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写文章有利健康

时间:2022-03-26 04:32:31

常写文章有利健康

把自己平常对生活的体验、保健的收获、锻炼的心得作个小结,写成文字,大有好处。可提高认识、可总结经验。更重要的是对身心健康,特别对大脑的开发与防衰更具有突出意义,主要体现在:

开发大脑活力,防止痴呆隐患:

大脑是人们思考问题,分析是非的器官,它同人体其他器官一样,越用越发达,不用则退化,因而法国科学家提出了“用进废退”的原理。

那么如何来加强大脑的锻炼使其得到健康的发展呢?这方面方法很多,其中“勤读、多思、常写”是很重要的,因为写东西就得有论点、有论据、有理论、有实际,从现象到本质,都得说清楚、写明白,为此就得查资料,找依据,举事例,阐观点……所有这些都需要“开动脑筋,反复思考”。

思考是大脑最佳的运动,它可以刺激脑细胞的再生,恢复大脑活力,促进大脑运动,带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全身各系统功能的协调统一和发展,延缓衰老。

但有人却不这样想,总以为:人过50岁后,大脑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于是就“保脑,惜命”,消极养老,饱食终日,不思进取!到60岁则更是不学不思,坐享清福,等大脑“油干灯尽,寿终正寝”,殊不知这一观念却给人带来严重的危害,使人大脑退化,功能萎缩,记忆力衰退,甚至丧失。最终导致老年痴呆,严重影响生命质量,所以我们应勤动脑,多思考,勿享清福,健康长寿。

写作的过程是学习和受教育的过程,也是促使大脑锻炼的过程:

常言说:想到的东西不一定说得出来,说出的东西不一定写得出来,因为从想到说、由说到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层层深化的过程,平时对某件事,经对方一说,像是懂了、明白了,其实这个懂和明白是远远没有理解到事物的实质所在,还需要经过反复推敲和不断深化,才有可能找到事物的本质。而动笔写文章则恰恰正是对事物思考、理解和推敲的过程,而这些过程正是动笔者学习、提高和受教育的过程,对此笔者是深有体会的。

如我在写《气致病,笑健康》一文时就是这样“气致病,笑健康”的一种现象,但为什么出现这些现象,需要从“生理,心理”等方面去找原因,对此我却是白纸一张。啥也不懂,为此我曾阅读了不少医学书籍,翻看了许多保健资料,但总觉得非我所需,后又经在电脑上反复查找之后才总算找到了一些依据。在读、看、查的过程中使我深深感受到“写与学”的关系(欲写必先学),尤其关于医学、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更使我感到知识的重要和我的不足,但高兴的是:文章还未写成,我先学了知识,稿子尚未写好,我先受了教育,内中之甜非写不知。

又如我在写《浅谈站桩功》一文时,站桩对练了几十年的我来说,似乎不成什么问题,可一旦要成文,就不那么简单了,为此,我又重学了王芗斋老师的原著和有关老师的文章,以及自己以前的笔记,费了好大的劲,才算有了点眉目,仍然是“文章未写我先学”,尤其对站桩提到的“生生不已之动”的内含加深了认识,如果不写此文就不会有这样深入的学习及其收获。对练功也不会有这样的突破,写与学的关系就是这样直接,这也正是促使大脑锻炼的过程。

寻找乐趣,优化心情

人生的乐趣是广泛的,途径是多样的,而写文投稿则更是独有的和深沉的。

当一篇文章由立意到取材,由理顺到修饰,直至完成时,欣慰的心情唯我独知,尤其当文稿被采用和发表时,心理上的满足感,人生的价值感,更无法表达,因为我的劳动被肯定了,我的想法被认可了。

我年岁虽大,但人未完。人们对六七十岁的人常说:“您老啦。”言外之意是:你岁数大了,脑功能衰退了,痴呆了,人完了!。就等“油干灯尽,寿终正寝”,我虽年过古稀,按说已老,但我却能读书、会思考、能写文章、能投稿,有时还被采用,在报刊上发表……显然我并“没完”,满腹的欣慰感、幸福感尽在其中。如此这般,我若不文孰能给!

奉献微薄,深感自豪

经常写写文章使我意识到我还能为社会作点小事,还能为朋友们的养生保健作点奉献。

我的文章虽水平不高,但却以我亲身的经历说明锻炼的重要,从而激励大伙走出家门,投身锻炼。以事实说明强身健脑的重要,从而启迪人们要勤读书、多思考、常写文章,推迟大脑衰老。

我介绍的一些祛病功法虽不是我的发明创造,但多数病症得到了痊愈与见好,证明它行之有效,从而帮助许多朋友治愈了病痛,迎来了微笑。

这些奉献虽是微薄,但总算对人们的养生保健尽了点滴辛劳,从而使我由衷的自豪,觉得自己还是个有用的人。

【编读互动】尊敬的广大读者和作者朋友,我们永远期待听到您的声音,看到您的笔迹。当我们看到您信封上的邮戳时,我们会欣慰,因为在那遥远的地方,有您的支持,这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上一篇:为自己开个营养处方 下一篇:高危妊娠的护理监测与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