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必修制度的思考(上)

时间:2022-03-24 03:25:33

对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必修制度的思考(上)

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必修性: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等20多年的学习中,外语是惟一始终必修、必考的课程,甚至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两门公共必考科目之一,是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唯一公共必考科目;一些高校实行学士硕士学位与外语四六级挂钩;外语专业学生还必须学习、考试第二外语,中级以上职称晋升还与职称外语考试挂钩。由于具有以上的必修性特点,笔者在此将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称为“外语必修制度”。

一、外语必修制度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1、中国外语教育有700多年的历史,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并没有必修性的特点

有证可考的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教育可以追溯到元朝时期的1289年。之后,有明朝的“四夷馆”,清朝于1727年设立的“俄罗斯文馆”,1862年创立的京师同文馆等。在以上500多年的历史时期,外语教育仅在个别学校开展,谈不上必修。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学校课程标准》,1922年南京政府颁布了《中学英语课标准》,都是将英语仅仅规定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中小学以外则无任何规定。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外语(俄语)也仅列为中学必修课程,在中学以外则没有外语方面的任何要求,只是根据需要在大学开设了俄语等外语专业。1966年以后的期间,中学外语教学也遭受了破坏,更谈不上必修。

2、现行外语必修制度的产生过程

①1978年6月6日,教育部下发《关于1978年高等学校和中专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高考全国统一命题,考外语科目。当时规定外语科目成绩虽然暂不记分、仅作参考,但从此外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1979年5月3日,教育部下发《关于1979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报考重点院校的,外语考试成绩按10%算分,报考一般院校则不算分。1980年4月24日,教育部下发《关于1980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逐年提高外语成绩在高考成绩中的记分比例:1980年30%、1981年50%、1982年70%,1983年起按100%计入总分。随后,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也将外语列为必考科目。

②从1979年开始,大学公共外语课程在高校逐步设立,大学外语专业的学生也被要求学习第二外语。

③1987年、1989年国家教委先后推行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考试,当时还只是部分高校自愿参加。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有一些高校将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学士硕士学位挂钩。

④20世纪90年代,“外语热”进一步从学校蔓延到社会,其标志是人事部门规定将中级以上职称晋升也与职称外语考试挂钩。自1999年开始,职称外语考试实施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制度。

3、中国外语必修制度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及其特殊历史任务

1954年,中国把英语、法语等外语科目基本砍掉改学俄语,因为当时中国和前苏联关系很好。上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与前苏联的关系的恶化,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并与英、日、法、德等语种国家有了密切交往,原来培养的俄语人才显得过剩,而英语、日语、法语、德语等外语翻译人才紧缺,以致于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建设,甚至直接影响到国家外交工作。所以,大量培养英语等外语人才被当作当时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正如1979年11月17日在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国家计委、外交部、教育部《关于全国外语人员普查结果和做好调整、使用工作的报告》中所指出的:“目前,中国外语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还远远不能适应四化建设的要求。今年全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毕业生3597人,而社会各方面需要的则为7921人,相差近一倍。”

由此可见,中国的外语必修制度是在中国外语人才奇缺、以致于影响到中国当时外交工作正常开展的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任务,有其历史合理性。

4、外语必修制度的特殊历史背景已经不存在,其所肩负的特殊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外语必修制度不一定永远是合理的。现在,中国外语人才的供需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至2001年止,全国有400多个高等学校开设英语专业,英语专业在校生超过15万人,而且还在继续增加。现实中,社会上已经有许多外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者选择一些跟外语完全无关的行业。另外,中国也已经成为翻译大国,中国翻译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2004年上半年,中国有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技术人员约6万人,翻译从业人员保守估计达50万人,而有关抽样调查显示该数字可能达到100万人。所以,20多年前中国外语必修制度设立时的特殊历史背景已经不存在,其原来所肩负的特殊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二、外语必修制度的弊端已经很严重

1、消耗了国民太多的时间、精力

一个大学毕业生到底花了多少时间精力学外语?这虽然难以精确统计,但我们不能否认,外语学习确实花了国民很多时间精力。

《21世纪人才报》有记者在2003年曾做了一个调查,有46%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把一半的学习时间用在了英语学习上,还有21%的学生表示学习英语所用的时间占其学习时间的一半以上。

中央电视台“时空调查”的一项调查发现,有29.7%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将在校期间的大部分时间甚至几乎全部时间都花在了英语学习上;有54.48%的学生经常利用其他课程的时间准备四六级考试,有43.7%的人为应付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过校外辅导班。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曾在4000多名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中做过一个“你在大学期间,花在英语上的时间有多少”的调查,回答“占几乎全部时间”者占了19%,回答“占大部分时间”的有56%,回答“正常学习时间”的16%,回答“很少”的只有9%。也就是说,75%左右的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精力投入到外语学习上了。

一些大学教授自嘲地说:“我的学生现在都学外语去了,没有时间来学我教的专业”。一些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有着同样的烦恼,希望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实现一些专业创新的时候却总有一个犹豫:“自己的学生不过英语六级的话就拿不到硕士学位,我的专业还是给英语让路”。

2、外语学习收效不明显,得不偿失

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学习外语,效果如何?1996年6月,李岚清副总理在一次外语教学座谈会上曾尖锐指出:“我们的普通外语教学,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学到大学二年级,花那么长的时间,从一个普通大学毕业出来,既不能看,又不能听,也不能讲……费时较多,收效较低”。李副总理

所说的这“三不”,道出了目前中国普通大学毕业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实况。

多数大学毕业生实际达到,的外语水平确实十分有限。就是在已经取得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证书的学生中,能够比较流畅地阅读英语原文现代报刊,或能够比较流利地进行英语对话的人还是极少数。大多数学生实际掌握的英语除了应付毕业考试、入学考试、证书考试以外,几乎派不上其他用场。从中国派出的留学生情况来看,他们的考试分数虽高于东南亚地区的华裔学生,但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却大为逊色,尤其是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较差。新华网有记者作了一个“如果你已经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你的英语水平通过考试取得了什么效果”的调查,结果是“水平有很大提高、能熟练自由使用”的为17%,而“应试能力有提高、但实际听说等水平提高很小”的占到59%。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已经过了英语四级的本科毕业生在做毕业论文时,论文的英文摘要竟然是请外语专业的人帮忙翻译,或是使用电脑翻译软件进行翻译。有的高校要求论文引用外文的文献资料,一些学生采取的办法让人吃惊:首先从《参考消息》等报刊里找一些别人已经翻译成中文的文献资料,然后再请人翻译成英文拿去对付老师。

3、严重阻碍、扭曲专业人才发展。破坏人才生态系统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而人才的形成由于受天赋、兴趣、环境、经历等方面的影响,也是多元的,是各有特点的。这种多元人才之间的相互补充,适应着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构成生气勃勃的人才生态系统。要保护人才生态系统,必须保护人才发展方向的多元性。中国的外语必修制度,抑制了人才的多元化发展,阻碍、扭曲了专业人才发展,破坏了人才生态系统。

一是外语学习占用了大量专业学习时间,影响了专业学习效果,也降低了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造成学生综合能力的欠缺,甚至拉大了中国专业人才与国外的差距,因为国外大学并不强制学生学习外语,国外大学毕业生学习专业的时间比中国大学生要多好几年。

二是外语考试使一些专业人才失去了专业发展的机会。比如一个报考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由于外语差,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丹青教授介绍,历年美术学院的专业课程考试前3名者往往都因外语差一些而被拒之门外;相反,专业水平平庸、外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所以有一些硕士研究生导师曾经说;“许多专业很好的学生因为外语差而被挡在门外,而一些专业一般的学生却因为外语好一点就进来了”。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在中国,只要你外语好,你肯定能考上硕士、博士研究生;只要你外语不好,你肯定考不上!”笔者曾经对100名硕士考试落榜生进行调查,结果有95人是因为外语被卡住。在这种状况下,因为外语考试而失去专业发展机会的专业人才有多少,可想而知。

三是外语考试使一些专业人才改变了专业发展方向。比如一些有法律、经济类专业特长的本科生,由于外语差一点,丧失了竞争力,只好转向自己不爱好的、冷门的、竞争不激烈的专业;有些专业很好的本科生,由于外语差一点,只好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转而调剂到外语可以降分的西部一些普通高校。就是一些英语专业比较好的人才,由于第二外语差一点,只好改变方向去考中文、历史等非英语专业。在这种情况下,难免有许多优秀专业人才因为外语加入竞争指标而失去竞争优势,被迫改变专业发展方向,也使北大、清华等名牌高校并没有招收到最优秀的专业人才。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丹青教授竟然连续四年招不到一名专业好的硕士研究生。笔者在广西一所高校的80名硕士研究生当中进行调查发现,有59名是因为外语考试而改变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或学校。

四是阻碍了中国边疆民族地区专业人才的培养。生活在中国广阔边疆地区的居民,由于他们和邻国居民长期友好往来,有不少还和邻国同属于一个民族,所以有得天独厚的学习外语所必须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掌握邻国语言也就轻而易举。比如在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存在京族、壮族、傣族等跨国民族,他们的民族语言本身就和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等外语完全相同或非常相近,所以京族人、壮族人、傣族人本身就是“天然外语人才”,如果能够再进行一些经济、管理、旅游、营销等方面的专业训练,他们就是难得的综合性国际人才。但是,在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的要求下,他们却不得不学习对他们来说用途不大的英语,而实际上学英语恰恰是他们的弱项。所以,许多京族人、壮族人、傣族人或者因为学英语困难而荒废学业,或者因花费大量时间学英语而荒废其他专业,后果是阻碍了边疆民族地区专业人才的培养。

4、使中国教育进一步陷入应试教育深渊

学会一门外语,应该学会用外语来听、说、读、写,而不是通过死记单词、琢磨语法、研究考试技巧来对付考试。但是,在中学,由于受高考的影响,学生花大量的时间训练考试,研究题型,琢磨考试技巧。进人大学后,没有了高考压力,本应该是接受素质教育,强调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也应该尽快补上因高考而耽误的外语听说技能。可是接踵而至的四六级考试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等,使学生从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天开始,再次陷入“听讲一死记一应考”的怪圈,大学、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外语教学也被迫再次循着“单词――语法――考试技巧”的老路走,进一步陷入应试教育深渊。

5、影响汉语学习,有损中华文化传承,甚至有损华人尊严

2005年2月底,国家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呼吁:不能重外语而轻母语,母语是民族的标志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及组成部分,其应用水平体现和直接影响着民族的教育、文化和素质。笔者认为,中国目前重外语轻母语的现象已经很严重,已经影响了汉语的学习,损害了中华文化的传承,甚至到了有损华人尊严的地步。

本来,汉语是联合国的五种工作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而且全球“汉语热”正持续升温,包括美英日韩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理应是我们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一种语言。可是在中国,国民对汉语却表现出一种严峻的冷漠,人们只会为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而自鸣得意,却毫不在意母语表达上的辞不达意,人们为托福满分而欢呼,却对母语的错别字连篇无动于衷。甚至在一些大学里,中文专业学生过不了英语四级考试就拿不到学位,可写不出锦绣文章却没人计较。目前,中国国民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仅约53%,就是15-29岁年龄段的比例也仅70%,“大专及以上”人群也只有87%。这毫无疑问是一大悲剧。

语言本身是一种工具,同时又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承载体,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弘扬民族文化都有极强的凝聚、教化作用。母语的衰落必将深刻地影响到民族文化的纯洁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保护民族文化,法国、日本等不少国家正在抑制外语以保护民族文化。然而在中国,母语却在外语热中衰落,这意味着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国民族文化处于一种尴尬的危险境地。中华民族的强盛必须是中华文化的强盛,中华文化的强盛必须是中华母语的强盛。余光中的提醒不无意义:“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造成以上重外语轻母语的现象,外语必修制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外语必修制度下,一个中国人学不好外语,那么考大学、读硕士博士、拿学位、评中级以上职称等全都实现不了;但学不好中文却影响不大,因为一个中文只有中学水平的人可以走“函授大学-考硕士-读博士”的道路,拿学位、评职称等也没有问题。这必然使国民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外语学习当中,造成重外语轻母语的后果。

6、形成了深厚的外语考试利益链,甚至诱发了违法犯罪和道德丧失

目前,中国每年1000多万人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1000多万人参加初中升高中外语考试,约1000万人参加高考外语考试,超过100万人参加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外语考试,超过100万人参加职称外语考试,还有成千上万的小学生、中学生的外语课程考试……这已经使外语考试成为一个产业。从考试组织部门的考试报名费,到培训班的辅导费,出版社、书店的书目费等,都多得让人难以统计。外语考试已经成为这些利益集团的赚钱工具,吞噬了国民大量财富。

中国外语考试还带来不同寻常的泄题、作弊等违法犯罪和道德丧失现象。2002年6月在重庆、2003年9月在北京、2004年6月在广西等都发生了严重的四六级考试泄题违法犯罪案件,而“”更是非常普遍,已经成为利益链上的重要一环。在中国,围绕考试而发生的泄题、作弊等违法犯罪和道德丧失现象难免时有发生,但围绕外语考试所发生的违法犯罪和道德丧失现象是如此严重,这确实不同寻常。其主要原因是外语考试被人为地赋予太重要的内涵,它关乎大学、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关乎能否拿到学位,关乎能否晋升职称等,这是其他任何考试都没有的重要附加值,必然迫使一些人去冒风险。

7、阻碍了中国外语教育的区域多元化发展

中国目前的外语必修制度在语种上限于英语、法语、日语、俄语、德语等少数几种,这种制度的后果是阻碍了其他语种的学习,使外语教育不适应外语人才需求的区域多元化要求。中国目前小学、初中和高中在校学生人数分别约为1亿3千万、5700多万和1000多万,其中只有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35万学生学俄语和12万学生学日语,其余中学生全部学习英语。可是,中国国民对外语的需求远远不止这几种外语,而是几乎涵盖了全球各个国家的语言。特别是在边疆地区,对邻国外语需求一般要多一些。如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架构下,广西、云南等西南地区对包括越南语、老挝语、柬埔寨语、泰国语、缅甸语等在内的东盟国家语种人才需求将越来越普遍。但是,由于广西、云南等地目前都是执行全国统一的外语教育制度,高考、硕士博士入学考试以及职称考试等语种仅限于英语、日语、俄语等少数几种,其中并不包括东盟国家语种。这样,就必然不利于西南地区培养东盟国家语种的外语人才,因为为了对付高考,在中小学阶段几乎没有人有时间选修东盟国家语种。在大学阶段,有人选择了东盟国家语种专业,但仅有四年时间,其中还要安排时间被迫对付英语四六级考试和以后的硕士外语(英语)考试,所以真正学习东盟国家语种的时间被压缩到了很少,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上一篇:“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做一个听课中的“共同遭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