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时间:2022-03-24 09:08:26

新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作为一名新手型教师,笔者认为在工作中首先需要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而在观摩各种优秀教育活动及自己组织教学活动后,笔者发现一节活动的成败,与课堂提问是息息相关的。以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为例,它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然,新手型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如何有效的提问,并不能做到胸有成竹,下面将通过一些幼儿语言教学实例来探讨有效提问的方式。

一、新手型教师在语言活动中课堂提问的现状及弊端:

(一)新手型教师往往忽视幼儿主体地位,提问难度把握不准。

案例一:笔者在准备一节语言公开课时,选择了大班的《山坡哪儿去了》。前期,笔者准备了一些图片,动物手偶等多种教具,反复推敲了教案,觉得流程和问题都很清楚了。开始,活动进行地很顺利,可是在接近尾声,让幼儿自己得出山坡不见的真正原因时,幼儿的回答令人哭笑不得。有的说被大老虎弄没了,有的说龙卷风刮走了等等。可想而知,这个活动是不成功的。

活动后,评委老师帮助分析:幼儿对于环保方面的知识经验几乎没有,特别是泥石流等,对于幼儿来说是十分陌生的。这样忽视幼儿主体地位的提问,是得不到任何正确的回应的。

(二)新手型教师往往急于宣布答案,提问后等待时间太短。

这样的问题我们也经常可以发现:往往有一个幼儿回答出令老师满意的答案,老师就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这样,其实很多能力弱的幼儿还没有从上个问题中走出来,却又茫然地进入了下个问题。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在集体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以大部分的幼儿的水平为标准进行教学。不是个别反应快的孩子领悟了就可以了。有的时候,老师应该多给孩子一点思考的时间,多听听不同的声音,也许你也会有更大的收获。

(三)新手型教师往往照搬教材,提问不能随机应变。

案例二:笔者试用期时,参加单位新教师教学比赛时,尝试了一节小班语言活动《小老鼠的旅行》。这个活动是其她老师参加市教学活动比赛的成功教案。所以我认为这么优秀的教案是不用做任何改动,就完全照着教材开张了活动。活动中环节很紧密,流程很清晰,让人感觉还不错,但是在进入最后一个环节时,一个问题“老鼠妈妈累了,小老鼠你们累不累啊”把我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在原计划时,小朋友会回答累了,然后坐到老师身边一边休息一边听老师念儿歌。可没有想到,当时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在大教室内爬得很兴奋,根本没有停下的意思,所以异口同声地说“不累”,还要继续爬。

很多听课老师在下面偷偷地笑了起来,作为新教师没有公开课经验的笔者,当时愣住了,成为这节课最大的败笔。如果拿到教案后,笔者能认真推敲各个问题,或者在活动开展中能考虑到幼儿兴奋的情绪,及时转变问题,那么也不会让教师自己那么尴尬与措手不及了。

二、新手型教师在幼儿语言活动中有效提问的方式:

(一)提问要从教材出发——注重问题准确性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教师教学实践与备课本上的完全不同。有些新手型教师觉得语言课堂教学很简单,课前没有仔细推敲教材,上课想到什么就问什么,常出现偏题或教师无法解答孩子问题或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一个孩子会回答的情况。所以课前老师要好好研究教材,并查询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相关知识从而精心设计每个问题,且问题的提出要简洁、清楚,指向性明确,便于幼儿理解。同时教师在实践时要根据不同的活动要求与幼儿掌握的程度及时调整问题。

(二)提问从幼儿角度出发——注重幼儿主体性

案例三:在一次工作室活动时,笔者发现了一节大班语言活动《彩虹的尽头》非常不错。教师的提问很精彩,她的精彩体现在幼儿的回答很出色,整个活动幼儿的精神一直很饱满,课堂氛围好。当时笔者认为可能是这个活动“彩排”了很多次,所以才有这么好的效果。一段时间后,有幸再一次观摩这个老师上同一节课,但是是用别的幼儿园的孩子。笔者发现很多环节该教师做了细微的调整,例如:开始出示幻灯片彩虹时,她直接问自己班的孩子你看到了什么。她们班的孩子在她三年的培养下,面对这样的提问,会直接回答是什么样的彩虹,能运用比喻的手法完整优美的回答。然后她放录音,一起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面对她不熟悉的孩子,她选择了另一种策略。她问孩子这是什么,孩子回答彩虹。老师接着说那么我们一起听听故事里怎么说的。“彩虹像宝石项链一样挂在天空”。你们觉得它还像什么呢?幼儿受了启发,踊跃地回答。

不难看出,案例三中,该教师能事先考虑到不同孩子的不同经验、认知、语言表达等能力的不同,及时调整自己的提问,一步步引导幼儿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如果面对所有的孩子都是用同一个模式去套,忽视幼儿主体地位,那么结果肯定不如人意。

(三)提问要从多维度切入——注重问题开放性

案例四:中班语言活动《小熊长高了》,讲完故事后,老师第一个问题就是故事好听吗,幼儿齐声回答“好听”。这样问题的回答幼儿根本不需要进行思考,往往变成揣摩教师的心里,教师希望我回答什么,我就回答什么。后来老师又问小熊长高了吗?你们想不想长高之类的问题。

这样的提问往往是为了完成教学设计而提的。其实是可以也应该删减掉的。幼儿面对这样对不对、好不好等这种为提问而提问的问题,根本不需要思考,更别说能力的提高了。长期在这样的语言课堂中成长,幼儿的思维怎么能扩散,幼儿的能力怎么能提高呢。笔者认为提问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深度,避免没有意义的“好不好”之类的问题,尽量减少二选一的问题,问题要从多个角度切入,可从认知、理解到创造的角度层层深入。

【作者单位:常州市天宁区实验幼儿园 江苏】

上一篇:在园本课程中渗透关爱生命教育的探索 下一篇:有效实现区域活动的“增强补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