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衣草病虫害防治技术

时间:2022-03-24 12:32:32

薰衣草病虫害防治技术

薰衣草属唇型科薰衣草属多年生亚灌木,其叶、茎、花通体散香,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妆、洗涤、医药、食品等行业。薰衣草中精油含量较高,常用作芳香剂、驱虫剂及配制香精的原料。随着薰衣草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不可避免地出现品种混杂、种性退化、病虫害发生严重等现象。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薰衣草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

一、薰衣草根腐病

1.发病症状:这是一种根部病害。春季,薰衣草苗木不返青或返青不好,然后陆续干枯死亡,剖检病株根部可见维管束大量坏死;或者感病株春季仍可正常返青,现蕾至开花初期花束出现萎蔫,然后开始不断落花直至全部脱落。秋季部分枝条仍能正常萌发新芽,剖检植株根茎部也可见维管束大量坏死。

2.防治措施:在农业防治上,选取地势平坦、排灌良好的壤土田块种植;种苗须采集无病田枝条留种,并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处理种苗;栽植时起垄要高,采用滴灌;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秋后剪去枯死的老枝、病枝,修剪幅度不宜过大。越冬前埋土严实,把地上部分80%以上的枝条全部埋在土中,注意不要损伤枝条,土层厚以15~20厘米为宜,过厚易造成植株霉烂,过薄则不能保证植株安全越冬。在化学防治上,春季开墩后、秋季埋土前及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

二、叶螨

1.危害症状:叶螨主要为害薰衣草的叶,刺吸汁液,使叶片失绿,出现枯萎干黄的锈斑,导致薰衣草无法正常开花抽穗。

2.防治措施:在农业防治上,入冬前将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早春和冬前清除田埂、沟边、路旁的杂草,破坏叶螨的生存场所。合理轮作。在薰衣草的不同生育期科学施肥,促进薰衣草健壮生长。结合农事操作,加强水肥管理,薰衣草对水分要求较高,不耐涝,需水最多的时期是返青现蕾期,生育期各阶段不能干旱。叶螨危害高峰期为7―8月,其间应适时滴灌,调节农田小气候,可有效抑制叶螨的危害。在生物防治上,一是保护天敌,叶螨的天敌主要有草蛉、食螨瓢虫、六点蓟马和捕食螨。二是在发生叶螨的薰衣草田释放捕食螨,以虫治虫。在化学防治上,严禁使用广谱性杀虫剂,以免杀伤天敌。叶螨发生初期,用0.26%苦参碱1000倍液均匀喷施;大面积发生时,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均匀喷雾,能有效地减少叶螨的虫口基数,防治效果较好。

三、沫蝉

1.危害症状:沫蝉以若虫吸取薰衣草枝条和花序的汁液,造成植株发生生理干旱,影响生长,并能传播一种菌质病,导致薰衣草凋黄、枯萎。

2.防治措施:在农业防治上,春季和秋季定植时,加强对苗木的检疫和检查工作,防止该虫通过苗木传播。修剪后,将带虫卵枝条集中烧毁。在物理防治上,每年7―9月,在薰衣草田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灯距地面1.5米左右,灯距800米。在成虫期用捕虫网捕捉成虫直接烧毁。在生物防治上,保护天敌,沫蝉的天敌有绒螨、华姬猎蝽、斜结蚁、麻雀、蟾蜍。选择低毒的生物农药。在化学防治上,薰衣草在花期不宜喷洒农药,可在第一代若虫集中发生期即5月中下旬进行防治;8月下旬或9月上旬,当沫蝉成虫开始产卵之前,可进行化学防治。药剂可以选择5%锐劲特1500倍液,或2.5%敌杀死1500倍液。

(新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赵伊英 邮编:832000)

上一篇:论农地收益权抵押融资的产生与发展 下一篇: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对能源强度的动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