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我在贵州等你

时间:2022-03-24 08:24:39

已经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本可以赚取更多名利的张超,选择留在贵州、坚持创作,为的就是让更多人知道贵州的美。(受访者供图)

2013年10月18日,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上,张超站在聚光灯中央,面容清癯,看起来有些手足无措。

可是,当他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和作品后,全场沸腾了――《最炫民族风》、《荷塘月色》、《自由飞翔》、《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等火爆全国的“神曲”全都出自他的笔下。

这个34岁的贵州青年,卸下了“凤凰传奇御用音乐人”、“传唱率最高的词曲作者”、“神曲达人”的光环,带着梦想踏上了《中国梦想秀》的舞台。

他说,他的梦想是给家乡献上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曲,让所有人知道,贵州是那么的美。

“业余”音乐人的坚持

1998年的秋天,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教室里,一位男孩抱着吉他自弹自唱。一曲终了,满堂喝彩,同学们七嘴八舌地问他:“这是张学友的新歌吗?真好听!”“哪里能买到专辑?”

唱歌的男孩正是张超。他红着脸向同学们解释,这是他自己写的歌,怕大家不愿意听,才谎称是张学友的新歌。

出生在黔东南州凯里市的张超,从小就不善言辞,听音乐是他最大的爱好。考上大学以后,他央求母亲给自己买了一把红棉吉他,自己照着教材练习。三个月后,他写出了第一首歌,在教室里上演了“首秀”。

自学自练、自弹自唱,从写下第一首歌那天起,张超就挂着“业余”的标签。直到今天,已经成为“传唱率最高词曲作者”的他,仍然面对着很多质疑,别人说得最多的正是“没有经过专业音乐培训,写出来的都是口水歌”。

对张超而言,音乐创作并不是一份职业,而是一个梦想,是他一生的追求。在追梦的路上,专业也好,业余也罢,拼的是勇气和信念,拼的是谁坚持到了最后。

为了追逐梦想,他辞去了中学教师的工作,一边打散工,一边坚持音乐创作。为了添置设备,他当过工厂临时工、传菜员、服务员,为了一个录音话筒爬上电线杆架线,也为了一个合成器挂在高空作业。他的身体承受着高强度的劳动,他的心却在狂热地跳动,一想到写歌,他什么都不怕。

可是,他创作出多首小样,发了无数邮件给唱片公司,却都石沉大海。好不容易有个回复,对方告诉他:“你的歌太难听了,完全是垃圾!”

尖锐的话语,给满腔热情的他泼了一盆冷水。“到底要不要坚持?”张超说,那时,他躺在窄小的房间里,对着天花板流泪,几乎想要放弃这个梦想。“可是,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叫醒,必须要走下去。”

对音乐的痴狂,让张超坚持了下来。他给了自己两年,无所顾忌地为梦想打拼。在等待的时间里,他时喜时悲,生活的苦、创作的乐、受挫的悲交汇在一起,化作无数的音符,沉淀在他的作品之中。

音乐是喷涌而出的情感

“在你的心上,自由地飞翔……”

“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让我用心把你留下来!”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新浪微博上,网友列出了题为“90%中国人无法正常读出来的句子”的榜单,这几句歌词名列其中。很多网友在话题中留言,说自己一看到这些歌词就会不由自主地哼唱出来。

这些歌曲出自张超之手。签约唱片公司后,他成为一个高产的作者,写出来的作品一首比一首受欢迎。尤其是《最炫民族风》,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全国的城市广场上都能听到这首歌,网络上出现了各种版本的改编视频,还登上了美国篮球职业联赛的赛场。直到今天,这首歌仍然占据着KTV的金曲榜的前几位,成为传唱度最高的歌曲之一。

张超的作品红了,他也成为炙手可热的音乐人、制作人。他却一如既往地低调、朴素、内敛。

“从小到大,我都不爱说话,甚至有点自闭倾向。直到现在,我仍然很内向。但我想找到倾诉情感的渠道,写歌就是最好的表达方式。”无论什么场合,张超总是最沉默的那个人,淡然的外表下,他的内心却热情澎湃。这种澎湃的情感从笔尖喷涌而出,化作《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的缠绵、《自由飞翔》的高亢、《荷塘月色》的婉约,还有《最炫民族风》的动感。

性格不变,作品千变,张超沉默着,用一颗敏感的心观察着世界,任何细节都可能成为他的创作灵感。

“灵感来自于积累。”张超说,他也不清楚自己在什么情形下能写出一首好歌,只是情至深处,厚积薄发。“突然间,感觉自己控制不住那种喷薄而出的情绪,我无法用语言来倾诉,只能在歌声中释放。”

《最炫民族风》就是这样一首“情感涌动”的作品。2009年,张超想为凤凰传奇写一首新歌。他想起从小听过的那些民歌,想起工厂的大喇叭、苗寨的歌舞、山间的水声、广东舞狮的鼓点、戏曲的念白……记忆的碎片交织在一起,让他下笔如有神助,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创作出了这首风靡全国的“神曲”。

对于作品的走红,他很意外,却没有惊喜。他说:“我的歌都来源于生活的点滴,能给听歌的人带来触动就足够了。”

创作离不开根

张超不清楚自己何时能写出好歌,但他知道自己在哪里才能找到灵感。

与唱片公司签约之后,对方多次要求张超去广东发展。他始终不肯,整日“宅”在贵阳城中,写出了那些街知巷闻的作品。

张超说:“创作离不开根,我的根在贵州。我只想坐在自己该坐的地方,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如今,除了写歌之外,他又多了一件“该做的事情”:寻找让贵州民族音乐“走出去”的路。

2011年,张超在贵阳创办了“荷塘月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把多年积累的音乐资源转化为产业。他的目标,是要做出独具特色的唱片品牌,让贵州拥有自己的歌。

张超用了五年的时间来思考,如何将贵州民族音乐的元素融入流行歌曲之中。这五年中,他与黔籍女歌手玉镯儿合作,写出了上百首歌曲,最终,选出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十首歌曲,形成专辑《我在贵州等你》。

这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流行歌曲专辑,倾注了张超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却没有受到唱片公司的欢迎。专辑从歌名、歌词到曲风,都是浓浓的“黔味”,不可能像《最炫民族风》那样风靡全国――很多唱片公司表示,只要把歌名和歌词改了,不和贵州相关,他们愿意出资合作。

随和少言的张超,这一次却异常地强硬。他认为,脱离了贵州,就违背了他创造这些歌曲的初衷,就丢失了歌曲的灵魂。他坚持的结果是――没有一家唱片愿意出资,也没有一位当红歌手愿意演唱。

没有一分一文的投资,张超用自己公司的创业资金,制作发行了这张专辑。没有当红歌手愿意演唱,他带着《我在贵州等你》踏上了《中国梦想秀》的舞台。

在那里,他努力克服自己的“不善言辞”,向评委和观众阐述自己的梦想,向他们述说贵州有多美。他知道自己“唱歌难听”,却依然献唱了这首倾注了他太多心血与辛酸的歌曲。

一曲唱毕,向来淡然无波的他蹲在台上,埋头流泪,现场观众用热烈的掌声支持着他的赤诚。掌声持续了很久很久,张超也哽咽了很久很久。“当红音乐人”也好,“追梦人”也罢,至始至终,张超只是一个爱写歌的贵州人,他难以言明自己对贵州的爱、对音乐的坚持、对梦想的执着,千言万语尽在一句“我在贵州等你”。(责任编辑/朱广彦)

对话张超 记 者:从事音乐创作以来,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情? 张 超:记得有一次散步,我走到贵州师范大学门口,看见一位残疾人正在乞讨。他拿着话筒,大声地唱着《荷塘月色》,唱得不好却很投入。我在一旁听着,非常震撼。我的歌能让人找到共鸣,能在不经意间给予他人鼓舞与支持,能够美化这个世界,这让我很感动。因此,就算面对各种质疑和批评,我也从未动摇过。 记 者:你写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已经是一位有知名度的音乐人。为什么选择以普通选手的身份参加《中国梦想秀》? 张 超:《我在贵州等你》具有浓烈的地域色彩,我希望通过《中国梦想秀》,能找到合适的歌手来演唱,能把这首属于贵州的歌推广出去。欣慰的是,我在节目中“圆梦成功”,著名歌手龚琳娜与我一起演唱了这首歌,希望能让更多人爱上贵州。

上一篇:实施“五大提升” 打造“五张名片” 下一篇:《人民日报》:贵阳牵手深圳发展大数据产业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