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护理者职业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

时间:2022-03-28 07:37:27

母婴护理者职业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

【关键词】母婴护理;职业感染;危险因素;对策

随着护理范涛及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里存在着许多威胁护理人员身体健康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的长期作用,给护士在身体上及心理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严重影响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之一,乙型肝炎病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而医护人员是感染乙肝病的高危险人群[1]。因此,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是危害医护医护人员的重要感染因素。母婴同室是院内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在母婴同室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母婴护理工作者有较多的机会接触母婴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使得发生职业感染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如何加强这类特殊群体的职业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社会的重视,是产科护理管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为此,本文对母婴护理工作中,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防范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方法

1.1调查对象与内容研究对象为从事母婴护理临床工作一线的人员。包括护士及实习学生。年龄0~27岁不等,所有人员的文化程度均为中专以上,以1年为观察分析研究时间。通过采取实地考察及问卷调查,了解每个人在1年时间里发生职业损伤感染情况,加以分析,制定对策。调查内容包括洗手情况,利器损伤及处理,受污染后的防护行为,戴手套的选择,对工作环境的反应等。

1.2调查方法采用实地考察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的方式

进行。实地考察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对相关人员就职业防护、消毒隔离等知识进行面对面考察和现场抽查。采用问卷方式对产科护理人员31人及实习护生67人进行调查,问卷由专人解说,以无记名方式发放,现场回收。共发放问卷98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回收率100%。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2结果

由于防护意识及防护行为上存在的误区,从事母婴护理临床工作者,每年发生职业性损伤及感染的现状令人担忧。护理人员在进行母婴生活护理、新生儿采血、取留送标本、疫苗接种等治疗护理工作中,不够重视防范及补救措施,未正确佩带口罩、手套等基本的屏障防护工具,操作前后未认真执行六步洗手法。实习护生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加之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职业防护教育,尚未形成良好的防护意识和行为习惯,发生职业性损伤感染的情况更为严重[2]。本次被调查人员全部发生过皮肤被血液、体液污染史,曾被针头利器损伤过者达93%以上,每个工作日洗手次数30次者只有5.2%,在进行血尿标本采集运送等高危操作时戴手套者仅有58%。因此,护理管理者必须重视这些危险因素,应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医院规章制度落实和执行情况检查,积极开展医院感染职业防护的培训教育,对工作环境定期监测,严格卫生洗手,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环节管理,切实落实防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降低职业感染的风险,达到减少危害、保护健康的目的。

3危险因素

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AIDS、梅毒等多种疾病,是造成母婴护理工作者临床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标准预防的出发点是将所有患者均视为传染源。但是,在实地考察中发现,由于个人对防护知识的认知存在差异,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3.1屏障防护不到位母婴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是护理人员每天都能接触到的,如新生儿沐浴、游泳、抚触、母婴生活护理,采集运送血标本、注射治疗等。护士身体皮肤有破溃时,不戴手套操作,破溃的皮肤或黏膜不可避免的要接触母婴的血液体液,这是引起护理者自身感染的一个首要因素。高晓玲调查结果显示:同期同单位医院工作人员402例血清“2对半”检测结果,HBV感染率为75.87%[3]。

3.2利器损失完整的皮肤黏膜是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侵袭的天然屏障。由于多种原因,被污染的针头及安瓿、利器刺伤是导致护理人员职业损伤感染以血液、体液为传播途径疾病的常见因素。国内报道:某医院对441名临床护士进行有关职业暴露调查中发现,护士在1年工作中职业损伤率为82%[4]。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253名护士就有246例发生过锐器伤,占97.2%[5]。

3.3心理生理因素护理工作繁重而琐碎,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精力高度集中、紧张应激状态中,思想压力大,导致心理生理疲劳,易产生焦虑及神经衰弱等,使护士群体的自身免疫力降低,也大大增加了职业感染的机会。

3.4环境因素母婴床单元被各种体液、血液污染,导致被服类物品上致病微生物与条件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加之探视陪护人员多,病室内人员流动大,受传统习俗影响,开窗通风也受到限制,这也是导致母婴护理职业感染容易发生的重要因素。

3.5病房呼叫器手柄,护士工作站电脑键盘、鼠标、电话等常被忽视清洁消毒,是造成护理职业感染的一个潜在因素。有报道:护士站电脑键盘和鼠标上细菌污染严重[6],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8%,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和革兰阳性杆菌等检出率均为10%~25%,还检出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等条件致病菌。有实验证明:50个未经消毒的呼叫器手柄菌数平均≥10 cfu/cm2,并检出绿脓杆菌、酵母菌、非典型分枝杆菌以及甲型链球菌等条件致病菌[7]。

3.6临床化验单随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送检到检验结束,再发至家属或粘贴于病历,在此过程中所有接触者都有被污染的可能,也是母婴护理者职业感染的重要隐患。

3.7卡介苗接种注射时,不慎将药物溅到接种者眼面部,是易致母婴护理者职业感染的又一重要因素。结核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从1882年郭霍氏发现结核菌以来,至少有2亿人被结核病夺去了生命[8]。根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全国有5.5亿人感染结核,每年因结核病死亡者达13万,是各传染病中死亡最多的疾病[9]。

4干预对策

4.1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供必要的知识信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是降低母婴护理者职业感染的首要环节。问卷调查发现,由于缺乏职业防护知识,使锐器伤发生的危险性大大增加。有资料显示:“标准预防”的护理人员比例仅占9.43%[10],由此可见,医院高危部门安全教育的普及面、深度不够。护理管理者在工作中,除培养护士具有不怕脏不怕苦默默奉献的精神,应教育护士们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减少各种危险行为,切断因自身因素而感染疾病的途径。

4.2转变观念,改进工作方式,是加强母婴同室院内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对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提出了“普遍预防”[11],当预料到手要接触血液或污染物时要戴手套,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所以,护理管理者要增强护士们在护理操作中戴手套的意识,抽血、静脉穿刺、伤口换药、处理血液污染的器械、拿标本等均需戴手套进行[12]。大量研究证明:经常更换手套不仅保护了患者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而戴手套可减少利器伤时进入人体的血液[13]。

4.3母婴同室是院内感染的重点管理科室,加强各环节的消毒灭菌,必定能减少母婴护理者职业感染的发生率。我们使用自然对流风和空调抽风2种方法,降低室内细菌含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消除异味。母婴出院后床单元行终末消毒,护士工作站电脑键盘和鼠标、呼叫器手柄、门把手、门框等定期用清洁湿巾擦拭消毒,也可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14]。我院使用含有效氯500 mg/L消毒剂擦拭消毒这类物品,监测效果良好。为防止消毒剂对电脑键盘的腐蚀,可采用乙醇氮乙定消毒液擦拭消毒。

4.4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劳逸结合,定期体检,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增强护理人员体能,是降低职业感染的有效防护手段。

4.5医院感染病原体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是污染的手,有文献报道:通过院内洗手可降低30%医院感染[15]。洗手是阻断医护人员因操作导致感染传播的重要环节,必须要求随时、及时洗手。化验单在传递过程中,要受到标本、化验室物品、操作人员手的污染,携带大量病原微生物。目前,对临床化验单尚没有理想的消毒方法。因此,倡导在接触化验单后及各种操作前后认真执行六步洗手法是可靠的控制感染的基本防护手段。

4.6有资料表明:护士对结核的感染患病率是同龄妇女的2倍以上,年龄越轻,发病的危险性越大[16]。加强卡介苗接种工作的环节质控,提高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在确保接种效果的前提下,充分认识“结核流行广泛,防治从我做起”的重要性,对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4.7对临床实习护生加强锐器伤预防相关知识的岗前培训,是有效遏止职业感染的重要措施。部分护生对职业感染的危险性认识不足,不积极参加职业防护知识培训,个人操作行为不熟练,不规范,操作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甚至高危操作也不采取防护措施,导致职业暴露与感染的危险性增加,发生率升高。被调查中,受伤人数占78%,受伤2次以上占76%。因此,应加强全面性防护意识的教育,建立并执行全面防护措施,以减少职业性、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综上所述:母婴护理者职业损伤感染率高,职业损伤感染的状况不容乐观,护理管理者应予重视。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对自身职业危害的认识,严格执行自我保护措施,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的检查,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定期进行体检和免疫接种,及时对工作环境消毒灭菌监测,可以降低职业感染的发生率,减少职业危害,确保自身健康。

参考文献

1韩燕春.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疫苗应用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1):827-828.

2王红红.护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护理研究,2002,16(6):331-333.

3高晓玲.医院工作人员HBV感染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3):165.

4王红红,杨敏,何国平.护士工作中针刺伤现状及预防对策.实用预防医学,2002,9(6):66.

5夏佳芬,丁爱民.护士锐器伤发生情况调查.浙江临床医学,2004,6(3):254.

6关小玲,郑红丽.护士工作站电脑键盘鼠标细菌污染检测与消毒.中国消毒学杂志,2005,22(1):103.

7董兆华,曹丽莎,孔庆敏,等.呼叫器手柄的细菌监测.中国消毒学杂志,2005,22(3):335.

8程红群.结核病人护理210问.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173-174.

9卫生部殷大奎副部长在2001年“3.24”世界结核病日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防痨杂志,2001,23(4):207.

10吴凌,靳桂名,董玉梅.医务人员整体防护能力的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2):198.

11李映兰.美国护士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意识和举措.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33-634.

12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1989,Guidelines for prevention of transmission of human immunode ficiency virusand hepatitis B virus to healthcare.and public safety workers.MMWR,1989,38(suppl6):1-37.

13李红红.医院消毒灭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1):1.

14曹月升,杨春秀,张秀者,等.CLB消毒片杀菌效果实验观察.中国消毒学杂志,2003,20(3):195.

15王宏柏.院内洗手新进展].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6):719.

16李文力.从事医疗者的结核感染.国内医学医院管理分册,2000,3(1):48.

上一篇:对医院麻醉工作发展的展望 下一篇:256例胎儿羊水过少围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