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随笔走进孩子生活

时间:2022-03-24 05:50:21

让随笔走进孩子生活

随笔已然成为网络生活的主题,也是新教育的行动柱石。在班级的随笔经营、管理中,我感觉到它对于孩子的重要意义。曾经是一群茫然的孩童,对随笔漠然的孩子,如今却悄然喜欢上了随笔。在课余、在教室,你常能察觉到他们欢悦地耕耘着他们心爱的随笔本。他们在津津乐道自己的收获和感想,他们在绽放瑰丽的心灵花瓣,他们把生活涂满绚丽的字画……

随笔故事一:

每周组织学生一次“谈天说地”,之后便集中写随笔。此项训练已经成为我们的常规了。可是,每一次都那么紧张兮兮的,又要说话又要写作文,哪来那么多时间给学生。况且,这本身和“随笔”二字不沾边儿。随笔,含有“信手拈来”之意。可是,集中进行辅导,同一时间完成,这是作文。

文章向来倡导“情动辞发”,如今在大教育环境下,“情”已经被扼制在学生的心底了。在这样一个没有场景,没有体验的冰冷空间里,学生们只能纸上谈兵了。即使有“情”,也是在教师的厉声厉色下强逼出来的。关于“随笔”,笔者有自己的看法。事实上,没有指导的随笔质量低下,于是只能是扶放参半。为了关照那些能自己坐稳的孩子,我特地设定了另一套奖励办法,只要在业余时间主动完成随笔的可以领取一朵红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那几个文学爱好者蜂拥而来,喜滋滋地捧着他们的随笔本。

连续两周,我等那些主动请缨的孩子捧上他们的得意之作,我可以大张旗鼓地表彰。可事与愿违,笑盈盈者寥寥。虽然红花依旧鲜亮,可也没能诱惑他们“上岸”。

随笔故事二:

“决不能放弃!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让他们一起上路。”我给自己鼓劲。

换一种方式吧,我思索着。假如要求每人都来做,每天都做,是否会增加他们的负担呢?偶然的机会,我和日正、徐斌相约茶座。我向座上的同仁讨教了心头的疑虑。他们给了我动力。并且,告诉我要循序渐进。

哦,对!改变一种习惯,不是那么轻易的。如果改变方式,分层要求,易于操作,也许会更有效果。

“夫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首先要求孩子每人购买一本精美的随笔本。并且提出新的行动方案:每天都要写随笔,每篇随笔在100字以上。宣布之后,孩子们明显有了信心。

两天后,据组长检查汇报,依然有人没有完成。询问之后,他们说是没事可写。是啊,三点一线的轨迹生活,的确没有那么多的事情。于是我再次做出调整:1.可以写自己生活的事;2.可以结合阅读,摘抄精美的文句。同时,我特地组织了一次随笔撰写的交流和培训。我教给孩子一个简单有趣的记随笔办法:配画随笔——在随笔旁绘上与事件相关的图画,让画面更精彩,这样可以减少文字的数量;照片随笔——取来一些老照片,贴在随笔本里,在旁边写下当时的事情;实物随笔—采集一些落叶、昆虫,写观察随笔……孩子们听了,豁然开朗。看着他们跃跃欲试的高涨情绪,我心里十分高兴。

第二天,我如期检查随笔。全班没有人空白,形式多样,文字一点也没有减少,反而超过了我的要求。之后,每次检查,偶尔有学生因忘记没有完成外,其余的都能图文结合写出精彩的随笔。甚至有些学生课间都在写、画,超数量完成。

反思心语:

写随笔本是一种生活的习惯,让从来没有写过的孩子去写,需要克服许多来自素材和自身意识的困难。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设法让孩子逐步顺应,让随笔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同时,培养他们每天进行书写的习惯,为写随笔铺下基石。

针对培养一些不善于观察生活、思索生活的孩子,阅读和摘抄应该是一种极好的记随笔方式,因为和读书结合起来,不单是让他们去写,更是鼓励他们去阅读,去猎取更丰富的语言素材,通过阅读,丰厚思想和底蕴。读与写,二者结合起来,这样可以防止学生为了应付而记录流水账。

动力支持是长久坚持的必需。设立每周常规性的随笔交流和展评是随笔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想让他们有源源不绝的动力,就需要老师的不断激励。适当选取学生最满意的随笔和大家交流,或者进行展示、评比。虽然只是简单的表扬,但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大的鼓舞,也是对那些慵懒学生的鞭笞。

(作者单位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第三小学)

上一篇:如何提高科学课堂研究的有效性 下一篇:浅谈英语教学中的盲点及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