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创业者的逻辑

时间:2022-03-23 11:39:45

投资创业者的逻辑

商业计划书应该怎么写

徐小平:作为投资人最看重创业公司的什么品质,咱们交流一下经验,讲讲我们投资的标准。

很多人过来,带着商业计划书,带着思考已久的模式。坦率说坐下来七八分钟,我们心里就有一个判断,投还是不投。这七八分钟看什么呢?是看你做过什么,你有没有一个团队。对创业来说,合伙人、联合创始人比模式还重要――你有没有两三个跟你志同道合,愿意跟你一路走到底的人呢?

周鸿:我也见过很多创业者。他们觉得创业者要表现自己,要个性张扬,特有激情。我后来发现创业者不缺激情,激情过剩。我最看重什么呢?第一个,我不太喜欢讲大理论、大模式的创业者。很多人一来就给我上课,讲国际宏观形势,讲国内革命形势,讲O2O如何流行。听了半天我说,大哥您要干什么呢?我还不知道你做什么产品。

我主张创业者说人话。很多创业者跟我说,老周,我这个商业计划书写不到一个高度。当年我也老把计划书写得特别晦涩、高深,用了很多洋名词,最后没有用。你不如踏踏实实地跟投资人说,我这个产品是干什么的,能解决什么问题。这是我做判断的一个标准。谈10分钟我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的,一般都pass 掉了。

徐小平:我补充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经纬中国的创始人张颖告诉我的。他说,你写商业计划书,最好第一页就写你是谁,你的团队有什么人,你学过什么做过什么,你跟联合创始人怎么做决策。我希望这能成为一个标准。我收过的最长的计划书128页,看到最后我很感兴趣,想投他,结果没有任何联系方式。所以,写计划书时不要写什么国际国内大势,就写你是谁,做过什么,团队有什么人,我们准备做什么,有那么两页就够了。

周鸿:中国互联网行业所有成功的公司,最后上市或者做大之后做的那些事,经常和最早写在商业计划书里的风马牛不相及,说明什么呢?说明路是夯出来的,产品是不断调整出来的,所谓模式是走一步看一步,一步一步试出来的。所以模式并不是最重要的,人是最重要的。

我最不能接受固执的创业者。我经常讲,如果你已经很成功了,发展到了人生的顶峰,从今天开始你就走下坡路了;如果你认为你还会不断地往上走,就说明你今天还差了点火候,你应该听得进我们投资人的意见、同行的意见、员工的意见。

徐小平:创业实际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要以为是应用你学过的东西的过程。每天不断地学习,根据市场需求,迅速调整你的发展方向,汲取各种各样的经验。创业者一定要有开放的、学习者的心态。我举一个例子。我们投一个项目,投完之后开会对产品提意见,他把我们提的每一个意见都反驳回来。我就知道完了。连投资人质疑的权利都敢反驳,他会怎么对待他的用户,怎么对待他的合伙人,怎么对待他的员工?一年之后,这家公司先是团队分裂,然后资金链断裂,最后被迫找了另一个CEO来经营。所以创业最重要的是那种求知若渴的精神状态。

至少要有坚持5年、7年的韧性

周鸿:我很看重创业者的一个素质,就是坚韧不拔,经得住折腾。我觉得我有资格跟大家分享点经验,就是因为我曾经犯过非常多的错误。如果一个人只想到成功,他再有激情,一旦碰到困难就容易放弃。哪怕模式对,哪怕团队好,哪怕机遇也有了,没有5年、7年的坚持,你很难真正把一个事做扎实,所以我觉得韧性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我们公司也碰到过一些情况。有些团队我们在内部孵化他创业,给了极大空间,然后做出一个产品拿给我看。我是我们公司的首席挑战官,就是谁的产品我都要挑战。我一看这产品实在没法用,我就挑战了。我一挑战,这群孩子受不了了,说不了。但我在想,今天不管我们怎么标榜一个人特立独行,你做一个产品、做一个公司,你会面临社会和用户非常苛刻的挑战,如果没有一颗特别强壮的心,没有一张特别皮实的脸,你怎么可能屡败屡战?今天的用户极端没有耐心,你的产品哪怕不收费,用户用得好不会说你好,要是用得不爽,明天就直接来微博上骂你,说你的软件怎么回事?如果再做点硬件,别说你让用户花了100块钱,花10块钱买你一个小硬件,用得不舒服,他一定会跟你急。

徐小平:对,创业者一个最重要的素质,我们投资的时候说的第四个素质是什么?第一个素质就是学习的能力,第二个是做事的能力,第三个是影响他人的能力,我们有时候称它为魅力。第四个素质,就是执着力、耐力。做了非常大的公司,遇到困难,老总处在巨大的压力之中,那种痛苦不亚于一个人走投无路时的那个痛苦。我也举个例子吧。比如说聚美,在我给它的18万美元用完了以后,陈欧和(戴)雨森说没钱了,怎么办?这时候发现,哎,化妆品可以卖,当时做这个就是为了活下去,结果一坚持就坚持出来一个不错的公司。所以既然创业,就要永不放弃,否则别走这条路。

周鸿:早些年我出去找投资,见过IDG的周全、王功权,还有薛蛮子。美国的投资人有这样一个流派,他会故意对你特别不客气,不等你说完,不断地打断你的表述,你第一页PPT还没展开,他就开始提问了,我刚说这是一个好问题,还没怎么回答,第二个问题又来了,不断地对我进行嘲笑和打击。当时我也觉得搓火,但是看在钱的份上,我就咬咬牙,把PPT做完了。末了他们说,行了,你回家吧,我们不投。

后来跟他们熟了,他们告诉我有些投资人故意用这种方法,他就是要看你创业者的心智和情商,说你要是连这点东西都承受不了,那将来在社会上会碰到更多的困难。后来我跟很多创业者讲,我说当你们去融资时,你找10个投资人,可能有5个愿意见你,有3个认真地听你讲完了,还跟你讨论讨论,最后可能只有一个投资人投你。其他很多人,第一,见不到;第二,你的PPT直接就被扔到垃圾箱里了,还有一些投资人对你的项目嗤之以鼻。

怎么面对这个情况呢?我觉得你就把投资人看成磨刀石。你去见投资人就是一次人生体验,拿不到钱是正常的,拿到钱是惊喜。当投资人用各种问题对你挑战,你被问得瞠目结舌的时候,你想一想,这说明你有些东西真的想得不到位,你的模式真的想得不成熟。你回来之后认真想一想,我要重新练一下,把事情给投资人说清楚,然后再去见他,说你的问题我都能回答了。你去见投资人哪怕没有拿到钱,他实际上也在帮你完善你的商业想法。你要学会在30秒里,用两三句话,简明扼要地说出来我是谁,我是干什么的,我解决什么问题。

今天我的口才还可以,实话说是逼出来的。当年IDG也没听懂我是干什么的,反正给我投200万人民币,然后就派王功权来折腾我,把我带到大觉寺,冬天在山里面,关了3天,反复练一句话:我是谁,我的公司是干什么的。因为IDG对我很不满意,说你要把下一笔钱给忽悠进来。3天之后,基本上会说了,然后舌头也长疮了。

想法再多,不如做出一个原型

徐小平:我讲讲投资人挑战创始人,一般来说我们怎么挑战。前几天有一个人来我办公室说一个产品,我说同样的产品太多了,没有什么新意了。这个创业者说了一番话,我当场说OK,我投你。他很自信,胸有成竹,想法清清楚楚,扭转了我们的心态。所以投资人给你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挑战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记住你是谁,要做什么。投资人最喜欢重压之下不忘自我的创业者。

但这个人后来我又不想投他了。创业一定是要全职的,但这个人是另一家公司的CEO。我说你这个公司一定做不起来。创业是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的活儿。我在新东方的时候,连续10年没有在家里过除夕,俞敏洪是连续20年,每年除夕,我们跟学生一起过。我说一个兼职创业的人犹如什么?我们开始了长征,你去香港了,等我们到了延安,你打个飞的过来了,这个一定是就地正法,整个叛徒ok?创业一定是要在一起摸爬滚打,一条战壕里厮杀过来的。

周鸿:还有一点,我觉得大家对创业理解得太偏颇了。不是说开个公司挂CEO头衔才叫创业,你加入别人的公司,去跟别人合伙,它也叫创业。哪怕你做一个基层员工,花着老板的钱,给自己锻炼这种,也叫创业,原始积累嘛。所以打工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打工心态。

徐小平:我说个更精彩的。新东方有一个司机,跟老俞在汽车学校认识的,然后就跟着俞敏洪一起打天下,10年之后新东方上市他拿了很多钱。他做什么呢?他反正是个司机嘛,就买了好几十辆汽车,开了一家租车公司,完成了一个司机的人生极致。其实,当你决定创业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融资了。创业者一定不要误解为我没有100万我就启动不了,实际上硅谷最酷的创业概念叫什么?精益创业。你要做一个全球的什么连锁店,最好就像星巴克一样从一家咖啡店做起;你要办一个新东方,最好从一个学生做起,两个学生,三个学生……俞敏洪创办新东方是没有天使投资的,就是靠学生。来了两个学生,给他交了一笔钱,然后40个人开了一个班,就启动了新东方。

周鸿:一般除非是二次或者连续多次成功创业者,他在行业里有声誉有记录,他可以拿一个想法找徐小平找红杉,他们就会投资。初次创业者你有再多想法,不如把它做一个原型,哪怕这个原型很简陋很粗糙,它有人用,看得见摸得着。这个比商业计划书更有说服力,拿到融资的可能性也高。很多的商业计划书都是空想、空谈,这样的我也不太会投。

徐小平:无论你做什么,你先有个样子,先得到一两个客户。

上一篇:姚明退役这三年:走下篮球场,走上生意场 下一篇:招财宝会是阿里系的又一个“颠覆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