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现场管理的若干要点

时间:2022-03-24 05:26:02

综述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现场管理的若干要点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先后简单的阐述了工程施工前准备阶段应注意的事项,施工进度管理中的主要控制措施 ,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措施和现场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工程建设;建设单位;现场管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在工程施工前准备阶段应注意的事项

从项目的立项批复一直到工程开工,建设单位不但需要办理一系列的相关手续,在工程开工前,还需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及联系相关单位进行施工图会审并作技术交底,这是作为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的重点工作内容。其具体程序及注意事项包括:

(1)工程在招标前,建设单位首先应严格审核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避免合同条款及图纸内容、清单项目存在疏漏,导致施工后工程造价出现变动。

(2)组织监理单位项目部在工程开工前全面审查设计施工图,利用其现场管理的经验优势,采纳优化施工的合理化建议,减少可能影响工程建设按期保质保量完工的障碍。

(3)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在施工承包单位完成自审的基础上,建设单位须组织参与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参加施工图会审。着力解决如下问题:审查图纸是否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及设计意图;新工艺新材料的采用情况;图纸标注的高程、尺寸、管线走向、设备规格及工程部位等数据是否准确一致;等等。除及时更正图纸技术问题外,相关单位须就工程建设项目建言献策,为工程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依据。图纸会审应编制会审纪要,并就会审所涉及技术问题进行说明,经各参加单位签字盖章确认后,交付相关单位执行,并作为竣工验收及结算依据文件存档。

(4)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监理单位在下达开工令前须就施工单位申报的施工方案、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图以及机械调度、劳动力、需用计划等进行审核、批复,并报送建设单位批准。

(5)施工现场设施准备管理。建设单位除协助施工单位完成现场准备工作外,还应安排监理单位就施工现场准备作全面的检查与监督,复核施工现场测量放线;场地内的道路、管线、施工临时设施的布置是否合理;施工安全文明措施与环保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二、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主要控制措施

(1)编制施工进度控制方案。建设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编制切实可行的年度建设计划与施工计划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内容包括:施工进度控制目标分解图,进度控制职责分工表,进度控制方法(检查周期、数据采集、进度报表格式等),等等。建设单位应与施工单位积极协调,通过周密计划,将工程施工计划和季、月、旬进度恰当地落实到施工班组,任务具体、责任明确,确保施工班组人员都做到心中有底,有力保障施工进度的按期完成。

(2)审核施工进度计划。建设单位对于施工进度计划的审核关键是就以下几点进行有效评估:①工期:工期及阶段工期目标能否满足合同要求,计划工期是否留有余地并具有可靠性;②技术间歇:技术与组织间歇时间安排是否切实可行;③资源:工程建设中机械、劳动力、材料及水电气等需求量的落实情况,是否实现均衡利用。此外,施工顺序、交叉作业、交通组织等也属于进度计划审核的重要内容。

(3)监督进度计划的实施。项目施工进度控制是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监督工作,建设单位派驻现场的管理人员除检查施工方报送给监理的进度报表资料外,还须检查监理的日常监督情况,并作必要的实地抽查,以核实报送项目的完成时间及工程量。同时,在整理工程实际进度资料的过程中,应与计划进度相对比,判定与实际进度是否存在偏差。存有偏差的,应及时会同监理、施工单位剖析原因并对其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合理的纠偏措施,必要时可适当调整后期工程进度计划。

(4)工期延期的审核。工期延误和工期延期都会造成工程进度拖延,若影响进度计划的原因为工期延期,即非施工方因素造成的进度拖延,施工单位不仅会提出延长工期申请,还可就工期延长所增费用进行索赔。因此,除了要做好现场管理外,还必须对工程建设期间的相关文件资料做好归档,为工期延期审核及潜在的合同纠纷提供文本依据。

工程建设期间应注意的是,项目进度管理并非单独进行的,而是与质量、组织协调等管理密切关联的。这就要求建设方管理人员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功底和协调能力,才能更有力地保证进度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三、在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措施

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施工阶段的工程进度款审查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主要审查工程变更后的价款调整和工程量的调整,索赔与反索赔的处置措施。

(1)审核费用支出。在划分项目的基础上,细致地审核各单项、分部和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及单价,结合工程进度拟定拨款计划。

(2)落实预付款工作。项目施工所需的结构构件与主要材料储备需耗费的流动资金,建设方应以预付款形式给付,所拨付预付款项应在施工后陆续以抵充工程款的形式扣回。且预付款额不宜超出年工程量的30%,安装工程则不宜超过10%。

(3)工程进度款拨付是贯穿于建设方施工阶段现场管理的重要行为。在支付工程进度款之前,要求监理按形象进度认真审核已完成工程量及对应单价,严格执行监理签证制度,再申报给业主方审核,做到层层把关,严格控制工程造价的基本要求。

(4)工程价款调整的控制工作。基于施工期间工程变更、人、材、机价格变动对工程价款的影响,业主代表在现场管理中应做好工程风险索赔的诱因预测,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确定投资易造成突破的控制重点,减少乃至杜绝突破投资预算事件的发生。同时,工程变更应在执行签证制度的基础上予以慎重决定,力争将投资效益最优化。

四、现场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灵魂,业主在现场管理中尤其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检查复核进场材料质量与设备性能。对于进场建筑材料,要求监理工程师全程跟踪管理并作批量检测,构件送检应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不得加料添装,保证进场材料和送检样板的性能测试结果真实可信。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存在性能不明、无明显标志、属特殊材料、代用材料或工程设计有特殊要求者,均应作检验并于复核确认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复核质量不达标者不得使用,并要求及时清退出场;确需使用的,要经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研究,并确定质量保证措施切实可行的情况下才能应用。

(2)工程重要部位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共检并做好技术备案。内容包括:基础轴线和标高;预制构件规格、型号、安装部位;设备基础地脚螺栓标高、尺寸;等等。

(3)隐蔽项目应由建设、监理、工单位共检后作验收签证。由于隐蔽工程抽检时可能出现对建筑质量的损伤,且为杜绝竣工结算时可能出现的扯皮现象,隐蔽项目在现场管理阶段即应进行质量验收并做影像资料,如地基沟槽标高、槽底土质密度试验;等等。其中,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如现浇钢筋混凝土的验收须由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四方共检合格、记录并办理验收签证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主体工程交叉作业时,则作分层验收处理。此外,专业工程、协作单位分项工程与提前使用工程的验收工作,也大致类似,须在各单位验收合格后,才能办理签证并移交使用。

(4)及时妥善地处理质量事故。一般事故应在施工、设计、监理、建设单位协调下处理,设计质量不达标的应暂停施工,施工质量存在缺陷的,要限期补救,杜绝隐患,监理负责督促检查。属重大事故的还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制定稳妥的处置方案,力争将经济损失与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限。

五、结束语

建设单位的现场管理要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地保障工程的投资效益。但同时也应认识到:粗暴式管理易引发对抗,是亵渎建设单位现场管理的行为。只有将甲乙双方视为双赢的合作伙伴,有理有据地展开现场管理,才能更切实有效地达到现场管理的最佳目标。

上一篇:桥隧连接工程中隧道洞门施工技术分析 下一篇:从青藏高压预报看川西北高原地区的干旱与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