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信贷业务中的信托要素简析

时间:2022-03-27 03:53:32

新型信贷业务中的信托要素简析

为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已经探索并开发了一类新型信贷业务,其中“小微企业互助担保贷款”因其交易结构涉及信托要素而具有一定创新性,值得关注。因此本文将以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为基础,在法律和操作层面对银行新型信贷业务中的信托要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小微企业“互助担保基金”信托的设立

关于受托人的主体资格

根据《信托法》的规定及信托的本质含义,小微企业通过“互助担保基金”设立的信托应属于民事信托的范畴。对于民事信托的受托人,目前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规范性文件均没有限制性规定,因此应至少符合“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的要求。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中对社会团体法人的规定,具备法人条件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资格;依法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经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一般而言,行业协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为维护共同的合法经济利益而自愿组织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需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及其管辖地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办理成立登记。

因此如行业核心企业为依法设立并有效存续的企业法人,则以其为信托受托人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如以行业协会为信托受托人,则需进一步落实行业协会是否已按照规定办理法人登记,已经办理法人登记、取得法人资格的,则可以作为信托的受托人。

关于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由于银行将在互助保证金账户下为每个小微企业设立二级子账户,因此二级子账户这一形式对信托财产的整体性和独立性的影响需要考虑。

根据银行互助基金贷款项目的基本操作模式,信托财产以受托人的名义按照互助保证金和风险准备金的方式在银行设立独立账户,保证了信托财产独立于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自有财产和固有财产,信托财产已经具备独立性。互助保证金账户下设立的二级子账户,应具有从属性质,依附于互助保证金账户(母账户)而存在,属于信托财产运用中的具体操作方式;二级子账户的设立可以确保信托财产的范围、种类和状况的确定性。

因此在互助保证金账户可以实现信托财产区别于委托人未设立信托的其他财产和受托人固有财产(特别是在以核心企业为受托人的情况下)的前提下,二级子账户的开立应为信托财产运用的操作方式,对信托财产的整体性没有根本性影响,亦不会因此直接导致信托不能成立。

小微企业“互助担保基金”信托的效力

可能导致“互助担保基金”信托无效的情形

我国《信托法》中规定了六种导致信托无效的情形,包括信托目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信托财产不能确定;委托人以非法财产或者本法规定不得设立信托的财产设立信托;专以诉讼或者讨债为目的设立信托;受益人或者受益人范围不能确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其中第六种情形是“小微企业互助担保贷款”项目设立信托最可能遇到的情形,即以行业协会或行业核心企业为受托人的“互助担保基金”信托被认定为营业信托,因其并无相应的金融许可证,从而被认定为信托无效。

我国对从事营业信托的机构实行严格的监管制度,如上文“国务院101号通知”中所述,未经批准设立的法人、自然人不得从事营业信托。对于营业信托应严格按照《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理解和解释,即信托公司从事的、以营业和收取报酬为目的、以受托人身份承诺信托和处理信托事务的经营行为。

《信托法》规定,受托人有权依照信托文件的约定取得报酬。因此行业协会或核心企业受托管理信托,有权收取约定的报酬,但该等报酬应符合《信托法》的规定,即受托人有权依照信托文件的约定取得报酬,信托文件未作事先约定的,经信托当事人协商同意,可以作出补充约定;未作事先约定和补充约定的,不得收取报酬。

小微企业“互助担保基金”信托被认定无效的后果

如上文所述,尽管小微企业“互助担保基金”信托具备民事信托的要素,但其效力是以一定条件的满足为前提的,因此仍不排除由于具体交易条件的安排不当而被认定为经营信托,进而因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而导致信托无效。

信托被认定为无效后,受托人以其自己名义与银行签订的、以信托财产为担保物的最高额保证金质押合同,因受托人无权处分信托财产(作为银行担保物的保证金)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需信托项下原委托人进行追认。如委托人未对该最高额保证金质押合同进行追认,则该合同归于无效。

在实践操作中,为避免上述情形下银行利益受损,一般在“互助担保贷款”运作中签署的《贷款合同》、《信托合同》中作出如下约定:如信托在任何情形下因效力瑕疵而导致贷款人担保权利受到损害或损害威胁的,贷款人有权要求实际借款人立即清偿所有贷款本息,或要求实际借款人采取包括但不限于无条件追认信托受托人与贷款人签署的任何法律文件、按照贷款人要求替代或补充担保物等措施进行弥补;同时贷款人有权保留追究实际借款人、信托受托人违约责任的权利。

银行管理运作中的权限

通常情况下,银行为充分了解参与“小微企业互助担保贷款”的小微企业的资信状况,一般要求参与“互助担保基金”的运作管理,并在成员入会、退会、转让受益权等重大事项中享有一票否决权。但是由于银行本身并不是“互助担保基金”信托的受托人、受益人或基于其他委托管理关系的受托人,因此银行在小微企业“互助担保基金”信托管理运作中的权限问题需要考虑。

此外为避免因“互助担保基金”信托管理运作产生纠纷,可以在信托文件中对委托人的资格、受益人大会有表决权的事项做事先约定,通过信托文件对会员的入会、退会及权益转让作出明确规定,使银行获得参与信托管理运作的权利基础,避免仅通过召开受益人大会作出决策。

非信托模式的“小微企业互助担保贷款”的可行性

由于对信托,特别是民事信托的设立运作尚缺乏足够的法律规范,因此实践中“小微企业互助担保贷款”的参与方亦存在希望不采取信托而仅由小微企业委托行业协会以协会名义将互助保证金和风险准备金在银行设立质押的方式,但此等方式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下存在如下问题。

关于行业协会在担保法框架下的主体资格

根据我国《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国家机关和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违反法律规定提供担保的,担保合同无效;因此给债权人造成损失,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法律法规尚未对“公益社会团体”的外延进行明确规定,但根据一般司法实践,公益社会团体通常指由其成员自愿组织的,从事社会公益、文学艺术、学术研究、宗教等活动的各类法人。

因此尽管行业协会通常并不以公益为目的,但仍需通过对该行业协会的注册成立、协会章程、主管部门批复等文件进行审慎、全面的审查予以确认。如属于公益社会团体的范畴,则其不具备担保法框架下对外提供担保的主体资格。

关于行业协会涉及资金运作的相关问题

依法成立的行业协会属于社团法人,我国对社团法人涉及资金运作的相关问题有严格限制:《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社团法人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社会团体设立专项基金管理机构暂行规定》第三条规定,社团法人可以设立专项基金,专门用于资助符合社会团体宗旨、业务范围的某一项事业的基金。

如果行业协会接受小微企业缴纳的互助保证金和风险准备金,该资金并非行业协会接受小微企业捐赠所得,也并非行业协会自有资金,不符合社会团体设立专项基金的规定。

因此行业协会接受小微企业的委托,收取互助保证金和风险准备金的行为并不符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社会团体设立专项基金管理机构暂行规定》的规定。如该行业协会不属于公益社会团体的范畴,其违法收取费用、募集资金的行为可能直接导致行业协会无法履行与银行签署的最高额保证金质押合同,使担保目的无法实现。

上一篇:中国企业如何才能更高效 下一篇:对外捐赠的财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