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时间:2022-03-23 07:31:12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摘 要:“时间是教育王国的金钱,教育需要时间,教师用时间提供教学服务,学生用时间购买学习。”本文针对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有效教学,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深刻领会,关注新课程标准;二是正确理解,关注教学特征;三是认真研究,制定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学特征;教学策略

新课程,新理念。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如何有效教学,这是很多教学工作面临的困惑?新一轮“新课改”后,各地的教育工作者纷纷掀起讨论相关课改利与弊的高潮。当前,面对一些学校的示范课,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如何正确去对待呢?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我罗列如下几条:

一、深刻领会,关注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值得我们每一名教师去深刻领会、关注和思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比如,英语课程的学习,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同时引导他们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作为教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具体操作中,可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拓展视野,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二、正确理解,关注教学特征

有效教学,可以说是多样性、复杂性和现实性的相结合。其最主要、最基本特征是正确的目标、科学的组织、清晰的讲解、饱满的热情、融洽师生关系、激励学生学习等。一名教师迈向有效教学,必须让自己的教学逐步向这些特征靠拢。当然,不能生搬硬套,而是循序渐进地去诱导,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快乐中体悟和接受这种教学模式。

1.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前,教师应该制定正确的教育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慢慢深入和渗透这种教学模式。正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对教师开展有效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这种学习氛围。

2.教学之前的充分准备

充分的准备工作,指教师为确保一门课程或一堂课有计划地进行而对教学活动的精心谋划。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学工作也是一样,要深入了解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让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而不是教师本身一头雾水,想到哪就讲到哪,学生又怎能深刻领会教学的目标。毋庸置疑,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

3.清晰讲解教学内容

教师清楚地讲解有关课程内容,可以说是有效教学的重中之重。有效教学,也是通过教师清晰的讲解,让学生清楚明了地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和目标。教师在授课中,表现出思维的逻辑性、表述的条理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产生积极影响。系统而有条理地讲授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形成思维效应,从而达到接受知识的目的。

4.饱满热情的教学方式

饱满热情的教学方式,看似是一种外在表现,实则是一种教学暗示。教师教学时,要善于通过语言、情感、动作等诸多特殊的方式,不断地证明和暗示自己爱学科、爱教学、爱学生的那一份热情,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兴趣,充满感染力、影响力。也可以说,师生的情绪状态这一智力活动,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成败。

5.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师生关系的处理。一个学生不尊重、不爱戴的教师,又怎能灌输自己的教育理念呢?师生关系状况,直接影响教学的课堂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有效教学,必须处理好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一个相对快乐的环境中爱上学习,让教师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开展教育工作。

6.高效利用教学时间

有这样一句名言:“时间是教育王国的金钱,教育需要时间,教师用时间提供教学服务,学生用时间购买学习。”高效利用教学时间,是指教学时间的充分利用和体现价值。在有限的时间内,想要教学取得最佳的成效,就必须高效利用教学时间。时不待“教”,教不待“学”,不能用等待去换取教学成果,而是相辅相成,在互动和沟通中形成教学工作。当然,无论是教还是学,切忌急于求成,事半功倍。

7.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激励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是教学工作面对的主体。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可以说是一本大学问。好的教师,在无形中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产生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和全身心投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学生只要在学习过程中感兴趣,有了学习愿望和动机,教学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认真研究,制定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一般是指课堂教学策略,具体包括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三个主要方面。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条件下,无论是对哪类教学策略的构建,教师应该始终坚信一点,一切教学工作都以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为根本原则。教学工作只有建立在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之上,才算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策略。在此,笔者简单陈述一下这三方面的细节工作。

1.准备策略

教学备课,包括教学工作的长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在备课中,教师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可或缺的是“四备”: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脑中有目标,心中有内容,目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

在制定教学目标方面,首先,教师应该明确一点,力图让单纯传授知识转变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后,新课程下的有效教学目标,一是从行为指向上发生了根本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拓展学生思维的能力,真正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二是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上,教师在执行时要表现出明确、具体和真实的特点,让学生乐于接受,好学上进。

2.实施策略

一般来说,教学实施策略按行为功能划分为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两个方面。选择教学行为的依据,主要有教学的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师自身素养等,但这一切选择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和依据。

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才是最好的教学策略。有效教学工作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的显著特点,教师都去按自身的优势来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另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总结,不断反思,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在具体实施教学策略时,力求记住一点:不要“取长补短”,而要“扬长避短”。

3.评价策略

教学评价,一定要注重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教学评价策略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考试与测验,则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影响的。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是从具体教学过程中总结和思考改进教学或为学生学习提供全面而具体的依据,而不是把学生在考试和测验方面分三六九等,破坏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使教学善于一个被动的局面。教学评价,教师也要善于自我评价,在教学过程和结果中总结经验,把评价当成一种鞭策和激励。

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条件下,有效教学,应该着重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和自我评价,从自己日常教学工作入手,改变低效或无效的教学策略,从而实施有效教学。

(作者单位:甘肃省静宁县贾河初级中学)

上一篇:创设情境,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精彩 下一篇:载着荣耀?金凤凰从这里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