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法规的价值变迁

时间:2022-03-23 08:37:15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法规的价值变迁

摘要:价值理性决定着制度理性。作为国家制度理性的体现,高等教育法规的改变将取决于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理念,正经历着从“社会调控”到“公民塑造”的转变,但制度和理念的脱节却阻碍着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而强化以公民塑造为核心价值的高等教育法规,将成为摆脱这一困境的唯一途径。

关键词:当代中国 社会调控 公民塑造 高等教育法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311-02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法规的发展,体现了国家教育的“价值理性”的变迁。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将理性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所谓价值理性,是指“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行为――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所谓工具理性,是指“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1]。工具理性,主要包括“制度理性”和“程序理性”。任何工具理性的背后都有价值理性的存在,而任何价值理性的实现都必须由工具理性来完成。作为制度理性的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法规,其背后的“价值理性”经历了从最初的“社会控制”到后来的“公民塑造”的演变。

一、社会调控:1978年前高等教育法规的理念

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的高等学校和其他单位一样,都是作为社会控制的手段而存在的。因此,主导高等教育发展的法规,也是围绕着“社会调控”的理念而发展的。社会控制理论的创始人罗斯认为,“社会控制在其真实意义上说,它是历史传统和社会团体的保障;它不仅是现在的人所从事的工作的保护者,而且是过去的人为后代所从事的工作的保护者;它不仅是无数人最珍贵财产的保护者,而且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保护者――即是人类自己自由从事和享受的各种发明和创造、艺术和科学、令人愉快的工作和探索医治疾病的奥秘等等的保护者。”[2]社会调控实质上是,对人类的需求和供给的调节,其存在的前提是社会资源总量的不足。

1949年新中国产生之后,中国的高等教育资源非常有限,无法满足全社会的需求。因此,为了调节这种供需的不平衡,社会控制的理念就应运而生。1949年之后国家颁布的高等教育法规或文件,都是围绕着如何实现教育资源的供需平衡而产生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58年9月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以及围绕该指示所颁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下放的意见》、《关于教育事业管理权力下方问题的规定》、《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规定》、《关于高等学校师资的补充、培养和调配的规定》、《关于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暂行办法(草案)》、《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暂行管理办法》等教育法规和规章,很好地体现了1978年前中国高等教育法规的理念。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中国高等教育法规很好地解决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阶级斗争和建基于此的革命观,主导了新中国各领域的发展。作为人民民主的主体――无产阶级,成为高等教育资源的主要“消费者”,而作为人民的对象――“地、富、反、右”,则成为被抑制的消费者。正是通过社会控制理念而产生的高等教育法规,解决了高等教育资源与对高等教育需求之间的严重不平衡。

二、公民塑造: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法规的理念

从1978年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开始逐渐摆脱传统的社会控制理念,而是开始转向公民塑造的发展模式。这种转变主要是基于高等教育资源的快速增加的现实,尤其是1999年的《高等教育法》和《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的出台引发了中国高等院校的扩招;在此之后颁布了《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学位条例》、《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相继出台。这促使了中国高等院校的数量、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以及学校的规模大幅度增长。招生人数的迅速增加,表明了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快速增长。

公民塑造的理念,注重公民自身素质的提高,着眼于对公民自身的权利意识的培育。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集中体现在1998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再是以“阶级身份”为基础,而是以个人的能力为基础,即凡通过国家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学生都可以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公民塑造的理念,体现在以下规定中:一是高等教育的目的,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富人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国家教育资源的分配将按照市场的原则进行,即国家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实际,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三是规定了高等学校学生的权利,即高等学校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可以在校内组织学生团体。价值理性的转变并不代表着制度理性的转变,但是,价值理性的转变却是制度理性转变的基础。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理念已经转变,但是高等教育法规还没有完全实现从社会控制到公民塑造的转变。这种未完成的转变,体现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法规还存在着的种种不足。

三、理念与制度的脱节: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法规的困境

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已经发生了转变,但这种转变并没有体现在高等教育法规的转变上,理念与制度的脱节,导致了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法规的种种缺陷。主要表现在:

1.从具体内容来看,高等教育法规的可行性、合理性、合法性存在着相当的不足。具体体现在:“高等教育立法的实体性内容的公正性、平等性、科学性与宪法、行政法和民法的基本原则有不适应之处;高等教育立法的程序性内容的数量大大少于实体性内容;程序性法律规范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存在着相当的不足。”[3]

2.从整体结构来看,高等教育法规的结构并不完善。具体表现在:“在纵向结构上,高等教育立法中存在上位法与下位法之间的衔接不足,影响教育法制有序与协调;在横向结构上,高等教育立法所调整的教育法律关系存在立法真空现象,有损法制的完整与统一。”[3]这也就是学者们经常提到的“配套立法严重滞后”[4],例如,《高教法》在一些条款中留有授权性的规定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等等,但在实施中这些“国家有关的规定”,行为所依之“法”的制定并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实践中行为主体因没有统一明确、具体的实体性和程序性规范而各行其是。

3.从法规的执行来看,高等教育法规的贯彻并不理想。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法规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混乱。而颁布的法规得不到贯彻,更加剧了这种混乱。教育管理者很少从法律的角度来思考学校和学生的关系,较少依照法律来管理学生。比如,2003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后,各个学校均开始加大对依法治校理念的宣传,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模式和具体的标准,各级学校依法治校的工作进程不一。有些学校甚至走向了误区,将依法治校片面理解为“以罚治校”,扭曲了高等教育法规的本意。

四、制度理性的完善: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法规的发展

要走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法规的困境,就必须从完善教育法规来入手,使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理念与制度实现统一。要完善教育法规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高度重视高等教育法学的研究,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高等教育立法的完善,除了要不断总结教育经验之外,还应该加强对高等教育法学的研究,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高等教育法规的研究,并积极吸收其研究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为立法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这意味着,高等教育法学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界与法学界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培养精通法学和高等教育的人才,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法规的发展奠定基础。

2.确立“公民塑造”的教育理念,加快对现有高等教育法规的整合,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思想指导。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理念正处于一个由“社会调控”转向“公民塑造”的过程,现存的高等教育法规依然存在着一些以传统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法条,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要加快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步伐,就必须对已经不适用的高等教育法规进行清理:一方面,行政部门要在内部进行自我清理;另一方面,国家应根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05年12月16日修订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加强对高等教育法规的违宪审查。

3.加快高等教育法规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立法是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良法是实现法治的前提,这意味着:法律在内容上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人民的意志和法治精神;在形式上符合立法的技术规范要求并有完备的实体性规范和程序性规范,既要保障立法的数量,更要保证立法的质量。鉴于中国高等教育立法尚未建立一个完备的法律体系,中国高等教育法规的建设,应当遵循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连续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科学性与稳定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所建立的法规体系应当符合协调性、衔接性、不抵触性的基本要求。

收稿日期:2011-06-15

作者简介:张(1982-),男,河南南阳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6.

[2][美]罗斯.社会控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35.

[3]吴江梅.中国高等教育立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思考[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4]程雁雷.必须重视和加强中国高等教育立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0,(2).[责任编辑 陈鹤]

上一篇:CDIO教育模式下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的建设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