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发展特色

时间:2022-03-24 02:56:17

另辟蹊径,发展特色

内容摘要:当前,由于生源质量下降,教育观念滞后的严峻形势,一些农村高中校不得不另辟蹊径,走特色办学的道路,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增加也使得这一选择成为可能。美术教育的特点也吸引了不少学生。笔者凭借多年教学经验认为根据农村高中生源特点,作为专业辅导老师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激励他们的自信心,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循序渐进,稳步提高,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辅导。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定能有更多的学生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和大学梦想。

关键词:农村;美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3.6

正文:农村高中校因为各种特殊的现实背景、地理位置的偏差、教育资源的不平衡,长期以来的教育状况与城区中学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尤其是近几年来,城区高中的大量扩招更加剧农村普高生源的萎缩,使得农村高中校的生存、定位与去向问题更不容乐观,所以农村高中校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生源大战中分得一杯羹的话,就必须转变观念,深挖潜能,另辟蹊径,走特色办学的道路。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文艺生活、艺术人才的需求激增。而艺术类考生文化科分数要求较低,这让那些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原本自认为升学无望的学生看到希望,许多家长也把考艺术院校当作孩子升学的途径,甚至是捷径。其中,美术相比体育、音乐而言,以门槛更低,就业机会更多的优势备受学生青睐,可以说,培养美术特长生为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农村高中校开辟了一条新的生存之路,为农村高中生升学及出路带来巨大希望。面对这一形势和机遇,如何培养美术特长生已成为每位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本人愿结合近几年来的工作经历谈谈农村美术特长生培养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众所周知,在中招录取时,农村高中只能捡城区普高录取后剩下的五、六类生源。这些学生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加上不少农村学校的美术课形同虚设,因而多数“特长生”是既无特长也无扎实的文化基础,甚至完全不具备艺术天赋。他们有的为了以“曲线救国”的方式升入大学,有的是盲目听从家长或别人意见,对为什么而学,为谁而学的问题并没有真正搞清楚,因而客观上往往表现为不爱学习,爱惹是生非,从而被老师同学归入差生行列。

面对农村美术特长生的生源质量差这一不争的事实,如果没有细心呵护,结果只能是“颗粒无收”。因此,作为专业辅导老师首先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激励他们的自信心。这些学生表面的桀骜不驯往往源于他们升学无望,前途渺茫的强烈自卑感。若学习能力不能得到及时的肯定,很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导致自暴自弃,丧失学习动机。老师应该透过现象看到他们较之其他学生更渴望关爱的心,做有心人,付出爱心与耐心,深入他们,接近他们,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在一切尽可能的场合,对发现的优点予以表扬,同时再指出其不足,并向其表明,如“若能在某些方面再进步一些就更完美了”。这些及时的表扬能让学生能够找到自身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从而营造一种和谐、上进、活跃的学习氛围。我还适时进行家访,做家长的思想工作,通过他们进一步影响学生。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同时,我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让学生展示绘画才能的机会,如鼓励他们走上街头为路人作画,“出售、拍卖”自己的绘画作品,不定期举办各种规模的观摩展、作品展。这些活动使学生有了展示自己才华与自身价值的平台。他们的绘画水平也得到了师生的认可,自信心自然而然地增强了。原来对美术没有兴趣的同学也逐渐产生了兴趣。学习起来自然轻松自如。

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并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呢?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农村高中美术生普遍没有绘画基础甚至没上过美术课,他们基本上可说是白纸一张,因此教学计划的制定更需要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计划:首先,让学生进行系统素描训练。因为素描是一切专业学习的基础。如果不能理解这一观念也就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操作。其次,在素描的基础上着重进行造型能力的培养,并在素描教学的基础上练习速写的操作规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色彩的基本理论知识。这一阶段的练习之后学生就能有一定的表现能力,把握各高考科目的要求。接着,练习各种不同类型的长期作品。这一阶段的练习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拓宽知识面。最后一阶段的练习主要是巩固应考中的表现形式,并且达到在高考中能灵活机动的发挥自己的水平。

2.循序渐进,稳步提高。

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是一个老调重弹的话题,许多中学美术教师在巨大的高考压力下,急功近利,过早的把专业中最高要求强加于学生身上,使得学生无所适从、手足无措,最终事与愿违。结果,学生到专业考试前反而不知道美术专业各门课如何操作,作品中的问题无法全面顾及。可见要使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和画面水平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发挥出最好成绩就得把练好基本功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来。

3.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辅导。

学生因为各自的先天遗传、生活环境、家庭教育、个人经历、文化积淀等等的不同,在性格、学习水平和领悟能力等各方面必然也存在着差异。面对如此丰富的学生个体差异时,无论在什么时候、任何情况下,教师应该针对学生个人的基本素质有区别地对待,要用最大的耐心宽容地对待他们,认认真真地了解他们的需要、愿望和要求,实实在在地为他们排惑解难。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过分强求整齐划一,要让学生保留自己的特色、个性,千万不要盲目模仿别人。如速写学科中,盲画、慢写、快写、精写结合训练,可求学生各自保留自己的用线特点,使用自己喜爱的作画工具。唯有这样才能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和艺术素养,真正体现美术学科的人文性、多元性。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

笔者多年来一直负责美术特长班的专业教学,通过艰辛的探索和耐心的辅导,终于不辱使命,成绩斐然。自2005年我校首次美术高考以来,每年本科上线人数一直占全市美术本科上线总人数的1/8以上。在省美术联考中,每年都有多人次进入全省前十名,成绩均居莆田市之首,成为我市培养全国美术学院等美术名校生源的摇篮。2006年,我校被厦门集美大学指定为其美术教育的生源培训基地,使得我校的美术教学宛如插上了翱翔的翅膀,有了质的飞跃。2011年美术报考人数为216人,本科上线(文化、专业均上本科)人数为193人,上线率为89.4%,占全市上线总数比的16.7%。

我们知道,在农村让美术事业迅速发展起来是困难的,但绝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要我们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让美术特长生走进自己梦想的大学,实现自己完整的人生。

上一篇:学国学经典 与圣贤为友 下一篇:浅谈教师的教育管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