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研究论文

时间:2022-03-23 08:29:09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开展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寻求最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方法对符合溶栓条件的急性脑梗死病人30例行尿激酶溶栓;对照组30例行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丹参注射液30ml治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溶栓组神经功能恢复比对照组明显快(P<0.05),疗效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溶栓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善十分显著,对照组改善则不明显。结论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

Aclinicalstudyofearlierthrombolysistreatmentfor30casesofacutecerebralinfarction

XIANYu,CHENJun-pao,LIJing-yuan.TheSecondPeople’sHospitalofGuangdongProvince,Guangzhou510317,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obtainamosteffectivetreatmentforacutecerebralinfarctionthroughtheclinicalresearchofthrombolysisforacutecerebralinfarctionintheinitialstage.Methods30casesmatchedtheconditionofthrombolysisforacutecerebralinfarctionwereconsideredastheexperimentgroupand500mlofdextran-40and30mlofsalviamiltiorrhizawereinjectedto30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ResultsTherestorationofnervesfunctiontookshortertime(P<0.05)andthecurativeeffectwasmoresignificant(P<0.05)intheexperimentgroupthaninthecontrolgroup.Hemorheologyimprovedmoresignificantlyintheexperimentgroupthaninthecontrolgroup.ConclusionThetherapyofthrombolysisforacutecerebralinfarctionintheinitialstageiseffectiveandvaluable.

【Keywords】acutecerebralinfarction;earlier;thrombolysis

近年来,国外普遍开展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许多结果表明,早期溶栓可能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现将我院近两年来用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自2006年8月~2008年3月住院资料完整的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要点[1]且满足以下条件的病人共30例。条件:年龄30~80岁;无颅内出血史或4天内出血史;脑CT排除脑出血,且无明显与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相对应的低密度影;发病至溶栓治疗在6h内(椎基底动脉系统12h以内);治疗前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20mmHg的病人除外;除外活动性内出血,出血素质,胃肠溃疡病,近期手术,重度心肝肾损害;患者家属签字同意;瘫痪肢体肌力≤Ⅲ级;不处于妊娠期。同时选择同期住院发病在6h内不能溶栓者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30ml治疗30例进行对照。

1.2一般资料溶栓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2~78岁,平均63±10.5岁;对照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49~76岁,平均64±9.12岁。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见表1。表1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注:两组间比较,P>0.05

1.3治疗方法溶栓组:急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心电图、正常者,先用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再用生理盐水250ml+尿激酶100万单位静脉滴注,边滴边观察(患者肌力)疗效,滴注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皮肤黏膜、胃肠道、呼吸道等有无出血征象,尿激酶用量100~200万单位;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丹参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5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两组均给予钙离子拮抗剂、脑细胞保护剂、氧自由基清出剂、血小板抑制剂、脱水等对症支持治疗。

1.4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临床特征,血液流变学(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栓形成数),肝肾功能。

1.5疗效评定标准按1996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最高分为45分,最低分0分。疗效按以下标准进行评定:(1)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2)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3)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4)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无减少或增加;(5)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6)死亡。所得结果由x±s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配对t检验及卡方检验。

2结果

各组病人病情及病后开始治疗时间分布相似,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积分相似,具有可比性,见表2。治疗后复查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均无异常。应用尿激酶患者,其神经功能恢复快,且疗程中无脑出血及其他部位出血迹象。疗效见表3,表4。表2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后结果对比表3两组疗效比较表4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3讨论

本观察结果表明:(1)溶栓组神经功能恢复比对照组明显快(P<0.05),疗效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2)溶栓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善十分显著;通过降低全血粘度,降低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吸附率,从而促进血液流动,防止红细胞、血小板聚集,使脑血栓得以消除。对照组改善不明显。

目前认为,梗死发生以后,梗死核心区周围组织仍存在临界血流量,一旦实现血管再通这一区域的神经组织就能够存活。到目前为止,溶栓治疗是惟一能使闭塞血管再通,恢复血流,缩小梗死面积,使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降低的有效疗法[3]。尿激酶能促使血栓中纤维蛋白溶解,快速使血流再通,减轻缺血损伤,提高溶栓效果。

溶栓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是脑出血,与下列因素有关:(1)时间窗:国内外的意见基本一致,即溶栓应于6h后开始,Levy等报道,6h内开始治疗者出血发生率为25%,3~6h内应用基因重组型t-PA,出血率<10%[4,5];(2)药物剂量:一般认为随剂量的增加,出血率也增加[4,6];(3)年龄:对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表明,并未发现高龄(80~86岁)患者脑出血的发生率肯定增高,溶栓的方法和60岁以下患者相同,也就是说年龄并不影响治疗方案和效果[5,6];(4)高血压:高血压将增加出血的危险性。当收缩压>180mmHg(1mmHg=0.1333kPa)或舒张压>100mmHg,发生脑出血的机会将大大增加[1,2];(5)其他: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可能更易发生出血;(6)治疗前早期CT检查已有低密度改变者,溶栓治疗前后出血的危险性将增加[5]。本文溶栓组溶栓后复查头颅CT,未见脑出血。行溶栓治疗后需具备完善的紧急辅助治疗措施及处理颅内出血的抢救设备。溶栓前应尽可能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危险及可能的疗效,签署自愿书。

我国脑卒中(其中75%为脑梗死)新发病例约150万,患病人数高达500~600万,每年死亡者近100万,存活者中约1/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成功给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也提出了挑战[7]。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仍是脑梗死治疗中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29(6):379.

2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6):381.

3陈清棠,贺茂林,徐忠定,等.急性脑梗死(6h以内)静脉溶栓治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18(5):261.

4贺茂林,陈清棠.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初步临床.1996年神经内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1996,3-4.

5LevyDE,BrottTG,HaleyEC,etal.Factorsrelatedtointeracranialhematomaformationinpatientsreceiving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foracuteischemic.Sroke,1994,25:91-297.

6WrdlawJM,WardowCP.Thrombolysisinacuteishemicstroke:doesitwork?Stroke,1992,32:1826-1839.

7贺茂林,陈清棠.机遇和挑战:面向21世纪的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12(5):259-260.

上一篇:县域经济发展理论分析与实证思考 下一篇:县工商局县域经济认识及对策