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技能主题取向(Skill Theme)课程模式的启示

时间:2022-03-26 03:37:54

美国技能主题取向(Skill Theme)课程模式的启示

摘 要:笔者于2016年6月在山东曲阜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大会上,第一次接触到了由美国密歇根大学陈蔚云教授带来的技能主题取向(Skill Theme)课程模式。本文在总结陈蔚云教授展示课流程的基础上,对技能主题取向(Skill Theme)课程模式进行了简单介绍,提出了该课程模式对我国体育教学的启示:即改变固有的技能教学思路,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运动参与;巧妙运用音乐,创建新常规;关注技能本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关键词:技能;主体;参与;创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7-0049-03

2016年6月19-21日,由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主席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主办,山东省分联盟和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大会在山东曲阜举行。在大会上,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陈蔚云教授运用技能主题取向(Skill Theme)课程模式上了两节小学优质体育实践展示课。这是笔者第一次接触该课程模式,在认真仔细观摩的基础上深受启发。

一、两节小学体育课的流程

两节展示课选自体操项目平衡单元,内容主题分别是:模仿和相反动作的平衡,正反作用力(离心和向心)平衡。教学对象为:6-8岁的三至五年级学生。由于两节课的模式基本相似,本文主要介绍第一节课“模仿和相反动作的平衡”的教学流程。

场地:一个篮球场。

器材:小体操垫(每两个体操垫为一组,纵向并排连接在一起,每组体操垫之间有三米以上的距离)。

准备阶段:学生排成两列,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来到场地。进入场地后由陈蔚云教授引导并开始上课。陈蔚云教授介绍了本课的内容并邀请一名同学与她一起演示活动的要求:前后两名同学为一组,在本课的所有活动中两名同学都要保持运动方向和动作统一。

热身阶段:两人一组快速找到自己的空间(双臂伸展开所能碰触到的范围内没有其他物体),当音乐响起后分别做跳跃、慢跑、小马跳等运动,当音乐停止时按照教师要求分别做双手双脚着地的支持、侧躺、一手一脚的支持、一个支点的支持等平衡动作。最后要求学生做自己独特的运动方式与平衡动作。(注:在活动中每组同学时刻保持一致的运动形式与平衡动作,并保持自己的运动空间)

基本部分:每组同学快速找到一组体操垫并站在上面,教师讲解平衡动作的要领:用力、顶住、绷紧。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完成三个高水平位的平衡动作:两臂侧平举、单脚支撑的双臂上举、燕式平衡。按照高水平位平衡动作的学习经验,教师让每组学生自主完成三个低水平位的平衡动作,要求方向一致动作相同。在不断练习后,教师让学生每人先去走五步并向后转,接着做一个基本的平衡(两臂侧平举),再向前走五步(可自主创编其他运动形式,如小马跳)站到体操垫上并做一个高水平位平衡动作(可自主创编),接着在尽可能没有多余动作的情况下衔接一个低水平位的平衡动作,再接一个高水平位的平衡动作,完成一个自主创编的有三个动作组成的体操套路。(每次练习时都伴随着音乐)

结束部分:所有学生围成一个圈坐下,教师提问平衡动作的要点是什么,相同动作的要点是什么等。

二、技能主题取向(Skill Theme)课程模式简介

课后,笔者与陈蔚云教授进行了交流,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技能主题取向(Skill Theme)课程模式进行了了解和学习。

技能主题取向课程模式是基于技能主题进行教学的一种课程模式,它不是选择一个运动项目,通过有关这一运动项目的游戏或比赛来教授这项运动项目的技能,而是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选择适合其发展的运动技能,选择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能力和自信发展的技能。该课程模式认为应该要教给学生那些基本的、能够为今后复杂动作做准备的运动技能。这些技能主要分为三类:自发运动技能(Locomotor Skills),如走、跑、跳等;非操控性运动技能(Nonmanipulative Skills),如转、平衡、伸展等;操控性运动技能(Manipulative Skills),如投、接、踢等(汪晓赞等,2014)。实际上,技能主题取向课程模式基于Rudoif Laban 的运动技能分析框架,不关注运动项目以及运动项目中的技术动作,而关注技能的本质,重视学生运动技能的迁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比如,在陈蔚云教授的实践展示课中,其所示范的两节课主题分别为“模仿和相反动作的平衡”和“正反作用力(离心和向心)平衡”,都属于“平衡”类技能范畴,这种平衡技能并不独属于任何一项运动,而是一种综合的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技能。在技能教授的过程中,陈蔚云教授没有选择一些平衡类技术动作进行教学,而是针对平衡类技术动作的本质提出要求:学生在做平衡类动作的时候要做到绷紧、顶住和用力。这不仅能使学生做好平衡类动作,还留给了学生创编平衡类动作的空间。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创造力和想象力,还体会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

三、思考与启示

1.改变固有技能教学思路,给学生更多的空间

目前,我国大部分运动技术类项目的教学主要遵循“泛化――分化――定型――自动化”的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的认知规律。具体到某一节课,就形成了“完整动作示范――分解动作学习――连贯动作学习――完整动作套路学习”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遵循了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与认知规律,但这种用封闭式运动技能来教开放式运动技能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运动技能。同时,这种固定的模式教会学生的是固定的技术动作,学生在应用过程中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这种模式就像是一篇逻辑严密但阅读起来枯燥乏味有时还晦涩难懂的议论文。与我国传统的运动技术类项目教学相比,技能主题取向(Skill Theme)课程模式不要求学生完成规定的套路动作,使学生减少了因记忆套路动作而产生的学习压力,但时刻关注基本动作的学习与创编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学会了技术动作,同时创编出属于自己的套路动作,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创编能力,同时体会到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大大提高了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

陈蔚云教授表示:“在课程设计方面,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运动参与,着重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这样的课堂上你可以看到,每一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每一组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套路动作,几乎没有相同的套路动作,这样多种的套路动作是教师无法教授的。”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运动参与

技能主题取向(Skill Theme)课程模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领与指导作用。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运动参与上,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完成课堂中绝大多数的内容。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并不是要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控制。如果教师不进行引导与控制,那么教学就会变成“放养式”的教学,学生不见得会参与到课堂当中。教师适当的引导与控制,能够让学生有组织有目的的进行活动,从而更快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体会到集体活动的乐趣,以促进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运动技能的习得一定程度上而言是基于运动参与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运动参与将大大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

3.巧妙运用音乐,创建新常规

观摩国外的课程模式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音乐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利用音乐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放松心情,减少学习压力,提高运动参与。我国许多体育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应用音乐。许多教师在应用音乐后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结果,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的教师是为了用音乐而用音乐。技能主题取向(Skill Theme)课程模式将音乐作为课堂常规中的一部分,利用音乐控制学生的练习。当音乐开始后,学生开始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或活动。当音乐停止时,学生马上停止练习或活动并面向教师站立,认真听教师的讲解或指示。同时,活动中的音乐节奏会尽量与活动的节奏相适应。这种将音乐与课堂常规巧妙结合的方式,值得我国体育教育工作者学习与借鉴。

4.关注技能本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在传统的运动技能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技术动作本身,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技能的本质。如在体操的教学中,教师会教给学生一个又一个体操动作,并形成套路。在每一个动作的教学中,教师会详尽的讲解动作要领,而动作要领中大部分都是规定动作要做到什么程度,身体姿态怎样才算完成这样的动作。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们知道了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个别教师会在完成了规定的动作学习后,让学生们自主创编,但大多的创编只限于队形的变化或动作前后顺序的变化,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动作创编,没有新的动作出现。

而在应用技能主题取向(Skill Theme)课程模式教授技能时,主要关注技能的本质。如在教授体操动作时,陈蔚云教授并没有过多地讲解任何一个动作的要领,而是针对平衡这一类的动作统一提出要求,要求在完成平衡动作时身体要用力、绷紧、顶住。基于这样的要求,学生可以自主创编出一个又一个的平衡类的体操动作。技能主题取向(Skill Theme)课程模式不关注套路中的动作,而关注套路的组合方式。将套路的组合方式规定下来,让学生自己创编动作并组合在一起。这样,学生从一开始就进行创编,从一开始就要进行思考,使得想象与创造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当中,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效果显著。

关注运动技能的本质,将运动技能分类,注重运动技术的迁移,一直都是体育教师所关注的内容,技能主题取向(Skill Theme)课程模式真正的做到了这一点,让我在其中获得了很大的启发。

四、结语

在课后,笔者又与陈蔚云教授进行了交流,获悉她所展示的课程主要是针对小学生,而在美国类似的课程模式有很多。除了小学阶段之外,在初中与高中还有很多其他的课程模式,比如运动教育模式、理解式球类教学模式等都是很不错的教学模式,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点与适用的项目与人群。结合课堂观摩,本文认为中国在学习和引进西方教学模式时,不能盲目的生搬硬套,而应该针对其特点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形成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本土化的教学模式,毕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注:本文系上海市教委学校体育科研青年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JTY-2016-E04)

上一篇:谈医院目前主要就医环节的信息化处理 下一篇:物流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