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助力平安校园建设

时间:2022-03-25 05:50:30

物联网技术助力平安校园建设

〔摘 要〕 物联网强调物品的网联,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将现实世界中各种物件互为连通而形成的网络,其中所有物品都有数字化、网络化标识,方便识别、管理与共享。本文从理解物联网的内涵与特征出发,基于对物联网研究现状的把握,探讨物联网在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保证校园安全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物联网 校园建设

引 言

“物联网”(Internet Things),指的是将信息传感等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将物品与网络连接在一起,系统可以自动、实时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并触发相应事件。“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在物联网时代,通过在校园各种各样的检测对象上嵌入一种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学校在信息与通信世界里将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实现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的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保证校园安全。

本文通过对校园平安建设的发展瓶颈和存在问题的研究,返现校园建设中的盲点,通过有效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一套完善的、可靠的、稳定的“感知校园”安防系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报警,提高处置突击事件的效率,最大限制地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高效建设校园平安。

一、平安校园建设存在问题

校园,是求知者的天堂,是探索者的乐园。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安静、和谐、健康、平安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让学生"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这不仅是学生和家长的心愿,也是全社会的心声。人们恐怕很难忘记今年上半年连续发生的多起校园及校园周边恶性砍杀事件。在我国,每年都有上万的学生因各种事故而受伤害,给不计其数的家庭带来不幸,同时也给学校的声誉和社会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平安校园建设迫在眉睫。

目前各个学校大都已经建立了基于硬盘录像的安防系统,在重要场所安装摄像设备,将视频信号实时传输到中心控制机房。并在中心控制机房安排专人值守,通过判断来实施监控。这一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管理人员巡查的工作强度,但由于系统自身的原因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缺陷,使得在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漏洞。

1.摄像设备只能监控,不能精确监控到一个点。这样往往会出现很多监控的死角。

2.由于是图像传输后再进行人工判断,而不是实时感知异常侵入,因此这样的监控一般都存在反应不及时等缺陷,采用事后图像验证等方法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3.数据传输采用传统的点点方式.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这给管理带来很多不便。

4.采集信息单一,无法根据监控对象的实际状况和管理者的要求实现多样化的监控信息采集。也不能利用信息化系统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管理,因此它只是一个静态的监控系统。

5.一般学校都构建了基于硬盘录像的安防系统,由于其实现技术的原因,无法连接到校园网上。也就无法利用网络强大的信息管理功能,也不能利用因特网。实现异地监控管理。

6.不能提供全面的、实时的、自动的异常情况报警。降低了管理的效率、准确性、及时性。

二、物联网技术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小学生的成长和教育问题,是目前政府、学校家长以及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校园暴力和一些意外伤害事件的频繁发生让家长和学校防不胜防,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和谐音符。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防范系统,杜绝校园内的安全隐患,成为了家长和学校急待解决的问题。而且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及时沟通和互动,也是家校双方在处理突发事件,以及对学生日常情况及时掌握的一项必备手段。

校园安防物联网系统使得平安校园管理成为了可能。校园安防系统主要的目标就是防止校园事故的发生、防止外来危害的进入、进行跟踪监控和实时报警,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安全保护措施,对异常情况的实时管理和解决方案等,以确保校园安全。

一般物联网的整个网络分为三个部分,即感知系统(传感网)、识别系统和通信系统。各个系统都是有相应的模块组成。感知系统主要是对重要场所的监控和录像,是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分析,将危险的因素及时统计和整理,并与安全系统相连接,实施报警。识别系统是物联网识别模块和校园识别设备的结合。校园识别设备主要是识别校园内的陌生人和可能的隐患,通过物联网的识别系统进行分析和记录,必要时系统会自动生成报警设置。物联网通信系统主要是通过通信的方式,向学生、学生家长和校园管理人员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和学生在校园内的动向和安全指标。通过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帮助校园安全和学生安全的建设,提供一个平安、安全的学习环境。物联网技术在平安校园中主要能实现以下几个功能:

1.将事故后报警查录像转变为事故前及时预警、报警和及时控制;物联网能够实现重要场所监控系统,利用门禁、电子锁、电子窗栅、电子窗帘等技术检测门口及窗户等易侵入场所的异常情况。在门窗等场所安装的数字摄录设备实时采集异常发生时的现场图像。同时物联网自带的分析系统能够将监控到的危险因素及时分析,同时与警方的报警系统相间接,及时报警,提前报警,预防校园事故的发生和外来的侵入。

2.将分散孤立的安防、监控以报警等子系统集成起来,实现录像报警、家校联通,保证安全。

3.增加识别系统的设计,将大门门禁识别和视频监控进行集成和联动,实现识别录像、不识别报警并录像的功能,将危险因素摒弃在校园之外。通过身份证件的刷卡识别系统,将陌生人和身份证明不能识别的人全都排除在外,保证校园的安全。

4.利用通信设备,将学校、家长、警方三方有效连接,保证信息的畅通。学生进入校园后,家长能够掌握孩子的信息,在校园内,学校能够掌握学生的信息,学校和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警方能够及时掌握有效信息,这种三方通信的方式大大加大了平安校园的可实现性。

校园安全是个全球性课题,在美国各类学校普遍重视校园事故防范中的主动性,强调管理者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防范事故。我们到底能够做些什么来保护我们的孩子,如何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与安防产品建立一套完善的、可靠的、稳定的“感知校园”安防系统,这是一项很具现实意义的事情。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必须做到人防、技防、物防、制防相结合,同时结合多种科技手段,实现各技防系统的有效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有效帮助平安校园的建设。

上一篇: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初探 下一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