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合理用药探讨

时间:2022-03-28 08:09:11

儿童合理用药探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根据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可分为:①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小儿出生为止;②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时开始至满28天之前;③婴儿期:自胎儿娩出时开始至1周岁之前;④幼儿期:1~3周岁;⑤学龄前期:3~6周岁入小学前;⑥学龄期:6周岁至青春期开始之前。

儿童药物体内代谢特点

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机体情况和给药途径。新生儿胃酸浓度低,排空时间长,肠蠕动不规律,如青霉素等抗生素在成人胃内可被分解,但对新生儿则可很好地被吸收。新生儿肌肉量少,末梢神经不完善,肌肉给药则吸收不完全。经皮肤给药时,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薄,体表面积大,药物较成人更易透皮吸收。

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脂肪含量、体液腔隙比例、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程度等。婴幼儿脂肪含量较成人低,脂溶性药物不能充分与之结合,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增高。婴幼儿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1],水溶性药物在细胞外液被稀释,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较成人低,而细胞内液浓度较高。婴幼儿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低,游离型药物较多,且体内存在较多的内源性蛋白结合物,因此与血浆蛋白结合力强的药物能与胆红素竞争结合蛋白,使游离型胆红素浓度升高,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核黄疸。新生儿的血脑屏障不完善,多种药物均能通过,可以使之不良作用增高。

新生儿肝药酶系统不成熟,直到出生后8周此酶系统活性才达正常成人水平。新生儿还原硝基和偶氮的能力以及进行葡萄糖醛酸、甘氨酸、谷胱甘肽结合反应的能力很低,对依靠这些结合反应灭活的药物也特别敏感[2]。儿童,尤其是新生儿,肾血流量低,肾小管分泌酸能力低,尿液pH值高,影响碱性药物排泄。所以在给药时应注意新生儿的月龄、药物剂量以及给药间隔[3]。

儿科用药原则

在用药之前必须进行正确的诊断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可用一种药物治疗时就不用两种药物”的原则[4]。

临床上抗生素的滥用不但会增加ADR发生率,且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3]。

许多药品没有小儿专用剂量,常用方法是由成人剂量来换算,多数仍按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来计算小儿剂量,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可根据具体情况及临床经验适当选用。在联合用药时,应注意有无药物浓度较之单一用药时的改变,要及时调整用量。

正确的给药途径对保证药物的吸收、发挥作用至关重要:①能口服或经鼻饲给药的小儿,经胃肠道给药安全;②皮下注射给药可损害周围组织且吸收不良,不适用于新生儿;③地西泮溶液直肠灌注比肌肉注射吸收快,因而更适于迅速控制小儿惊厥;④由于儿童皮肤结构异于成人,皮肤黏膜用药很容易被吸收,甚至可引起中毒,体外用药时应注意[3]。

在应用抗生素方面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病原学诊断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选用窄谱、低毒的药物来完成治疗。如需联合应用,应以疗效好、不良作用小为原则,为防止累积毒性作用,严禁联合使用对同一器官均有毒性的抗生素,应尽量避免联合使用。各种退热药成分不同,但其药理作用基本相同,只要一种足量有效,就没有联合用药的必要。服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类药物要根据身体的需要,若滥用或过量地长期使用会产生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作为儿科医护人员,应该树立高尚的医德,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为人民服务,努力钻研专业技术,提高儿科用药水平,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黄志华.重视儿科合理用药.中国临床医生,2006,34(2):12-14.

2 徐小薇,王跃明,李大魁.儿科合理用药探索.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1,10(2):125-128.

3 周森麟.儿科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和处置.中国临床药学杂志,1999,8(1):55.

4 任冠桦.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与儿科合理用药.海峡药学,2005,17(6):183-184.

上一篇:熬制黑膏药的经验分析 下一篇: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阿莫西林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