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魂归何处

时间:2022-03-29 11:14:34

摘 要: “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鲁迅先生似乎没有问答祥林嫂的这个让人匪夷所思的问题,也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祥林嫂魂归何处?本文就个人观点简要概述这些问题,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关键词: 祥林嫂;魂灵;灵魂;归何处

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鲁迅的《祝福》一文中,祥林嫂临终前问了她认为可以给她答案的鲁迅:“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当时的鲁迅本可以借助此机会以一个读书人的科学世界观给予祥林嫂一个正确的答案,但是他放弃了,不得不使自己成为有负罪感的吃人的凶手。

细想:“我”这样一个知识分子,自认为读了很多书,懂得许多道理,但是却不能回答一个我自认为没有多少文化知识,愚昧落后的祥林嫂的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果真如此吗?

如果不细读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不理解鲁迅先生的写作背景,我们就会一直认为《祝福》一文中的“我”确实妄为知识分子,也只不过是看客而已,也是麻木的一群中国人中的一个,更有甚者会怀疑“我”自身的精神境界,或者没能力改变也就无能为力而已!

实际上,鲁迅先生对《祝福》一文中祥林嫂的魂灵的刻画是匠心独运的。多读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再反复深究《祝福》一文中祥林嫂的魂灵,方知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灵魂归咎是不追自明的。难怪瞿秋白评价鲁迅先生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

先用特镜扫视祥林嫂悲惨的一生:祥林嫂死了丈夫,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勤劳能干,受到大家的欢迎。被婆婆抢回去后,改嫁给贺老六,生有一子,生活和很幸福。贺老六死于风寒后,儿子被狼叼走,再次出来做工,但受到大家的嫌弃和嘲笑。捐门槛赎罪,以为洗脱了罪名,却依然被排斥,于是彻底绝望。沦为乞丐,最后才悲惨地死去。祥林嫂真是“欲做奴隶而不得”,残酷的现实一次次地打碎了她的美梦。最后在鲁镇人对未来虔诚祷告声里,怀着对神鬼世界的迷惘和恐怖,对人生的悲哀,载负着伤痕累累的灵魂,死了。

再透视祥林嫂追求幸福的欲望:“……她那没有精彩的眼睛……忽然发光……”

试问:祥林嫂那没有精彩的眼睛为什么忽然发光?祥林嫂失去了丈夫和儿子,生活凄惨。失去了那么多亲人,遭受了那么多的遭遇,他还能出现如此的神情?事实上,她对生的信心是渺茫了,对死的幸福还有所寄望。想想:此刻的鲁迅先生能用科学世界观来给祥林嫂一个满意的答案吗?不能,他只能避让!因为他知道,祥林嫂的内心世界充满幸福的渴望,于是乎,连一个善意的谎言都很吝啬,最终做了吃人的凶手。

再问:祥林嫂的内心世界充满幸福的渴望到底有多激烈?一个勤劳、善良、质朴、顽强到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祥林嫂,她到底想要什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对生不欲而寄死的眼神?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她还能不能见到自己的亲人来排遣自己内心的孤寂?还会不会有人来安慰自己受伤的灵魂?等等如此问题正是祥林嫂那没有精彩的眼睛忽然发光的寄望。祥林嫂有丈夫,贺老六对她也很好,还有自己可爱的小儿子阿毛,可惜,他们都与自己天各一方,与其活着受罪,不如把希望寄托在日思夜想的丈夫和儿子那边,于是死的寄望又萌生了她渺茫的希望!

最后再聚焦祥林嫂的现实处境:祥林嫂那冻僵了的灵魂,它蜷缩着,无处漂泊,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她那苍白的头发被寒风撩起,那撩去的是生之希望,是曾经纯朴的灵魂。那木刻般的无神凄然的面孔,像是被死神重重地击了一掌,在寒风中没有丝毫的抽动,那微微下垂的嘴角,流露出的是无边的苦痛和对生命的无奈。……那双眼,本想睁开来看看这最后的世界,看看前边的路,但那眼皮却怎么也抬不起来,……那单薄褴褛的衣衫,紧紧地包裹着那枯干的躯体,但却被死神撕得破败不堪。……那半伸出的空空的手,在向人们乞讨什么?半个剩馒头?还是半碗残粥?可怜的祥林嫂,她乞讨到了什么呢?她那挂在臂弯上的破篮子里,什么也没有,没有温存,没有同情,没有一丝怜悯!

祥林嫂生不如死,她还有多少活下去的勇气?灵魂的有无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祥林嫂在经历了一系列生活波折,遭受了一系列的打击之后产生的必然问题。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她拼搏上进的精神面貌,也看到了她对人生极度绝望的心情,最后灵魂的有无竟成为困扰祥林嫂的一个心结,她既希望有灵魂就有一家人团聚,也害怕有灵魂会失去幸福!

可想: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的精神竟遭受如此巨大的折磨,鲁迅先生能忍心告知祥林嫂实情吗?正如丁玲所说:“同情她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明知是不能挽救的惨剧,何苦再让她痛不欲生,与其去助推一个悲剧,不如想方设法唤醒人们避免悲剧!

再说:祥林嫂灵魂的归咎不是祥林嫂一个人的问题,而是禁锢着人们的那些像鬼魂一样的附着在人们身上的思想,那些迷信的、愚昧的、顽固的东西。《素质教育新教案》中指出:“祥林嫂,是个在夫权、政权、族权、神权的交并压迫下,被摧残至死的妇女的典型……。”正是这样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问题,让所有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失去了自己本该有拥有的幸福,鲁迅先生痛心疾首的是国人的奴隶意识、麻木思想、固守心态!

到此,祥林嫂魂归何处?她能否拥有自己的幸福?相信你也情归所望。祥林嫂的灵魂能够唤醒后来智者,“团结的中国人、牵手的中国情、辉煌的中国梦”正是祥林嫂灵魂的归属,也是鲁迅先生不理自明的中国魂。

参考文献:

[1]鲁迅.《写在〈坟〉后面》

[2]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3]陈军.《一个蜷缩着的灵魂》教师天地

[4]丁玲.《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学参考书》1991年版第109页

[5]《素质教育新教案》(高中语文第三册),胡小望主编,西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3版第6页

上一篇:浅谈沿河土家山歌 下一篇:试论汉语“把”字句及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