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充和 作个闲人

时间:2022-03-27 09:09:58

张充和出身合肥大族,在新旧激烈变迁的时代,仍旧完成了严格而完整的古典教育。“她所代表的文人文化,在我们这个时代正成为一种绝响。”

对于98岁的张充和的描述中,转载率最高的可能是这句:“华夏传统文人精致文化最后一幅动人的刺绣”这是董桥先生的评语。

“我理解‘最后’这句强调的是‘罕见’。因为急剧的现代化造成了文化断裂,人们已经感觉到了张充和所代表的文人文化,在我们这个时代正成为一种绝响。”专治艺术史的专家白谦慎先生这样评价说,他1986年第一次见到了充和的小楷,就不由感叹:“看完我就知道了,我们从小没学好”。

张充和出身合肥大族,从小所受的是严格而完整的古典教育。四岁习诗,六岁临帖,十岁师从朱谟钦学古文及书法,十六岁师从沈传芷、张传芳等习昆曲。抗战时师从沈尹默再习书法,更为系统有法度。

充和成长的时候,新旧文化正激烈交锋,宏大的时代与激烈的救亡之音笼罩着年轻人。但像三姐夫沈从文一样,充和似乎从未受外界影响。她自小修习古典技艺,知识结构是安静的,看世界的目光无障无碍。她甚至将她一生的修为称为“就是玩”,还刻闲章一枚“作个闲人”。

这个“闲人”最喜欢玩的是昆曲和书法,均甚精湛。她喜欢临帖,日日坚持,从汉隶、魏碑到唐楷、草书。她曾写有一联:“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可谓自述生平。这幅联字也是白谦慎先生很喜欢的一副作品,“她在其中融合了几种隶书的风格,这很像诗歌中的用典。这件隶书的意境是淳厚古雅。”

网上视频中,听到充和先生带着合肥口音的国语,声音清脆,说到快速处像所有老人一样会把句子重复好几遍,唱起昆曲来唱词像一条清澈小河转了几道弯似的被唱出来,使人沉浸在一个雅致而遥远的世界中。难怪当年在异国,叶嘉莹听后说“天涯聆古调”,余英时称“故国如今无此音”,那声音把他们引入思古之情:惊叹而又惋惜旧日文化的消亡。

充和抗战前一直有个梦想,她幻想在战后祖母留给她的土地上修建一个庄园,她甚至想好要种什么树,同子要建在溪水旁。她也想好这个同子将接待学者、文人和喜欢艺术的朋友,“他们随时可以来做客,爱待多久待多久他们可以独自工作,也可以结成小组;他们可以和人分享厨房,也可以不这么做,反正一切都可以随意。”后来她忧愁地看到,“归去更乡思”,一切再也叫不去了。

如今,充和在异国仍旧坚持与营造了古雅的生活氛围,她修建了自己的小园子。里面种有竹林、牡丹、葫芦、梨树……在那里,她的诗歌风格闲适,“雅俗但求生意足,邻翁来赏隔篱瓜”,“松球满地任君取,但借清音一霎凉”,安静的气质伴随了她一辈子。在那里,她接待朋友,日日临帖,友人来时或唱昆曲,或做闲淡,“喜欢讲笑话,讲到得意处,哈哈大笑”。

问答录:自谦慎谈张充和

白谦慎先生是专攻中国艺术史的专家,现任教于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他与张允和先生交往已有21年,2004年他参与策划了张充和在北京与苏州的书画展,今年编写了《张充和诗书画选》,全面地介绍张充和的艺术成就。

像她的字那样高雅的非常少

请您讲一下张充和先生的书法特质?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张充和的书法,我会说:“雅”。这字说来容易,做到实难能把字写得雅的人不少,但像她那样如此高雅的,却很少。但“雅”是一个高度概括,具体到不同时期作品,又有不同表现。她26岁时写的小楷,清纯之中还带有俏皮一面。以后,她在六朝书法上下大功夫,字的气息就越来越高古。她的隶书是汉代隶书和清代名家隶书的混合,写写得很淳厚。但几十年来不管风格上有多少变化,雅却是一以贯之。

张充和先生的书法作品,您个人最喜欢哪几幅?推荐原因?

张先生写字画画已九十多年,很多作品我都没见过,只能在自己见到的作品中谈两件,一件是她26岁时写的小楷《白石词》,代表着我前面说过的清新而又俏皮的风格,那种清雅气息令人倾倒。香港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1970年在张充和家里见到这件小楷,非常赞赏。这件目前由西雅图艺术博物馆收藏。第二件是她在上世纪七十年的隶书对联“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出于她四十年的一首诗中的两句,这幅对联,不研究书法的人不太容易领会其中奥妙,因为她在其中融合了几种隶书的风格,很像诗歌中的用典。这件隶书的意境是淳厚古雅。

精致的文人文化正成为一种绝响

董桥先生说张充和先生是“华夏传统文人精致文化最后一幅动人的刺绣”,您如何看待这句话?

要理解这段评语,不见得要把重心放在“最后”两字上,中华人才很多,很可能有一些我们并不知道的人才。我理解“最后”强调的是“罕见”。因为急剧的现代化造成文化断裂,人们已经感觉到张充和所代表的文人文化,在我们这个时代正成为一种绝响。另外,董先生专门指出张代表的是文人文化的传统,而这一传统的特点是精致。千百年来,中国文人在诗词书画方面都达到极度精致,由于前辈们逐渐凋零,像张先生这样对传统文人文化有全面、精湛造诣的人真是越来越少。今天泛滥的通俗文化,和这种精致文化形成巨大反差。另外,现代社会太强调专业,也很难再产生像张先生这样的人了。

张先生不但善书法,还善画、昆曲、诗词,而且在各方面都很有造诣,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余英时先生为我编的《张充和诗书画选》撰写了长达一万字的序,以张充和为倒,讨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特点:以通驭专。在中国的学问中,文史哲不分家,在艺术中,诗书画也相通,诗中要有画境。画中要有诗意,而书画又同源,文人画中要有以书法为根基的笔墨。张充和先生在诗、书、画、昆曲、音乐等方面的造诣,除了和她本人的天资和独特的环境有关外,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结果。请问在传统中国中这样的现象普遍吗?

相当普遍。宋代的苏轼、米芾、元代的赵孟、明代的文徵明、董其昌等都在诗书画方面有很高成就。直至二十世纪上半叶,在诗书画方面都取得成就的人还大有人在。张充和稍显特殊的是,她在昆曲方面取得的成就也足使她名列大家,这很不容易。

她“闲人”的生活

在您与张充和先生的交往中她的为人让您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认识张先生二十一年,除了才华和造诣之外,我觉得她是个很有智慧的人,接人待物,处理一些事情,都很有分寸感,能把握住一个合适的度。试举一例,我曾为出版社编过一本《沈尹默书风》,选的作品都是抗战时期张充和的书法老师沈尹默先生为她写的字。编辑在编排作品时,第一页用了沈先生在张充和的一张画上赞扬她“无所不能”的题词。张先生认为,这有所不妥,这件作品不该收入,即使收入了,也不该放在第一页。这是我的疏忽,应该检讨。

您觉得张先生长寿的原因是什么?

张先生年轻时身体并不是特别好,她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但一年后就病休回家。后来好像还曾经有过比较严重的胃病,但按中国传统的算法,她今年已是98岁,精神还是不错,称得上人瑞了。张先生能够长寿,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应该是基因比较好。她和她的三个姐姐,人称张家四姐妹,个个都活到了九十多岁。她的六个弟弟中活过九十的也有几个。从这点来看,基因的因素很大。此外,她表演昆曲,要运气唱曲,要练身段。还有就是她“闲人”的生活,她房子后面有个小园,她在那里种菜,种竹子,种花,种葫芦。她曾写过一组题为《小国即事》的诗,记述自己在小园子的活动。她很幽默,喜欢讲笑话,讲到得意处,哈哈大笑。能讲下张先生目前的日常生活是怎么安排的吗?

这里只能就所知的情况简单讲几句。白天,张先生有一位年轻人小吴照顾。小吴为她做饭,买东西,办些杂事。晚上张先生自己住。她还是每天写字。有喜欢昆曲的朋友来,也会一起唱昆曲。她儿子住得比较近,有时来看她。她亲友不少,有老友,也有慕名来访者。她过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很充实。

您研究书法多年,就您的个人体会请您讲下书法跟修身养生的关系?

中国的笔墨纸砚,很少有化学的东西,对人的身体没有坏处。练字时,凝神调息,和练气功有异曲同工之妙。张充和先生有高血压,她曾告诉我,她练字时,血压就能降下来。我在美国教书和研究很忙,每天练习书法都是很好的调剂。我的书法学生高翔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工作,那里竞争太激烈,压力极大,他用来疏解压力的方法就是练习书法。这些都是我们切身的体会。你提的这个问题其实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医学课题,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上一篇:江南无二蒋 下一篇:风水桃花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