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地区烟叶分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时间:2022-03-25 03:51:26

辽东地区烟叶分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摘要:本文指出了辽东地区烟叶分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旨在为提高辽东地区烟农和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为烟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打下基础。

关键词:辽东 分级 问题 方法

科学合理的烟叶分级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充分发挥其资源和经济效益,满足卷烟工业的需求;有利于贯彻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有利于促进烟叶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1 烤烟分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烟叶分级成熟度认识的误区 成熟度是烟叶质量的核心,成熟度一般分为完熟、成熟、尚熟、欠熟。近几年,辽东地区对烟叶分级成熟度这一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采用分级培训的形式让技术人员和烟农掌握这门关键技术,大大提高了大家对成熟度的认识,然而实际工作当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

1.1.1 对烟叶分级成熟度的标准掌握不准确。许多烟农或分级员由于对成熟度标准不能很好的把握,单纯地认为烟叶长、色泽黄的烟叶就是成熟的烟叶,却没有考虑叶片结构、身份、油份等其它因素,致使正组上等烟里仍会发现比例不少的僵硬、身份厚的烟叶。一般来说,不同部位的烟叶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同时具有不同的吸食质量、不同的物理性状和经济价值,通过烟叶分组能够把这些质量各异的烟叶相对区分开来。所以,应该仔细把握烟叶的颜色、身份、叶形、脉相等存在的一些差异,根据烟叶不同的部位,掌握相应成熟度标准。

1.1.2 成熟度与杂色之间误区。依据烟叶表面所具有的不同颜色特征,可以将烟叶分成不同组别。随着烟叶成熟度的提高,烟叶表面会存在与基本色不同的颜色斑块,部分收购人员就把这些烟叶误定在杂色组内,其实任何杂色面积占全叶面积20%及其以上才能成为杂色叶,而如果没有超过20%并且其它因素符合主组规定就应在主组定级。

1.1.3 对光滑叶认识的误区。光滑是指烟叶组织平滑或僵硬。光滑叶是指任何光滑面积占全叶20%以上的烟叶均称光滑叶。所以有些时候,那些表面鲜净、细致平展的烟叶容易被误作正组烟叶,但这些烟叶的叶面僵硬或平滑,无油润感,韧性和弹性差的,其实是光滑叶;而有些成熟叶由于成熟度较低,比如那些颜色浅淡的柠檬黄叶片却误以为是光滑叶。

1.1.4 对微青烟认识的误区。在平时收购中,部分分级员也会把微青烟归到主组,因为他们片面地认为微青烟可以变黄,恰恰忽略了靠微青烟转变过来的烟叶,颜色稍暗,它仍然是尚熟叶,凡是不成熟烟叶,都不能在正组定级。其实这是对成熟度不够重视导致的。

1.2 对部位认识的误区 不同部位的烟叶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同事具有不同的内在质量。外挂特征也烟叶的化学成分、烟气质量、物理特性有着较密切的相关关系,而且这种相关性具有一定的规律。对于部位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在:

1.2.1 对分级标准有关内容掌握不够准确。由于每年气候条件不同,加之每个农户的种植水平的差异,从而导致了烟叶质量的不同;由于气候或农业措施不到位,个别地区、个别地块存在着烟叶普遍身份较薄或薄、油分较少或少、成熟度不够充分,但烟叶长度及烟叶的净度较好,烟叶的颜色也接近相应的等级,这些烟叶如果纯粹从烟叶生长叶位角度考量,确实是中部叶,但根据《烤烟》国家分级标准规定:“烤烟的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色度、长度都达到某级规定时,残伤不超过某级允许度时,才定为某级”。因此,依据《烤烟》国家分级标准,有些烟就达不到中部烟的分级水平,只能按国标列入相应的等级。

1.2.2 杈烟误认为顶叶。由于农业生产有少部分烟株没有进行抹杈,有些杈烟也一同被烘烤,这些杈烟单从外形看:杈烟长度较短、叶片较厚、叶脉突出,具有上部烟叶的某些特征,易被当作上部叶,但实际上二者的区别是很明显的。杈烟一般由于营养供给不良而使得其成熟度不够、僵硬、色泽暗淡、油分少,而上部正常成熟的烟叶是没有这样的特征的。

1.2.3 对相邻部位判断不准。烤烟生产属于农业生产,它具备农业生产所有的特点,烤烟也不例外,它的成熟、采收、烘烤与其生长规律密切相关,但烤烟的部位是人为划分的,其相邻叶片差异因烟株个体的差异而越发难以区别。往往分级人员或烟农将下二棚烟叶与中部叶、中部叶与上二棚叶混淆,以致造成混部位等现象,如常常有烟农将X2F和C4F混淆。

1.3 对颜色认识的误区 由于叶片在烟株上生长部位不同,其生长环境就不同,它们所接受的养份、水分、阳光、空气等都不尽相同,所以同一颜色在不同部位的表现是不同的。如同为柠檬黄色,则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色度有明显区别;同样,如同为橘黄色,则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色度也有明显区别;对烟叶颜色的识别,首先要认清部位,然后根据各基本色组的外观特征识别颜色。一般中部烟叶叶片厚薄适中,下部烟基薄,尖部厚,然后分清颜色,是橘黄或柠檬黄,在分清部位和颜色的基础上,依据各等级的品质规定衡量等级。由于叶色、叶片受栽培、烘烤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而在实际分级工作中往往衡量部位时却以某一特征作依据,而忽视其它特征,比如有些下部烟叶主脉比较明显,但叶片薄,组织结构松弛,就误认为是上部叶。在识别颜色时,中下部颜色较上部普遍较浅,许多分级员常常同上部颜色比较,就容易产生误判,例如:B3F与X3F,同为橘黄色,但二者的颜色区别却很大。

2 解决方法

2.1 强化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增强责任意识

2.1.1 提高烟技员职业素质。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烟技员要熟练掌握国家标准。二是强化实物培训,经常组织人员参加各类有关分级培训。三是提高制样水平。每年烟叶收购,每个收购人员都要仿制样品一套,同时,对制样质量进行奖优罚劣。四是及时平衡目光,在收购前、中、后期及收购下、中、上部烟叶时,及时召开等级平衡会,平衡等级标准。五是适时组织外出参观学习,虚心学习其它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

2.1.2 提高烟农分级技术水平。一是宣传引导,通过会议、资料、墙报等多种形式进行解说,宣传做好烟叶分级的重要性、必要性,引导烟农不但要种好烟、烤好烟、贮好烟而且还要分好烟。二是技术指导,要求烟技员深入到烟农中、到烤房、到农户举办等级培训班,培训班办到农民家中,同时要求烟技员改进工作作风,做到技术不离手,标准不离口,扎实地指导烟农分好烟叶。三是现场辅导,在烟叶收购现场,增设一位有经验、有威望的烟草技术员,现场辅导烟农分级,对初分级做的好的烟农优先收购。

2.2 重点搞好关键环节,措施落实到位

2.2.1 烤后粗分。卸烤后,适当回潮。根据烤后每杆烟叶的具体质量因素分成不同组(正组、副组),进行分类堆放保管,并注意做好“六个预防”,即防霉变、防虫蛀、防褪色、防水分超标、防日晒、防雨淋。

2.2.2 收前细分。在交售前,烟农初分烟叶必须做到“四个清楚”即:品种清楚、颜色清楚、部位清楚、等级界限清楚;达到“一个符合”,即烟叶扎把必须符合要求。

2.2.3 预检制度。由等级辅导员现场辅导烟农分好等级,再由主检定级。搞好初分级考核制度。

3 小结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证明了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它使辽东烟叶等级合格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献章主编.烟叶分级[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

[2]陈玉廷等.烟叶分级与检验[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3]烟草科技,1987.4 46-47.

[4]中国烟草科学,2000.2 5-7.

[5]李广才主编.烟叶生产管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

[6]甄焕菊主编.烟叶调制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0.

上一篇:FCR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及风险防范 下一篇:部队油料储运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