同时保护好自己的“尾巴”,先夺到者得1分,被夺走则失败,须退出长绳。游戏过程中,若出现拌绳跳绳停止时,此时不允许“捉尾巴”,拌绳的同学扣1分,待恢复跳绳后才能继续进行,最后以得分的多少来判定胜负。但要注意,在刚开始练习时将甩绳的节奏放慢一点,先采用两人在绳内进行练习,待熟练后再进行多人练习。

5.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可以和其他教学内容相结合对游戏进行拓展。如:进行运球“捉尾巴”。具体做法: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四队,每队队员将跳绳或布条掖在腰后,在一个半径为5米的圆圈内运球,边运球边想办法抓到别人背后的“尾巴”,同时又闪躲不让别人抓到自己的“尾巴”,但要注意在游戏中不能抱着篮球或失去对篮球的控制,被夺走则失败,必须退出圆圈,也可以在圆圈内进行分组对抗,看哪组在圆圈内停留的时间长。此拓展游戏在多人“捉尾巴”的过程中还要进行运球练习,使游戏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但能发展学生体能,培养他们运球时的快速反应能力,而且可以训练学生养成抬头运球、目视前方的习惯,以及提高学生运球转身的能力,在游戏中练习技术,非常适宜在篮球教学中使用。

参考文献:

刘再贵.“捉尾巴”游戏的改进与思考[J].体育教学,2008(12).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汤庄桥小学)

上一篇:初中化学教学经验简谈 下一篇:课堂小结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