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网络融合

时间:2022-03-27 05:18:01

浅析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网络融合

摘 要:目前网络通信技术主要是通过软交换技术实现网络服务的,固网和移动网虽然都应用软交换技术,但固定软交换技术与移动软交换技术应用环境和实施方法还是有区别的,预测双网融合的可实施性,通过专业和有效的手段整理可行的双网融合方案。

关键词:固网;软交换;网络通信;双网融合

目前,新一代的网络通信技术日渐趋于成熟,各运营商也在寻求减投增收的渠道。新一代的网络要求承载和网络控制之间是分开的,又要求网络控制与网络业务相分离,而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应用软交换技术,同时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也是采用软交换技术来控制核心系统,在这样的前提下,若是将双网融合,然后共用网络设备、统一计费和服务项目的管理,变得更加具有可行性,为有效控制网络运营成本、完善服务水平、提高效益提供了保障。

1.软交换技术在移动网中的应用

目前,新一代的网络通信技术日渐趋于成熟,其中用于控制呼叫和通话的主要方式就是采用软交换技术。通常情况下,呼叫和通话等语音业务是通过窄带的软交换实现的,而功能更强大的多媒体业务则通过宽带软交换来实现。

在通信工程中窄带软交换技术是遵从H.248协议或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控制网关和接入设备;或者是依循扩展的H.248协议,通过R4版本中定义的移动交换服务器对MGW进行控制[1]。

各种服务器依循会话初始协议进行语音通信的过程,是固网对宽带软交换技术的应用;IP多媒体子系统依照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对语音呼叫进行核心控制,是移动网络中软交换技术的应用方式。

软交换技术在固网的应用中已经非常广泛,同时拥有商用网络和试验网络产品。移动网络对于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则只限于试验网络的产品。

2.固定软交换与移动软交换比较

固网与移动网商用产品虽然都是通过窄带软交换和宽带软交换两种基本手段来实现的,但是在固网和移动网中它们实际应用的方式却一定的区别,由于软交换技术的运用环境不一样,这种情况是必然的。

固网呼叫服务器和移动交换服务器对窄带软交换技术的运用是在遵从H.248协议的前提下来实现的,但是它们各自应用的H.248协议体系还是有区别的,移动交换服务器的功能非常复杂,所以在遵从协议方面应用技术上也很繁复[2]。固网呼叫服务器需要H.248协议的支持,控制小型综合接入设备还需要依照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移动网络中一些特殊的功能需要通过H.248协议的特有功能包来实现,而不使用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固网呼叫服务器之间基本是通过SIP-T协议来完成局间信令的,而移动交换服务器则是通过BICC和MAP协议来实现局间信令的。固网呼叫服务器与移动交换服务器在对智能网相关的协议应用上是则完全不相同的。

移动网媒体网关以遵循H.248协议的基础上,还需要承载控制协议的支持,而固网是没有这项要求的,这要求移动网的,因此在媒体网关智能化应用上程度,移动网更为复杂。对于呼叫控制协议,固定软交换和移动软交换都是依循会话初始协议来实现端对端通话,这个过程没有应用到承载网络[3]。因此在依循会话初始协议的对话控制等应用上可以实现跨网服务。为配合移动网络更广泛的应用服务,IETF专门对SIP协议进行了相关变动,为移动网无线资源优化节省提供可行条件。新的通信技术下的固网服务也加入了部分媒体控制应用,这和移动网中的媒体功能很相似,因此固网和移动网双网融合具有可行性意义。

3.网络融合的方案

固网和移动网的通信业务通过固定软交换技术和移动软交换技术来实现,在应用固定软交换和移动软交换技术的方式上,依据相同的会话初始协议,而且在对媒体控制上的应用也是相似的[4]。因此,要实现固网和移动网的网络融合,是具有可实施性的。但是因为固网呼叫服务器和移动交换服务器在技术应用差别比较大,要实现网络融合,还需要做出详细的调整。

窄带软交换的融合:窄带软交换技术在固网服务器和移动交换服务器,与媒体网关接入的方式、专业编码、支持协议等应用中区别很大,因此只有在媒体网关能够同时适应固网和移动网的应用,才能实现网络融合,但是这方面应用管理和资源控制比较复杂,如果要进行技术融合并非易事。

宽带软交换的融合:移动网的CSCF和固网的SIP采用服务器有效结合,将电路交换信令和承载控制信令分离,可以将SIP信令能转换为ISUP或BICC,达到共同处理SIP信令的目的;通过对在媒体服务器功能方面,以媒体格式转换的形式,使固网和移动网能同时进行网关操作,通过媒体资源功能控制器和处理器实现多媒体业务。在SIP服务器功能上拥有相似性,所以宽带软交换技术实施融合更为简单[5]。

4.结束语

通过对固网和移动网中软交换技术应用的分析,可以说,对固网和移动网进行网络融合,是一项重要的通信改革。在目前网络通信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利用先进的技术,以达到有效控制网络运营成本、完善服务水平、提高效益为目的,以先进的通信科技为参考,应用在固网和移动网的软交换技术上,以有效实现网络融合。

参考文献:

[1]李晓辉.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3(19):115.

[2]李建辉.探析基于软交换技术移动交换系统的安全组网方案[J].信息通信,2013(4):266.

[3]刘剑.基于软交换技术的通信网络融合[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4):57

[4]贾维珉.基于软交换技术通信网络融合[J].中国科技博览,2013(10):40.

[5]焦峰,郝,秦立军.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电力通信网改造方案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12(3)24-27.

上一篇:劳务派遣激励机制的改进思考 下一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管理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