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学社发起人:吴世瑞

时间:2022-03-25 09:55:02

中国会计学社发起人:吴世瑞

吴世瑞(1897~?年),字蔚人,男,安徽省当涂县人。教授,经济学家,会计学家,会计教育家。金陵大学与国立政治大学经济学系系主任,国民政府教育部、外交部会计长。

一、个人生平简介

吴世瑞,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出生于安徽省当涂县。早年在家乡就读,青年入省城求学。1917年(民国六年)考入由美国基督教会在南京创办的教会大学——金陵大学,于1921年获文学学士毕业。后飘洋过海到美国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商学院深造,专攻商贸一科,1923年获商学硕士学位后回国。

归国后,1923年~1940年在母校金陵大学担任文学院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并兼职于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开启经济与会计教育的人生里程。其间,以金陵大学经济学系系主任身份加入中国经济学社。1934年,与卫挺生、潘序伦、徐永祚、奚玉书、邹曾侯、任应钟、闻亦有、蒋一贯、安绍芸、杨汝梅(众先)、雍家源、顾询、钱乃澄、李鸿寿、许敦楷等51人发起,于同年11月18日在南京中央路560号成立中国会计学社,并当选为理事,后为常务理事兼会计专修学校校长。1940年,开始进入政界,任职于国民政府教育部,从事会计实务工作。1941年~1944年担任教育部会计长;其间及至1947年,与卫挺生、许本怡先生一道受聘中央政治学校及国立中央大学法学院经济系教授,后任经济系系主任与学校复员回宁计划委员会委员(1945年9月)。并曾与雍家源同期担任广州大学教授。1947年任国民政府外交部会计长。

1949年与政府同去台湾,任职于台湾国民政府外交部,曾出任台湾驻日本大使馆参赞。晚年侨居美国。

1988年,被《中国会计史稿》(郭道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628)收录为民国时期76位知名会计学者之一。

2000年,作为20世纪中国会计学界名人被收入《中国会计学界百年星河图》(郭道扬,《财会通讯》2000年第1期),列入37位一星人物之中排第11。

二、理论主要贡献

吴世瑞教授一生致力于经济学与会计学研究,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 不少著作在经济与会计学界产生过较大影响。其出版的论(译)著主要有《经济学原理》(大学丛书,商务印书馆1935年), 《初级会计学纲要》(1947年);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编印的《经理概述》和《经理作业计划》(1942年); 以及与刘衡如合作将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著《Bertrand Russell:Political Ideals》(New youk,1917年)翻译为《罗素政治理想》(新文化丛书, 中华书局1920年)等。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有《农业放款问题》和《豫皖鄂剿匪总司令部救济农村金融之办法(书报介绍)》刊登于《旁观》1932年第6期, 以及《畏难与恋栈》(《时代公论》1932年第7期)和《英文本重要会计书籍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会计季刊》1935年第1卷第1期)等。

下文主要以《目录》和《经济学原理》为例,介绍吴世瑞先生的会计学与经济学观点及其理论贡献。

1930年代,中华大地推行西式会计虽近30年,但我国关于西方的会计书籍,不论是英文原本,还是中文译本,其数量并不多见。在这种情况下,吴师整理撰写了这篇题为《目录》的文章,旨在向国人推介西方新式会计理论著述。文章说,新式会计,来自欧美的在中国大地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了。国人鉴于中式会计制度缺点甚多,先后提倡采用新式会计,多年以来,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唯对于会计书籍,中文著作,为数不多,故仍须借重西书,而各处图书馆中,关于西文会计书籍,亦甚稀少。所以,选择英文中的重要会计著作,分类排列,编成此《目录》。

《目录》共分11大类,介绍了278种会计著作的作者、书名、出版社和出版日期。具体包括簿记类26种,普通会计类43种,成本会计类12种,公共事业会计类21种,政府会计类9种,银行会计类12种,会计制度类5种,审计类21种,财务报告与分析类19种,其他会计类45种,专业会计类包括公司会计、建筑工程会计和农场会计等11小类共65种。

从《目录》中的著作出版时间的跨度看,涵盖1897年到作者编撰此文的前一年——1934年。最早的是蒙哥马利(Montgomery,J.L)所著,于1897年由美林(Merrill)公司出版的《现代簿记与商业实务》(《Modern Bookkeeping and Business Practice》)和《现代簿记》(《Modern Bookkeeping》)这两本书。世界著名会计大师蒙哥马利(Montgomery,R.H)所著的世界会计名著《审计理论与实务》(《Auditing Theory and practice》1927年),以及其他会计名著,如陀氏(Dohr,J.L)著《成本会计原理与实务》(《cost accounting theory and practice》1924年)和劳氏(Lawrence W.B.)著《劳氏成本会计》(1927年)均列其中。

1930年代,正是中式簿记改良与改革之争的时代,作者源于西方留学的教育背景,此时撰写该文,无疑是用其实际行动对中式簿记改革的一种支持,表明了自己愿以西式会计代替中式簿记的学术观点。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讲,先生是一位中式簿记改革派。尽管未能占有更直接的一手材料来予以证明,但还是认为这种推断是符合情理的。

《经济学原理》是吴先生的一部成名经济学著作,列入民国时期的“大学丛书”,1936年出版后多次再版,在经济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及至1990年,与王亚南著《中国经济原论》一道被列入“民国丛书”再次重印,可见该书的学术价值之重要,社会影响之深远。书中的许多观点,被经济学界同行广为引用。如第一章中关于经济学的定义,就是引用较多的内容之一。书中说,“经济学者乃研究人类获得以及使用财富的种种活动之社会科学也。易言之,对于一切人类之消费与生产,以及货物或劳务之售购,莫不加以探索之谓也”。

再则,吴世瑞先生在书中提出的下列观点也值得一读。他将经济制度分为自给经济制度(指原始社会家族式经济制度)、共产主义经济制度(即指苏式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个人交换经济制度(意指市场体制),认为苏俄经济制度是一种“极端集中”的经济体制,“个人对于创作及其企业,无甚自由,工作既经规定,消费亦受限制”;说苏俄实行国有化,财产充公,按劳分配,“惟理想与事实相背驰,实徒劳其名而已”;批评取消市场的商业凭券制度,“理想虽佳,计划虽精,然施之实行,每发生种种之障碍焉”。其结论是,每个国家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社会制度,“中国不是分配不均的问题,而在生产力殊为薄弱”。他对现代欧美社会的民主主义及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予以默许,说它是介于自给与苏联式经济制度之间的一种制度。

可见, 先生是市场经济的主张者,并认为中国的主要问题是发展生产力,解决贫穷问题。真是一语中的!看来,我国改革开放后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治国方略,在他的书中找到了比较原始的答案。

三、教育与实务主要贡献

吴先生自1920年身于会计教育,先后担任金陵大学、中央政治学校、国立政治大学、广州大学和南京大学等高校教授,长期讲授经济学专业课程,并兼任金陵大学及国立政治大学经济系系主任,从事学科建设与教学管理,为国家培养经济与会计管理人才,擘画经营,辛勤劳作。

1923年,先生留学归来,回到自己的母校,担任经济学教授和系主任。为金陵大学经济学科建设做了许多具体而有益的工作。金陵大学经济系始于1912年成立的经济社会学系,后于1921年增设商业专科,1923年恢复经济学系,先生恰逢此时回校任教并兼任系主任。他与许本怡教授等同事一道,在学科建设方面,十分注重从国外引进新学科,重视全面系统引入现代经济学理论,将学科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既注重课堂理论教学,又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系统性与理论性,除系统开设经济学类课程外,还结合形势需要开设一些劳工问题、劳工法规等新课程,向学生讲述世界及中国的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在教学管理上,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凡以经济学为主系的学生,除完成毕业论文外,必须系统修完经济学类课程;凡以经济学为辅修专业的学生,除免修经济学类的两门课程和毕业论文外,其他课程要求均与经济学为主系的学生相同。在教学组织上,坚持教学与实践齐头并进,经常组织学生深入社会,进行社会经济调查,了解民情。上述办学措施,使众多经济学系学子受益,学系声誉也因此日益提升,为经济学系的后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吴世瑞教授,既从事教学管理,又坚持站好三尺讲台,长期讲授经济学原理、会计学等课程,向学生传授经济学与会计学专业知识。在中央政治学校任教时,为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讲授“经理作业计划”课程。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央大学任教时,为重庆市沙坪坝区社区民众作“现时经济问题”等时事政策报告。尽心尽力地履行一位教师所担负的教育之职责。

吴先生编著的《经济学原理》教本,以及《初级会计学纲要》和根据1942年在国民政府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讲课用讲稿整理的《经理概述》与《经理作业计划》讲义各具特色,体现了先生所坚持和倡导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经济学原理》作为一部大学丛书,具有系统的理论性,后3种教材侧重于实践性。特别是《经理作业计划》一书,更是一种属于业务演习的教材。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既介绍了预算等经理作业的理论,更偏重于预算编制等实际操作知识的传授与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此,书中列有大量的预算造表练习等,以供学习者课后练习之用。

吴先生作为一名会计大师,长期活跃在民国时期的会计实务与会计学术组织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较好的组织与带头作用,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及社会影响。

他身为中国会计学社常务理事,充分发挥“理事”作用,参与制订《中国会计学社章程》,出版会计刊物,创办会计学校,组织学术交流,认真履行职责。1935年7月中国会计学社接管《会计杂志》和《立信会计季刊》之后,将后者更名为《会计季刊》,并交由吴师与闻亦有、雍家源教授负责具体的编辑与出刊事务。这种内容以长篇为主,偏重非营业会计问题的会计刊物,在3位会计大师的主办下,保持和发扬了《立信会计季刊》的办刊优势,其内容除登载会计论文、选择国外会计文献外,还特约各行业的专家撰写会计制度,以供工商界采用新式簿记参考。该刊以其内容比较精深、理论结合实际,与当时进行的会计改革和改良运动配合紧密,赢得广大学术界和工商界人士的好评。在担任中国会计学社创办的会计专修学校校长之后,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在组织会计学术交流,培训会计人才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于当时的会计学界产生了非常积极的社会影响。

在国民政府教育部、外交部会计长岗位上,尽心尽力,特别是在担任教育部会计长期间,正是国运不昌之时,为国难时期的国民政府教育部,在教育资金调度与管理和教育会计制度建设等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事情。

吴世瑞,民国知名会计家,金陵留美商硕士;合创会计之学社,主办季刊于会计;宁穗两地育英才,力践理实于一体;“目录”“原理”留佳作,“教育”“外交”兴财计。

参考文献:

[1]戎毓明:《安徽人物大辞典》,团结出版社1992年版。

[2]李宝震、王建忠:《中国会计简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3]吴世瑞:《英文本重要会计书籍目录》,《会计季刊》1935年第1期。

[4]吴世瑞:《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5]江公正:《民生经济学》,自由论坛杂志社1937年版。

[6]华彬清:《南京社会科学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

[7]张宪文:《金陵大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上一篇:导演李安:我希望把东西方好的东西结合起来 下一篇:性丑闻与国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