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络道德意识为视角的道德主体教育

时间:2022-03-25 04:04:00

以网络道德意识为视角的道德主体教育

摘 要:互联网时代为道德创造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土壤,受网络环境虚拟性、匿名性和开放性的影响,也使网络道德受到了新的挑战。网络道德意识是道德主体在网络空间中发展起来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统一体。道德主体在构建网络道德意识中的主导作用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提,如何有效避免网络道德问题的发生,除了关注道德主体所处的外在环境,更在于培养道德主体的内在环境。通过扭转歪曲的道德图示、形成理性的情绪评估、培养网络世界中的责任以及避免网络去个性化的发生,有助于引发道德主体形成关于道德的思考,内化道德涵义,促进积极的网络道德意识的形成,从而培养和发展道德创造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道德创造;网络道德意识;道德主体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14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造、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最鲜明的主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创造的渗透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生活空间,同样存在虚拟网络世界里。由于网络世界开放性、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道德主体在网络世界的创造活动受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越来越弱,创造性与道德的关系已成了“互联网+”时代要面临的现实难题。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及其社会学意义,揭示网络道德教育中的缺陷与不足。人作为道德主体在网络创造中的缺失,可能是造成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也是网络道德教育中的重大缺失。因此,探讨道德主体的网络道德意识水平与道德创造的关系对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互联网时代的道德创造

道德领域可能是近年来创造力研究最重要的领域,道德创造力关系到个人成长和社会福祉。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发现,高道德能带来高创造性。这也许意味着个体道德水平越高,社会道德氛围越好,个体或社会的创造性表现也越好。

从认知层面上看,道德创造是道德认知的最高层面,是指道德上的新追求,既包括道德规范的改进也包括道德规范的创新。从行为表现上看,道德创造力是道德领域的创造力,是做出或者发现新的有道德价值的产品(见解、方法和结果)的能力。从发展水平上看,道德创造的过程中道德主体以求善为最终目的,将整合并超越原有的道德观念或道德规范,新颖、独特地解决道德问题,是道德能力的高级表现形式,是道德主体性的集中表现。通过多角度对道德创造进行解读,可以发现要完成道德创造,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求善的道德体验、创造性道德人格、创造性道德思维等心理特征。

互联网时代的道德创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主体的网络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由于道德主体在网络道德意识构建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要避免网络道德问题的发生,需要寻找一种针对提高道德主体认知、情感、意志能力的道德教育模式。

2 道德主体教育与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灌输式道德教育,教育对象被动地接受所被灌输的道德概念与行为规范,难以让教育对象产生共鸣,更谈不上内化为信仰。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道德主体教育的思想越来越成为道德教育理念的主流,即“承认和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人成为具有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主体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体的模式”。网络道德主体性,即在网络道德领域中,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备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网络道德意识表现为个体在网络空间中觉察到事件涉及道德标准,或意识到网络活动存在道德标准的敏感性。而其构成的先决条件,是道德主体在网络空间中的道德选择,这些选择对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在内的道德意识构成。由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都是基于主体性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结构,如何提高和培养道德主体在这三方面的能力,是培养网络道德意识的P键。

3 培养网络道德意识的道德主体教育途径

培养网络道德意识的道德主体教育,要以提高道德主体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水平为目标,注重培养教育对象道德认知能力,学会理性的评估情绪,培养其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并实现道德自我的养成。

3.1 扭转歪曲的道德图示

根据Fiske和Taylor’s的社会认知理论,决策者对信息进行感知和编码,但是,由于传入的信息的某些方面较为突出,生动和具有易得性,因此能够接收到更多的注意。不难看出,处在何种网络环境中就容易构建出相应的道德图示。但是,在道德图示最终构建前存在一个先验条件,决策者对信息进行感知和编码,也就意味着在意识水平上,即道德主体在道德认知上的体验决定了道德图示的构建结果。

虚拟暴力和模拟生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网络环境带来了截然不同体验后效,充分说明了网络环境对道德图示构建的重要作用。但是网络环境对道德图示的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道德图示通过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过程,它可以在个体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通过参照、模拟等交互性效应而逐渐形成。

道德问题的特性能够随着突出性和生动性而变化,由此增加了个体注意该道德问题的这些特性,并且将问题界定为道德问题的可能性。个体选择进入怎样的网络空间,在网络空间内辨别道德事件的刺激程度,很大程度上是由道德主体决定的。因此,从网络使用者的角度来说,要培养辨别道德事件的敏感性,提高道德认知水平。

3.2 形成理性的情绪评估

道德情绪和直觉就像狗尾巴一样驱动道德判断,道德情绪在意识水平下对道德行为的发生产生着影响。在认知和情绪双加工机制中,认识和情绪发生的先后顺序和决定作用至今未有定论,但不能否认的是,认知可以在意识水平上影响对情绪体验的判断。

道德情感是人类独具的一种高级社会性情感,是人的德行的外显,是社会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之本质力量和社会功能得以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是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和思想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情绪体验在道德层面上的作用,更多的要放置在事件背景中被考虑。从事件的目的和影响上做出理性的判断之后,才有利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道德主体在体验到情绪时,如果能结合道德事件的特征与结果进行理性的判断,对道德情绪进行评估,可以避免情绪在意识下水平引发道德问题的状况发生。

3.3 培养网络世界中的责任感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责任感被认为是道德意志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很多人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现实世界中的概念与价值观不适用于网络空间,这个观点需要仔细评估的。个体在接入网络时代不可避免带有现实世界的固有认知,但在新的虚拟空间中也会发展出与虚拟世界相适应的新概念,不能一味排除现实世界概念的影响与意义。

在网络道德上的争论基本上落脚于要建立一个有规则的网络空间活动法则和靠个人自我控制,换句话说就是个人责任感。由于网络资源获取的便利性、网络信息的冗杂化、网络交流感觉经验的有限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网络世界里的个人责任感容易弱化,甚至出现“旁观者效应”。网络世界对道德主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有些甚至放弃了对高尚精神的追求,导致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价值主体的唯我化、价值评价的利己化。

对于道德主体来说,要注重强化现实世界的固有责任感认知,在和虚拟世界统合的基础上,杜绝“旁观者”心态的出现,通过培养高度的个体责任感,对于形成积极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

3.4 避免网络去个性化的发生

在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能将此内化为道德意志,关乎道德意识的最终形成,这个内化的驱动很大程度上受个性化发展的影响。网络中去个性化就是指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空间内,个体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在网络中去个性化状态下个体的行为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从而导致个体做出在现实社会中通常不会做出的事情。去个性化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身份的隐匿,第二个是责任的模糊化。

网络环境中的交流,可以勘察个体的自我意识强烈度。特别在论坛中,通过头像、签名等是否凸显个人身份的描述线索,对个体角色、意识可以进行和现实世界不同的重构。由于网络空间存在身份隐匿性和责任模糊化的特点,对于道德主体来说,在网络空间里要树立明确的身份意识,更要注重自我概念的固化,避免去个性化的发生。

4 结语

将道德主体教育引入网络道德领域之中,既有利于探索网络道德教育的新途径,进而发展培养和发展个体的道德创造能力;又有利于解决网络道德领域的现实问题,应对互联网时代网络道德面临的新挑战,也为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石明爽.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4.

[2]王辉,张景焕,刘桂荣等.道德创造力浅析[J].科技信息,2012,(4):95-95.

[3]刘昌,沈汪兵,罗劲.创造性与道德的正向关联: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证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4-115.

[4]吴俊,木子.道德认知辨析及其能力养成[J].道德与文明,2001,(5):46-49.

[5]Mike,W. Moral Creativity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Science and Engineeing Ethics,2006,(12):421-433.

[6]徐燕.道德创造能力及其培养[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6.

[7]Segovia K Y,Bailenson J N,Monin B.Morality in tele-immersive environments[C]//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mersive Telecommunications. ICST (Institute for Computer Sciences, Social-Informat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2009: 17.

[8]Mark S,Mark C.Virtual team building: Employing Immersive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to facilitate team trust and identity[Z].2012.

[9]Haidt J. The emotional dog and its rational tail:a social intuitionist approach to moral judgment[J].Psychological review,2001,108(4):814.

[10]王x芳.从道德情感走向道德自由[J].伦理学研究,2010,(6):121-124.

[11]周详,杨治良,郝雁丽.理性学习的局限:道德情绪理论对道德养成的启示[J].道德与文明,2007,(3):57-60.

[12]Willard N.Moral Development in the Information Age[Z].1997:9.

[13]Tavani H T,Grodzinsky F S.Cyberstalking, personal privacy,and moral responsibility[J].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2,4(2):123-132.

[14]汪茹,王金涛.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错位现象及规避策略探析――以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39-41.

[15]兰玉娟,佐斌.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2):467-472.

[16]Yee N, Bailenson J N,Ducheneaut N.The Proteus effect: Implications of transformed digital self-representation on online and offline behavior[J].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9.

上一篇:完全肥效试验3414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电力企业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