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源于细节

时间:2022-03-23 09:07:04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某一特征作细致、具体的描绘,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描写方法。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曾说:“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决,这也是我多年没有告诉别人的经验――多写细节……细节是生动的,象春天的树干上生出的绿叶和花朵。有了它,文章就有了生气。”高考作文研究专家高朝俊教授指出:“在短小的考场作文中,有时候,一个好的细节,甚至能成为整篇文章构思的扭结点、升华点、闪光点。”可见细节描写是使文章生动形象的重要手段。精彩的细节描写能使文章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文章的细节呢?现介绍如下几种方法。

一.步步追问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只要我们抓住其中的几个关键词,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么一个抽象概括的句子也会变得充实丰满、生动形象。

例如:她端起碗,挑了菜叶,送到嘴里,嚼起来。

这是一句抽象的概述,针对这一概述我们可以抓住关键词提出下列问题:①她是怎样“端起碗”的?②怎样“送’的?③怎样”嚼”的?

改写后: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

改写后,“她”这一淑女形象在我们的脑海里就逐渐清晰了让我们有如见其人的真切感受

二.动作细化法

动作细化就是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做动态展示。这就像电影里的慢动作。为了突出某一含义,导演在剪辑时,把某一动作放大、放慢,使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罩住了一只小鸟”只是一个表结果的概述,读者印象模糊,并不清楚具体过程,于是我们就把“罩住”这一动作分解延长。如:他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三.类比联想法

类比联想,就是由联想所勾联的双方,必须是同类事物,两者在本质属性上有相似点。

例如: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看着我。

我们可以就这种“眼神”联想迟子建、史铁生、屠格涅夫等人的作品来写,如: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曾在迟子建的《等待》中见过,那母亲的眼神里是一种不能割舍的珍爱,我曾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里是一种无言的祝福;我曾在屠格涅夫的《呱……呱……》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里是一种幸福的安详。

四.巧用修辞法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笼统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变平淡淳朴为文采斐然。

例如:课堂上,回答完问题老师对我投来了赞许的眼神。

我们可将“眼神”比喻成“阳光”、“泉水”、“明灯”等,从而让“眼神”变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改写后:“说得非常好!”老师向我递过一个赞许的眼神。这眼神,犹如冬日里送来的一缕阳光,让我从头到脚都感到暖洋洋的;又像沙漠里的一汪泉水,清澈、清凉,滋润涸的心;更像黑夜里拉开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整个心房。我是一个胆小少语的孩子,这个眼神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关爱、勇敢和自信,嗅着这样的味道,我回敬老师一个微笑。

如果把一个细节比做一枚树叶,你只看到树叶的颜色是不够的,要看到树叶的筋脉;看到树叶上的筋脉还不够,要看清筋脉究竟是怎样弯曲延伸的。只要你以敏锐的感受力去观察生活,再恰当地运用步步追问、细化动作、巧用修辞、类比联想等方法,就一定能写出成功的细节。试试吧,经过练习,你一定会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

卢艳,教师,现居河北承德。

上一篇:作文教学需用心 下一篇:作文教学中的美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