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时间:2022-03-25 09:20:34

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摘要 本文就黑果腺肋花楸的裸地沙床扦插育苗、棚内砂壤土床扦插育苗、棚内草炭土穴盘扦插育苗3项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阐述了扦插后的管理措施和越冬防寒措施,以期为这一新的经济林树种的扩繁推广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育苗;无性繁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85.9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162-02

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 Elliot)隶属于蔷薇科(Rosaceae)腺肋花楸属的落叶灌木,株高1.8~3.0 m,在年降水量≥500 mm、极限低温≥-40 ℃、土壤pH值5.0~8.0、土层厚度≥40 cm以上的地区皆能正常生长。其原产地为美国东北部,是以生产果实为主的经济林树种,还可用于园林绿化和水土保持林建设。果实中花青素、黄酮和多酚含量都是已知植物中含量最高的,此外还含有纤维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辐射和重金属中毒等都具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该树种由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率先从国外引进,现已在我国南自江苏无锡、北至黑龙江黑河的广袤地区推广开来,并成功选育出富康源1号新品种,发展前景甚是喜人。近年来,笔者重点围绕黑果腺肋花楸的嫩枝扦插育苗开展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裸地沙床扦插育苗

1.1 扦插条件

选择离水源、电源较近、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块用作扦插场地,上面铺粒径0.1~0.5 cm、厚15~20 cm的鲜细河沙。安装自动控制喷雾系统。

1.2 苗床制作

用新鲜的细河沙铺垫成长≤30 m、宽80~100 cm的苗床,床间留宽30~40 cm的作业道(兼作排水沟)。为防止雨季排水不畅造成苗床积水,在做床之前应事先平整地块,耕翻、耙平床面,在繁殖区修筑好排水沟,并把作业道和排水沟的土铺垫在苗床底层,以抬高扦插床面,避免积水[1]。

1.3 苗床消毒

扦插苗床做好后,在插前2~3 d用0.5%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床面进行消毒,1 d后连续喷雾淋洗4 h以上。

1.4 扦插时期

6月中旬开始至7月末结束。此时当年生枝条已基本停止生长且呈半木质化状态。

1.5 条材采集

具体包括:①条材选取。在采穗圃内选择无病虫危害、生长健壮、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植株作榧羧∷胩醯哪甘鳎也可以在育苗区和栽培园内结合修剪、除萌选择优树进行穗条采集[2]。②采条时间。在阴天或晴天的早晨露水未干时采条,太阳升起之前完成。③条材处理:将采下来的枝条放入水桶中或用湿布、塑料膜等包裹,迅速运回。将采回来的条材置于阴凉的室内或背阴处,并把下端浸于清水中,对上端喷洒清水以降温、保湿,防止条材积压发热或因曝晒失水。

1.6 插穗制作

制作插穗要在室内或室外阴凉处进行,环境温度要低、湿度要大,干旱多风的天气应注意挡风,适当在地面和操作台上喷洒清水,可起到降低温度和增加湿度的作用。

在穗材加工过程中要保持周围环境清洁和制穗工具洁净,剪刀、水桶、清水盆、浸药池等用75%酒精擦拭消毒。剪穗时从枝条的顶端开始向下依次剪取长8~12 cm的茎段,插穗上剪口距上叶腋处1.0 cm呈平剪口,下剪口距下叶腋处1.5 cm呈斜剪口,除去插穗下部叶片,保留顶端3~4片叶,并把叶片长度大于5 cm的部分剪掉。剪刀要锋利,剪口需平滑。制好的插穗按50根一捆扎好,并及时将基部置于流动清水中浸泡[3]。

1.7 插穗处理

常用的生根剂有ABT 1号和ABT 2号生根粉。将1包(1 g)生根粉打开倒入非金属容器中,然后加入100~150 mL酒精或浓度≥65%的高度白酒助溶,边加边搅拌,待粉剂充分溶解后,加5 kg水配制成浓度为200 mg/kg的溶液。将插穗置于药剂中浸泡 1~2 h,要求药剂浸入插穗基部深2~3 cm。生根剂溶液要现用现配,1 g生根粉可以处理3 000~5 000株插穗。经生根剂处理,可缩短插穗生根时间,大幅提高扦插成活率。

1.8 扦插时间

利用自动喷雾装置在任意时段都可以进行扦插。一般是早晨采条、上午制穗、中午浸药,在16:00至太阳落山时开始扦插。当天采集的条材必须当天扦插完。插完后立即喷雾。

1.9 扦插深度

将床面5~10 cm深的表层翻暄、耧平、喷透水,待基质疏松、水分接近饱和状态时扦插。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插穗的中下部,将插穗快速插入基质中,深度为2~3 cm。只要能固定插穗,扦插宜浅不宜深。将插穗向阳面倾斜扦插,更有利于插穗提早发根[4]。

1.10 扦插密度

根据插穗叶片的大小来确定扦插密度,以相邻2个插穗叶片相接但又不重叠为度。株行距为5 cm×7 cm或 7 cm×7 cm(即200~300株/m2)时扦插成活率最高。大面积扦插最好使插穗叶片上表面向阳面,并全都朝向同一个方向。

1.11 水分管理

扦插早期,在愈伤组织形成之前以“少量多次喷雾”为原则,保持插穗叶片不萎蔫和基质水分接近饱和状态;愈伤组织形成以后,等叶面上水膜蒸发减少到1/3时开始喷雾;插穗普遍长出幼根后,待叶面水分蒸发掉后稍等3~5 min再进行喷雾;大量根系(根长达3~5 cm以上)形成之后,只在中午前后进行少量喷雾;插穗生长后期以“多量少次喷雾”为原则,只在早晨或傍晚一次性喷透,中间不再喷雾,以促进根系发育和营养生长。注意遇有阴雨天、大风天要适时调整喷水、停水时间。

2 棚内砂壤土床扦插育苗

2.1 扦插条件

要求条件:温室大棚,智能化喷雾、加湿、喷药系统,倒挂式喷头(喷幅2.5 m,悬挂高度>1.5 m),扦插基质pH值为6.5~7.5的砂壤土,遮荫网,温度计,湿度计。棚内应有控温控湿设备,有正常光照,温度保持在25~30 ℃之间,相对湿度为90%左右。

2.2 育苗棚修建

育苗棚一般长50~80 m、宽10~16 m、高2.0~2.5 m,呈拱形或半拱形,留有天窗,耙平棚内地面,划分出相关区域,修筑好步道。

2.3 苗床制作

在棚内按南北向制作苗床,用砂壤土铺垫成下表面宽1.2 m、上表面宽1 m、高15~20 cm的梯形扦插床面,插床之间的步道宽15~20 cm。用0.5%高i酸钾溶液消毒后待用。

2.4 扦插时期

6月初可实施扦插作业。此时采穗圃中的母树刚开始现蕾,新生枝条进入快速生长期,枝条内营养物质充足。插条选择、插穗制作、插穗生根处理、扦插规则等要求同前述。

2.5 育苗棚管理

保证棚内每天有正常的日照时数,遇到连续多日的阴霾天气,棚内光照不足时用白炽灯进行补光;中午太阳光线强烈的时候要盖上遮荫网,早晨、傍晚或者阴天时收起遮荫网,棚内的透光度宜保持在30%~50%之间;通过控温设备保持棚内温度在25~28 ℃之间,当棚内温度超过30 ℃时要打开天窗,揭开底层薄膜放底风;通过控湿设备在扦插初期保持棚内相对湿度为90%~95%,待苗木生根以后(插后10 d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之间;每隔2~3 d通风换气1次,避免幼苗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感染病菌[5]。

3 棚内草炭土穴盘扦插育苗

3.1 扦插条件

要求条件:育苗穴盘(规格:540 mm×280 mm;孔数:72孔)、细度≥10目的草炭土等。其他条件同棚内砂壤土床扦插育苗。

3.2 育苗穴盘和基质消毒

具体包括:①穴盘消毒。插前3~5 d,用喷雾器把0.5%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到育苗穴盘表面上,然后进行晾晒。②基质消毒。把配好的高锰酸钾溶液均匀喷洒到草炭土中,混拌并晾晒消毒。

扦插时期、穗材制作、插穗处理方法同前述。

3.3 扦插规则

扦插深度为1.0~1.5 cm,盘每穴插1株;在大穴盘内根据“适度聚集式扦插”的原则[1],按等边三角形排布,插穗略倾斜,根部向中心,每穴插3株。

3.4 水分管理

扦插初期约30 min喷雾1次,保持棚顶有水滴凝集或插穗叶片上有水滴凝集但不落下;待插穗生根后每1~2 h喷雾1次;当幼苗进入营养生长期,每天只在中午前后喷雾,每次喷雾时间在20 min以上,达到基质含水量接近饱和状态为止。

4 扦插后管理

4.1 消毒灭菌

在全光照喷雾条件下进行嫩枝扦插育苗,细菌很容易滋生繁殖。由于插穗组织幼嫩,加之上下切口、叶痕、剪叶等造成的伤口较多,插穗容易感染细菌,有时在插后2~3 d就出现个别插穗基部腐烂,不加以控制会迅速蔓延。

防治措施:扦插结束后,用多菌灵(N-氨基甲酸甲酯)800倍液或波尔多液(Cu(OH)2沉淀+CaSO4)均匀喷洒在苗床上,全面消毒灭菌1次,以后每7 d喷1次,连喷2~3次。遇到连续多日阴霾天气或大雨过后也需及时补喷1次。

4.2 施肥

4.2.1 喷施营养液。当全部扦插完成3 d后,通过施肥罐向插穗叶面喷施植物生长全营养液。当大量插穗生根后,将纯N、P2O5、K2O按1∶1∶1的比例混拌并稀释成浓度≤0.2%的水溶液喷洒到叶面上,每7 d喷施1次,至起苗前1个月停止喷施。

4.2.2 撒施混合肥料。插后20 d左右,扦插苗根系由乳白色转为土黄色并老化时,把硫酸铵、磷酸氢二铵、硫酸钾按照1∶1∶1的比例配制成混合肥料,每次以30 kg/hm2的用量均匀撒施在床面上,喷透水。9月后停止施肥。

4.3 清除杂草和落叶

扦插完20 d左右,扦插床面和步道上会长出多种杂草,影响扦插苗的生根和正常生长,应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及时连根拔除,以后要随见随除,直到幼苗长高,苗床郁闭。

当插穗生根以后,地上部分的老叶片会由绿色逐渐转变为红褐色、黄色,在老叶片的叶腋处、顶芽上或者直接从根部生长出新的枝叶,此时较大的老叶片就会脱落。脱落的叶片会遮挡光照、降低床面温度,进而在苗床上腐烂、滋生病菌,需及时捡出落叶[6]。

4.4 病虫害防治

4.4.1 病害。主要是缺铁性黄化病,常称缺绿病,表现为顶部的叶片及嫩茎呈黄绿色甚至黄白色,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影响扦插成活率和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防治方法:用0.2%~0.3%硫酸亚铁(FeSO4)或0.2‰~0.3‰螯合铁(乙二胺二邻羟苯基大乙酸铁钠)在黄化叶片的正反两面和嫩茎上均匀地喷洒或直接用于灌根。每隔7 d喷施1次,共需喷施2~3次。

4.4.2 虫害。主要有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 Vander Coot)和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 Walker)。

绣线菊蚜防治措施:①发现新梢、嫩芽或嫩叶上有群集在一起的若虫时,及时摘除受害茎叶;②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或2.5%扑虱蚜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在早晨或傍晚喷洒到受害植株上。虫害大面积发生时需喷2~3次。

黄刺蛾防治措施:①发现叶背面有幼虫出现时即人工进行捕杀;②用90%敌百虫晶体1 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在傍晚时喷洒到受害叶片和植株上,6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黄刺蛾发生高峰时期,此期需喷药2~3次。

4.5 苗木调查

4.5.1 调查内容。苗木调查一般在10月中下旬进行,目的是测定苗木产量和质量。选择地块要具有代表性,调查面积不能小于育苗总面积的2%~4%,内容包括苗高、地径、主根长度、侧根数量、木质化程度、病虫害情况及苗木数量等。

4.5.2 调查方法。①样方调查法:在育苗地上平均每隔一定距离,选出1块1 m2的样方,在样方内进行调查。②对角线调查法:在一块育苗地上拉出2条对角线,在与对角线相交的每1 m长的范围内进行调查。

5 越冬防寒措施

5.1 起苗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苗木落叶完毕,树液停止流动,植株进入休眠期后至土壤封冻前起苗。起苗前2~3 d向扦插床面喷透水。起苗时从插床一头开始,用手捏住幼苗根部慢慢地从基质中拔出,或用铁锹铲暄苗床表面,避免伤及根系,快速拔出幼苗。然后按苗高、地径、主根长度、侧根数量、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等情况进行苗木分级。

5.2 假植

在苗圃地中选择排水良好的背阴处或在扦插苗床就地挖深30~50 cm,长、宽依苗木数量而定的假植沟,沟底铺垫厚5~10 cm的细河沙,将已经分级好的苗木每20株打成一捆,分别进行假植。假植前蘸泥浆,将苗倾斜45°摆放入沟内,摆1排苗覆1层土,覆土厚度至苗高的2/3处,然后大水灌透,待11月下旬再次覆土至苗梢部位,以苗梢似露非露为宜。

6 参考文献

[1] 张连翔,张育红.沙棘适度聚集式扦插育苗试验研究[J].沙棘,2000,13(4):6-8.

[2] 曾光.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育苗技术[J].辽宁林业科技,2016(1):71-72.

[3] 赵明优.黑果腺肋花楸裸地嫩枝扦插育苗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5):176.

[4] 朱力国,徐福成.黑果腺肋花楸播种育苗技术[J].防护林科技,2013(7):113-114.

[5] 龙忠伟,黄立华,王占龙,等.黑果腺肋花楸组培苗夏季炼苗移栽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12(1):29-30.

[6] 许志刚,张凤才,苗海伟,等.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苗越冬管理技术[J].林业科技通讯,2017(1):30-31.

上一篇:不锈钢复合钢板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厚度偏差分析 下一篇: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泛玉298的选育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