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心头绽开

时间:2022-03-25 12:34:55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要求: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中的情感是参与教学活动的师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感觉而产生的好恶倾向。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涵。

关键词:和谐;情感;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因此,课堂上教师的态度和互动环节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由此引发师生间的情绪变化和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起伏。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通过情感积淀走入学习氛围,进而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产生共鸣呢?

一、利用教材内容本身来调动学生的情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实际上教材内容也有“境”,学生也只有“入境”才能“始于亲”。如果学生一旦入境,就会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一种“亲近”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使之兴趣盎然。

1.情景诱情,形象逼真

现行教材牛津小学英语编写图文并茂,内容贴近生活,形象逼真,而形象逼真则是情感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现在的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性好动,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常常用表演、简笔画、游戏、儿歌、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之集中注意力。如,在教学八个动物单词时,我运用多媒体动画课件,展示动物园的情景,让静态的图形动起来。如,教bird一词时,学生一边说一边配上小鸟飞翔的动作,Bird,bird. I’m a bird.小猫喵喵的动作:Cat,cat. I’m a cat.顿时教室里出现了58只小鸟,58只小猫。这时的学生特别兴奋,他们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引导他们进入了所学的情景之中,同时也超越了教材本身,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训练,同时很快地理解了情景中的意思。而老虎则被放在动物园的一角,教师用粗而可怕的语气将其介绍给学生,学生边听边看,全神贯注,这时我向学生发问:What’s this?What’s this?由此再次导入新单词。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需要设计问题,我会考虑全体学生的情况,全方位、多角度地设置问题,帮助学生拓展横向、纵向、类比思维,如此下来,学生既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又能在此基础之上开动脑筋去探索、去创新,在兴趣中激活了创新思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2.设问激思,理解所学内容

教学设置问题是促使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手段。问题的巧妙引出可以引起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这种良好的情感驱动下教学过程变得生动而富有生气,教与学的契合也将在这里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因此,教师要通过精心设置问题,激活思维,将学生引入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他们对知识的兴趣,促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充满趣味的提问,利于调动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比如,在三年级的字母教学中,巩固26个字母时,教师可以在PPT上出示一棵高大的椰子树,但是树上只有25颗字母椰子。在PPT的tips中提示学生数一数有多少颗椰子,学生兴趣盎然地数完后,定会窃窃私语:怎么少了一颗呢?教师便可趁机提问:哪个椰子被馋猫偷吃了呢?如此趣味的提问,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好胜的学生总想第一个发现少了哪一颗字母椰子。这样的启发式教学,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能把学生带入新知识环境之中,为发展创新思维打下基础。

二、通过营造氛围,激活创新思维

小学生是饱含感情的,学生对学习所持有的感情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效果。教师只有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展,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在课堂中,我时刻用微笑面对学生,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促使他们大胆开口,锻炼思维。同时,我还避免“一言堂”,在课堂上发扬民主,使学生敢问、敢说、敢做,甚至敢于质疑或指出老师的错误,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次的英语课堂上,我念错了一个单词,立刻有学生站起来说:“Miss Song,这个单词你念错了。”听了他的指正,我意识到自己真的错了,并立即纠正了错误,向学生连声说:“I’m sorry,I’m sorry.”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挚的感情可以使人感动,并能使人的心灵沿着一种特定的轨道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情感的辐射是维系教学过程并使之富有意义的强有力的纽带。对于语言的学习,尤其需要教师创设合适的语言情境,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此情境下学习,兴趣浓,趣味高,效果好。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非常注意语言情境的创设,通常会采用实物、图画、音乐等手段对所创情境进行演示、重现和渲染,以此增加情境的真实性。同时,我还会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多媒体媒介进行教学,努力营造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他们创新思维的开发。如,在上六年级复习课时,为了避免传统复习课的枯燥无味,我选用了一篇辅助课文“The cock and the Fox”并将其制成多媒体动画课件,放给学生看。公鸡和狐狸那生动幽默的语言、有趣夸张的动作、鲜艳夺目的色彩、丰富搞笑的语调,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并且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了教学内容。随后我又借助多媒体课件,用简单的语言向学生描绘,学生欣赏着精美的PPT,倾听着老师的解说,很容易就熟悉了课文内容。在听录音跟读环节,我鼓励学生模仿录音上的语音和语调,使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快掌握课堂上的知识。然后,我又让学生表演课文内容,在表演中体会语言情境,学生兴趣高涨,积极性大增。最后,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创造,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创造得到充分发挥,复习课上得有声有色。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实际需要来设计自己的动作、表情,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只有恰到好处地使用,才能起到有利于师生情感交流的作用,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有效地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是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则是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的重要基础或前提。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但传递着认知信息,而且还会彼此交流着人际情感。“亲其师而信其道”便说的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情感交流,创设情感课堂氛围,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师生情感交流最重要的纽带是课堂上的教与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蕴含融洽,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能产生神奇而又充满趣味的联想,使知识在接受的过程中得到创新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积极鼓励、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或见解,让学生从教师的语言、表情或肢体表达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应尊重学生,避免训斥,否则会造成他们的紧张心理,使他们畏惧开口说英语,最终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导致学生怕学、厌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给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由喜欢教师迁移到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

思维和语言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学生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同时也发展了思维,英语教学中的师生情感交流,能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语言的学习和运用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语言知识越丰富,语言运用越多,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思维发展就越快。

为了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进入所学内容的情感世界,缩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不断有新的体会、发现,并大胆地作积极思考,在师生交流的相互影响下,既丰富了知识结构,又培养了思维能力,使思维活动更趋于活跃,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四、互动合作,拓展创新思维

教学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拓展创新思维。它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都能有新的收获。每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是有限的,而如果将每个人的思想进行交换、碰撞,那么将得到新的、有着更丰富内容的思想。因此,在课堂上我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方法,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讨论,口脑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间相互交流、碰撞、启发、升华,形成1+1>2的效果。不仅如此,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最容易形成一问多答的发散性思维,而一问多答既是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手段,更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如,牛津教材三年级3A第七单元D部分都是看图说话,我每次都是先出示图片,不讲新内容,而让学生先小组内进行看图说话,展开讨论和想象。在相互讨论交流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引导,将每个人的观点充分地表达出来,大家相互汲取养分,形成自己新的思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学中,在情境表演或对话训练时,我通常会让学生先进行分组讨论,让他们在合作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和拓展。在掌握基本对话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看图说话练习,即使说一个单词,一个句子都可以。学生在一言一语的相互补充中充分发挥想象,互相学习,深入角色,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所学知识得到了巩固,实践创新能力同时也得到了提高和拓展。又如,在课后的总结表演中,学生尽自己所能,互相补充,互提建议,把课文表演得淋漓尽致。

因此,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激发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我们要以此为出发点,探讨课堂教学艺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实践创新思维得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牛俊霞.实施英语情感教学创设课堂和谐氛围[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5).

上一篇:开展情趣课堂,让小学生快乐学习语文 下一篇:让综合实践活动“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