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传情,以诗言志

时间:2022-03-28 10:01:42

古人云,诗人以诗传情,以诗言志。如今,一首《行路难》让我看到了一代诗仙仕途的坎坷。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是李白在天宝三年被赐金还山离开长安时所作的一首诗——《行路难》。

诗人要别离长安了,心中苦闷不已。面对金樽清酒,面对玉盘珍馐,如此丰盛的宴席,诗人却一反常态,“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他感到无所适从。一个心怀伟大政治抱负的人,“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壮志难酬,功业难建, 世路艰难。

回想当年,25岁离蜀辞亲远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越州,写下了无数歌咏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诗篇。他一生浪漫,不受羁绊,他不愿应试做官,只是广交天下名士,多次拜谒社会名流,他希望千里马遇伯乐,能够得到高人引荐,从而一举登上高位,难道这一切,不就是为了踏上仕途,邀取名誉吗?然而十年辛苦两茫茫,妻离子别,千金散尽,贫穷潦倒,李白的人生列车没能按照他所画的轨迹行驶。李白愤慨惶惑,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怀才不遇,何时才能高山流水遇知音呢?狂热执著的李白没有轻言放弃,他想尽办法接近荆州刺史韩朝宗,毛遂自荐,可是韩朝宗的势利、迂腐让李白无法忍受。

经历了多年的干谒失败,李白已是遍体鳞伤,可是苦心人天不负,他有幸得到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力荐,受诏入京。李白得意地发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感叹。李白美其名曰翰林学士,其实只是个侍奉皇上和当时的宠妃杨玉环的弄臣而已。国家一派繁荣,玄宗无需倦于政事,诗人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无疑给诗人当头一棒。李白恃才放旷使其目空一切,力士脱靴、贵妃研墨、天子引纸,让李白得意非凡,也让力士怀恨在心。玄宗听信杨国忠、高力士等的谗言,李白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的喜怒哀乐,从不掩饰,跃然纸上。从此,从政之梦成为泡影,“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仕途如此艰难,我的路在何方呢?诗人感慨万千。

为了从政,他已经做了多年的准备,饱读经书,可谓满腹经纶;为了从政,他执著等待君主的醒悟?“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当年的吕尚、伊尹开始也是政治不顺,而后来不也照样受到了重用吗?前面的路崎岖不平,歧路甚多,可是诗人却倔强地认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人摆脱彷徨,摆脱苦闷,发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呼喊。在《梁园吟》中,他坚信,“东风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应未晚”,建功立业,报效祖国,乘长风,破万里浪,大济天下之机会终会到来,自己的人生价值终会得到体现。

纵观全诗,诗人以诗传情,以诗言志,诗如其人,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失意的李白,一个积极乐观的李白,一个豁达大度的李白,一个倔强自负的李白,一个热爱祖国的李白,一个追求执著的李白……

(责编 张晶晶)

上一篇: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下一篇:浅谈小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