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医学与健康管理探讨

时间:2022-03-25 01:07:40

心身医学与健康管理探讨

1心身医学概念的产生

1922年Deutsch首先提出了“心身医学”一词。1943年Halliday提出了“心身疾病”,1950年Alexander则对心身疾病给予了特别的关注[3]。西方医学最早对心身关系的认识是与西方哲学中灵魂与肉体的本质及相互关系的认识分不开的,而文艺复兴运动及自然科学、生理学及生物学、化学及边缘学科的发展促进了西方医学对心身关系的认识。

而在中医理论中,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中医学心身疾病观。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就有“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喜伤心”、“忧伤肺”等情志内伤学说。并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心病须要心药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等。其内容涵盖了中医心身思想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护理及养生等诸多方面。

2心身疾病的理论基础

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辨证地揭示了人类健康与疾病的规律,准确地反映了人的三重属性。人是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心理社会因素作用于人体[4],由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紧张、恐惧等情绪体验,刺激下丘脑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胃肠蠕动减慢或紊乱,血糖升高;同时释放神经激素,引起功能代谢的广泛改变。

中医历来以心身为一体,其“形神合一论”是情志理论的基础。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黄帝内经》对心身疾病的理论和实践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认为心身疾病与脑和五脏的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指出,五脏各藏其神,并把脑的功能从属于五脏,指出五脏与神密切相关,内脏功能失调的同时,情绪也发生了明显改变,如《素闯·调经论篇》云:“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揭示了心理活动有其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外界刺激也可引起内在情绪的变化,倘若超过一定的限度,则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其基本病机在于气机失常,气机紊乱是普遍存在的,是最为基础的病机;气对于整个生命活动来说至为重要;也可直接伤及脏腑,以心、肝、脾为常见,或致精血亏损,或生瘀生痰,最终出现躯体症状,或使原有的躯体症状加重。

3心身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现代心身医学认为心身疾病是一种多因多果的疾病方式,即一种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一种病因又可导致不同疾病的产生。1954年Engel提出了多因素发病的理论模式,包括:(1)生物学因素:是心身疾病发病的生理基础,主要有微生物感染、理化和药物损伤、遗传、老化、营养代谢、先天发育、免疫、性别、年龄、血型、体型等;(2)不良生活行为方式:高胆固醇、高糖、高盐饮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嗜烟、酗酒、赌博、吸毒等不良行为以及运动不足、起居无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3)心理应激和情绪因素;(4)认知因素、个性特征、社会人际因素等。各种病因通过心理和生理介机制起作用。心理中介机制主要有心理应激理论、情绪学说、性格缺陷理论等。生理中介机制主要是中枢神经递质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神经免疫系统等方面。

中医认为心身疾病的原因主要为情志所伤。若是七情太过或不及都会伤及相应脏腑而出现躯体疾病,反之,脏腑病变也可引起相应的情志异常。情志活动的异常可使机体气机发生紊乱:“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此外,体质因素、不良人格、社会因素及其它如饮食、劳倦失常和体内代谢产物均可致心身疾病的发生。其病机为气机紊乱、脏腑失调、伤精耗血、聚痰成瘀、神志失常,其中气机紊乱是中医心身疾病的核心病机。

4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现代心身疾病诊断往往采用晤谈、植物神经机能检查、心理测试等方法。常采用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认知疗法、森田疗法、抗焦虑、抗抑郁、安眠镇静、植物神经调整等治疗[5]。情志异常是诊断心身疾病的关键,如哭笑无常、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烦躁易怒、忧思不悦、悲伤哭泣、恐惧不宁、焦虑不安、神志呆滞等。诊断方法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调谐阴阳、调节气血、心身同治、疏导情志、三因相宜为治疗原则。治疗方法除辨证施药,针灸、火罐等外,还有针对心身疾病的独特的治疗方法:如:情志疗法,包括以情胜情法、劝说开导法、移情易性法、暗示解惑法、宁心静志法、音乐疗法、导引吐纳法、行为疗法、情境疗法、激情疗法等。

5心身疾病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

心身疾病是与心理因素相关的一类疾病,心理干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干预方法。在诸多心理干预研究中,所采用的干预方法有一般性心理支持、认知行为疗法、放松疗法等。有单独使用一种方法的,如徐灶清[6]报道用认知疗法治疗1例有自杀倾向的冠心病患者,取得良好效果;薛岚等[7]以放松疗法对62例确诊为肺癌或乳腺癌3期及4期的肿瘤患者进行干预,发现心理干预可改善癌症患者的功能状况,显著提高生活质量;王玉珍等[8]报道,单独使用Ellis的理性情绪疗法—ABCDE疗法对25例胃癌患者进行个体心理干预,发现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在患病期间出现的焦虑抑郁情绪。也有综合运用多种干预方法的报道,如蒋东育[9]运用支持性心理疗法、放松训练、转移注意法对40例化疗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杨素贤等[10]运用心理支持法、心理暗示法、认知疗法、森田疗法等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效果显著。

健康教育也是对心身疾病进行辅助治疗的良好手段。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患者开展有关心理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正如美国社区护理的工作目标是“促进健康和疾病预防”;注重群体健康,服务对象包括所有的人群;强调“人人为自己的健康负责”的观念[11]。因此加强患者提高健康知识的观念极其重要。通过健康教育,巩固了患者住院治疗效果,减少了疾病复发和意外事件的发生。通过示范、练习和授课等方法,使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疾病,了解控制疾病的诱发因素,有效的控制血压,控制饮食从而提高自身的护理疾病能力。

6对心身疾病的调查研究及因素分析

教师作为一特殊的职业群体,其健康状况历来被人们所关注。教师的心理的和身体的健康状况与否,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的心理的健康调查较多见,而身体的健康状况的调查很少,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学教师的躯体健康状况及可能的心理因素,周晓琴等[12]采取心身疾病调查一览表及自制的背景资料对合肥市四所小学教师进行心身疾病的的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合肥市四所小学教师的心身疾病发生率较高,与工作压力及睡眠不好成正相关。结论:合肥市四所小学教师心身疾病发生率较高。

河北省满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于2007年5至8月对保定市等地的1223例离退休人员进行了5种心身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保定市满城、徐水等地离退休人员心身疾病情况。结果:被调查者中31.66%患有高血压,28.51%患有冠心病。患病情况与家庭环境、性特征、行为习惯密切相关。结论:离退休人员由于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对这一群体开展健康教育,将有利于离退休人员的心身健康。

大连疗养院付家庄疗区的徐晓光等[14]对疗养飞行人员心身疾病进行调查分析,发现2217名飞行人员中,患有心身疾病224例,其中内科检出116例,占被调查总数的5.20%;外科系统有34例,占1.5%,全部为腰背痛;皮肤科有8例,占0.4%;神经科检出46例,占2.1%;耳鼻喉科检出14例,占0.6%;口腔科检出黏膜溃疡6例,占0.2%。从上述疾病检出情况看,内科疾病居多,而其中又以慢性胃炎为多发,占本科疾病检出率的63.7%;神经科疾病检出数次之。归纳有如下几个心理社会影响因素:(1)对晋级(升职)及转业后的工作安置顾虑较多,有137例,占检出数的61.2%。(2)夫妻两地生活,父母多病、家庭负担较重44例,占检出数的19.6%。(3)经常感到训练紧张、飞行疲劳的有17例,占7.5%。(4)驻地偏僻、交通不便、感生活单调、情绪较压抑的13例,占5.8%。(5)上下级关系处理不当,精神比较压抑的有13例,占5.8%。谢雪峰等[15]对运动员心身疾病患病率及其项群分布特点调查显示,男女运动员患病率无性别差异,总患病率为24.89%,各项群项目运动患病率存在差异,球类和一对一直接交锋项目运动员患病率>30%。马翠娥等[16]研究发现,运动员心身疾病两个重要致病因素是应激和运动负荷。综合以上的研究发现,运动员心身疾病发病率较高,具有项群差异,但无性别差异。

7心身疾病在动物实验中的验证

心身疾病不仅仅是发生在人的身上,从实验动物身上也能映射出心身疾病的存在。研究人员对不同种类的实验动物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无所适从的狗”、“内心矛盾的猫”、“提心吊胆的猴”、“心情紧张的鼠”均体现出在心情紧张、焦虑状态容易导致心身疾病[17]。心身疾病十分常见,像大家所熟悉的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疡,以及某些肿瘤等都与心身疾病有一定的关系。当然,这并不是说心身疾病纯粹只是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研究显示,这些心理因素还要通过机体内部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系统、遗传因素、免疫系统等机制才能起到作用。所以,我们就应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心理平衡,乐观豁达,经常与健康管理师沟通交流,从而避免患上心身疾病。

上一篇:医学与儿科临床实践探析 下一篇:农业农村发展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