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育的人格塑造

时间:2022-03-24 04:03:23

论语文教育的人格塑造

【摘要】语文作为中小学课堂中最具有人文特色的学科,对学生的思想、心理、以及人格塑造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语文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塑造的影响方面,虽然很少受到重视,但是也不能忽视,我们应该将关注点集中于此,使得学生的情、智同步发展,既陶冶了情操,又锻炼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充分发挥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感性教育意义。

【关键词】中学语文 人格塑造

中小学语文教育,不同于幼儿园语文对学生的认知启蒙能力的培训,也不同于大学语文对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需具备的学科性研究意义,中小学语文教育恰恰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教育:它既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语文知识,例如常用字词、简单成语的认知和把握,又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审美能力。那么,我们如何通过语文教育来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把握语文教育的思想政治倾向,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接受共产主义的熏陶,使得学生的人格构成具有正确的思想政治倾向

普通政治教材仅仅是单纯地宣扬政治主张,直接罗列政治道理与政治理论,这些对于年纪尚小的中学生而言,理解起来稍有难度。在政治课堂之外,语文教育也可以担负起政治教育的任务,引导学生形成一个具有正确的价值倾向与政治倾向的健全人格。具体而言,语文是人的文学,是作家思想感情的反应。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文学作品,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家的思想政治倾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选择的利用文学作品能够反映作家思想情感的特性,通过文学作品向学生详细解说作家的人格特点。例如从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就表现了诗人伟大的政治抱负和对祖国的忠诚之心。我们就可以以此为例,教导学生应该像文天祥一样具有伟大的政治抱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明确情感的对错。

其次,教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审美能力,能够区分文学作品的好坏,也是塑造健全人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区分文学作品的好坏,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不是非要掌握文学鉴赏技巧,对文章的字词使用是否恰当锱铢必较,也不是非要条分缕析地去剖析文章的结构,叙述手法,而仅仅是能够从主观上对文章的思想倾向的正误有个正确的判断。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审美能力,明辨文学作品思想上的好坏。比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所提及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就表现了陆游虽然身在孤村,仍然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思想。而对于那些宣扬暴力、黄色的不良网络小说,我们就应该予以否定,让学生明确自己应该选择怎样的文学作品来进行阅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再次,在学生具有文学审美能力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地去进行文学创作

这样的文学再创作,可以是写感悟,可以是给文章写续文。对于那些感人至深、引人共鸣的文章,学生在学习以后,可以及时地将自己对文章的感悟抒发出来,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深化美文对学生心灵的影响作用。当然,有的作品在文末故意留下悬念,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写作手法,就给学生的再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自由地想象作者没有道尽的部分,从而继承作者的正确思想,有益于人格塑造。

最后,关注学生的日记、作文等,通过学生的作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问题

语文课堂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思想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就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学生可以在限定的作文要求内,最大范围地抒发自己的想法与情感。类似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学生的作文在题目范围内也绝不可能出现完全一样的内容。老师可以通过阅读学生的作文,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感知学生的心理、人格的健康状况。如果学生的作文有明显的暴力、的倾向,我们就要考虑这个学生是不是已经具有这样的暴力、的心理,我们应该及时的与学生沟通、交流,引导学生的心理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从而帮助学生重塑健康的心理,构建健全的人格。

总之,就中学语文教育而言,要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我们应该把握语文教育的思想政治倾向,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接受共产主义的熏陶,使得学生的人格构成具有正确的思想政治倾向;还要教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审美能力,能够区分文学作品的好坏;当然,在学生具有文学审美能力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地去进行文学创作;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日记、作文等,通过学生的作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问题。

【参考文献】

1.梁炳辉:《无意识培养与学生人格塑造》,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4.

2.何跃莉:《学生人格塑造与语文教育之间的契合》,文教资料,2012.7.

3.王晓漪:《浅析美育的人格塑造功能》,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

4.张艳:《浅论语文情感教学》,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6.

(作者单位:637676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环山小学校)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优质教学的路径 下一篇:分层教学 促学生认知结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