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物理教师高效课堂提问行为”的一点思考

时间:2022-03-25 11:52:19

关于“高中物理教师高效课堂提问行为”的一点思考

巴西著名教学学者弗莱雷曾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浓缩了教师对课堂和学生的理解,浓缩了课堂教学的艺术.优质的问题和优质的提问是优质教学和学习的核心.那么,什么样的提问行为是高效的呢?笔者从“高效提问行为的特征、评价维度及评价量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拙见,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1高中物理教师高效课堂提问行为的特征

高效的课堂提问行为很难用量化的方法来研究,从而制定出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程序,而且判断问题是否高效是具有一定相对性的,不能绝对地判断问题的高效性,因而我们只能从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去寻找一些高效提问所具有的特点,从而把握什么是高效提问.

高效提问是针对低效提问而提出来的.低效提问主要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这类问题往往是琐碎的问题、模糊的问题、抽象的问题、机械的问题等等.一般这类问题都很简单,学生只需要对事实进行最基本的回忆,不需要经过高级的思维加工就可以比较容易的得出结论.相对于低效提问,高效提问的标准是:第一,它能够产生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的效果.从问题类型上看,不总是记忆、复述的,而是需要分析、应用、综合、评价的;第二,问题的描述是清晰明了的,学生知道、理解教师问的是什么;第三,所提的问题使学生能明确地、创造性地做出回应;第四,这些问题是一种恳请式的,而不是威胁式的,令学生坦然说出他们最好的想法;第五,它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后感到安宁和轻松;第六,它要求学生呈现自己怎样从材料中推导出问题的答案的,允许他们使用所知道的知识去理解主要的概念.

从教师方面考虑,高效的提问是指教师精心准备和设计了的提问.这种提问是包含有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提问目的的,而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随意的提问.这样的提问主要有这样一些:①教师以课程内容为基础的提问.这种提问不仅是课程内容的完美体现,而且要涉及一定的、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其他方面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整合的、综合的、全面的信息来了解世界,而不是将那些与课程内容毫不相干的、支离破碎的、毫无意义的观点,概念拼凑到一起.为 “提问”而“提问”.②教师考虑到全班学生发展水平的提问.教师的提问要面向班内所有的学生,使得所有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的水平上都得到相应的提高,而不仅仅面向那些在各个方面发展较好的学生进行提问.③教师以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学习范围的提问.教师提问一定要引起学生一般意义上的思考,使得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多创造性的来解释和论证问题,而不是仅仅获得唯一的、标准的答案.教师提问要体现一定程度的教育智慧.

因此将高效的提问行为定义如下:高效的课堂提问行为是指教师清楚明了地、有目的、有组织地提出简短的、发人深省的、能引起学生思维的问题,能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的达成预期的教学目的.

2高中物理教师高效课堂提问行为的评价维度

2.1问题的类型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认知性知识,也有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既有一般的事实、现象和概念,又有抽象的原理、定律和规律等.有的知识只需要学生记忆和理解,有的知识还需要学生分析、应用、综合和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提出不同类型和思维水平的教学问题,从而综合地完成各种知识的学习任务.由于不同的提问类型所发挥的教学价值和作用是不同的,教师在分析教学提问类型和问题的思维水平时,应该根据具体的学科特点和课堂提问行为改进的实际需要,采用适合自己需要的提问类型.

2.2问题的措辞

教学是一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概念、原理、理论和方法等,从而增进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熏陶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学必须要做到清楚明了.教育实践和大量研究表明,教学清晰明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有效教学的最重要的特征.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清晰明了的提问措辞能够使学生明确提问的目的,学习的任务和要求,知道自己应该掌握的内容和学习的重点.所以提问的语言要鲜明,要符合知识的逻辑特征.其次提问要精炼,因为人的反应期是很短的,由记忆听觉得来的知识尤为有限.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简明扼要,使学生一听就能了解题意,而且当他思考答案时,能够把问题记在头脑中.如果一个问题冗长繁杂,听了后半句,忘了前半句,学生就很难把握问题的中心.此外提问的指向范围要适度,范围过宽,不利于正确指导学生定向;范围过窄,则不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

2.3问题的目标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的设定非常重要.对于问题目标的设定,需要教师回答三个问题:第一,提问有没有明确的目标.因为目标的清晰度直接关系到能否给予学生以正确的刺激,而刺激的适度又是学生作出正确反应的前提,如果提问的目标含糊,学生就只能做出含糊的反应.第二,所确定的目标有没有价值,是否符合本节教学的目标;第三,它能否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物理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渗透,使学生了解自然界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获得对自然界更加本质的认识,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因此,有效的教学必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样高效的提问也必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4问题的难度

教学能否有效展开,问题的难易程度显得相当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太容易就会使学生丧失兴趣,没有足够的动机;太难则使学生产生过多的挫败感,丧失学习的信心.“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问题应遵循的难易程度.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依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理论来确定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发展水平,以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处于思维活跃状态.这样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认知上的主体作用,使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相互作用,直到学生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向新知转化.

2.5提问的语气

大多数学生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不感兴趣,因而不积极主动地回答教师的提问.焦虑紧张、缺乏自信是课堂上两个主要的消极情感因素,成为影响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主要障碍.如果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没有把学生的情感考虑在内,忽视情感的过滤作用,就会对学生的情感状态产生负面的影响.因而教师在提问时采用怎样的语气也将成为影响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因素之一.

2.6等候时间

如果教师期望学生整理出理由充分的回答,就应当耐心地等待学生的回答.由教师自己来回答问题,或者紧跟着先前的提问提下一个问题,中间不留任何空隙,这两种做法都会干扰学习的进程.课堂教学期间的沉默往往是学生思考问题的一大契机.教师应当确保不要因自己的讲话而搅乱了学生的思考.一旦学生开始回答问题,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意识到回答问题是一种责任.有研究提示我们,在问题提出之后,允许学生自由讨论之前,投入较长的等待时间,能够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频率与质量.如果一个问题足够重要,需要提出来,那么等待学生回答的耐性也同等重要.

2.7教师的反馈

如果教师仅仅将反馈理解为对正确回答给予肯定和表扬,而对错误回答给予怀疑和批评的话,就会给学生不好的暗示.就好像在说,如果你不知道正确答案,最好保持安静.这往往限制了学生互动的数量,也限制了学生将来愿意冒险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当我们把教学的焦点放在确保学生获得“正确”答案上,而不是关注他们是如何生成合乎逻辑的答案时,我们就是在强化一种错误的见解,误以为学习就意味着保证答案正确,而不是帮助学生把学习理解为一个过程.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答语,要充分肯定其正确的部分;对有创新的回答,哪怕创新的因素很少,也应给予赞扬;对于回答有缺陷或不正确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也要耐心分析其中的错误原因,对其中的积极因素,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3高中物理教师高效课堂提问行为的评价量表

上一篇:《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教材二次开发 下一篇: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